孙 宏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3)
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 “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高标准建设职业本科学校和专业” 。国家也逐步开展了职业本科教育试点,这一系列举措都彰显了职业本科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1]。
职教本科试点为计算机类专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当下制造型企业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数字化转型,旨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国家层面,无论是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还是 “智改数转” 三年行动计划,都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的愿景。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产业两重发力为计算机类专业发展给出新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2]。
目前,学科拟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将聚焦于以下领域的遴选与重点打造。人工智能方面,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前沿领域,在与互联网、大数据等产业深度融合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重点行业的人工智能数据集,发展算法推理训练场景,推进智能医疗装备、智能运载工具、智能识别系统等智能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工业互联网方面,核心是把ICT技术和工业制造深度融合,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组织模式,重塑商业模式。我国 “十四五”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要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自主可控的标识解析体系。《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过去三年是工业互联网起步发展期,未来三年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
区块链方面,区块链发展要在数字时代发挥激活数字要素的作用。区块链技术产业是数字经济下的一个具体分支与支撑,要发挥区块链与丰富数据、应用场景结合的优势,特别是区块链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而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3]。工业软件方面,十四五期间主要聚焦于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类发展,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管控类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三类工业软件,是后续国家政策扶持的主要领域。
连续四年,工业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更多的具有共性的研发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传统产业正加速数字化改革,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进程,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是当前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发展高地,江苏将智能产业作为 “十四五” 期间具有核心地位的创新目标,实施以人工智能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工程,以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移动通信、量子科技、航空、软件等重点领域为牵引,部署一批与智能产业紧密联系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展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和核心嵌入式软件等协同发展。
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关的职业不断涌现。信息技术的短板逐渐从缺市场、缺政策等转移到了缺人才。缺具有交叉知识结构、良好综合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缺不仅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思维,而且还应拥有创新、合作、发展和服务意识的人才。
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对于应用性非常强的计算机类专业而言,要了解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往往要经过公司的岗前培训,才能慢慢适应实际的工作内容和节奏。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评价也是 “现在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看似什么都会点,实际上却没有精通的技能,专业优势不明显” 。因此,计算机类专业的设置目前来看,和社会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4]。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途经,课程是核心。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滞后,学生对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比如,学完 “数据库” 这门课程后,很多学生不知道具体的应用,而且接受更多的是一些陈旧的理论。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和形式。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新换代非常快,我们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去对待。高校所使用的课本也要紧跟技术时代潮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不至于与社会实际脱轨。
计算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理论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然而我们的实践教学却没有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只是停留在了应付考试,实验验收结果过了就行。这使得学生在毕业求职的时候,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企业需要的是技能型的人才,掌握一项技能,在毕业求职过程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专业整合,做好每个专业的专业建设规划,围绕学校主干专业,走工业信息化之路,办好工业信息化专业集群。集全力、集资源打造人工智能专业,发挥牵引发展作用,办优、办好专业的同时,构建 “智能+” 培养模块,同其他专业融合发展,继续深化 “精信息技术、懂制造技术” 的复合型人才发展方向。
以信息技术产业高端及信息类高端岗位,探寻计算机类人才的 “高层次” 内涵,围绕创新性、复合性、行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职业本科高层次的特征要求,清晰每个专业的 “高层次” 内涵与发力点。全程贯穿 “创新型” 培养,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为产业发展注入创新突破的活力。
本科专业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办学情况,探索形成具有各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计算机类专业技术技能积累与内化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能力导向、项目贯穿、螺旋迭代的方式,岗课赛证一体,建成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历教育、社会培训和职业培训有机统一。
个性化人才培养。谋划好面向学生个体的定制教育,未来5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将会更加充分,教师角色会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也会发生变化。教学过程的数据化,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价值,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可追踪,激发引导学生不断地学习;逐步建立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库,特别是专业类课程按方向归集,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充足资源。
不断加强建设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首先需要分析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上的能力特征与内涵,一体化设置中等、专科、本科职教各学制段的培养计划,并付诸实践,发挥本科职教引领带动作用。按照 “目标分层、分阶培养” 形成以专业基础类、技能类、实践类、拓展类课程为主的课程结构。
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是关键的落脚点。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要考虑时代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实时更新。根据技术发展方向及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使学生毕业的时候能够快速适应职场。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不再是互相独立的关系,学科交叉融合成为一种趋势。计算机作为一门工科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还需要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这些丰富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学校应该设计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5]。
科学研究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过来又可以提升科研水平。将科研成果努力转化成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将科学研究的方法融入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教研、科研工作与教学、生产实际相结合,以服务区域产业、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为目标,深入推进和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充分利用省、市、区各类平台,以应用型科研为重点,重视成果转化,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建设科研社会服务及育人载体双职能的工程中心(研究院、技能大师)。探索实现教学、科研、工程三项互动的举措,将企业要素引入育人环节中,力图将科研项目与企业项目紧密结合,将创新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双创元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国家级双创基地的平台作用,打造技术技型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创新成果与核心技术产业化,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的深度合作,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服务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除扎实的理论学习,更需要配合良好的实践教学建设。学校应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布局 “工业信息化” 架构下的教学实验实训环境,建设 “两个中心一个基地” ,即工业软件工程中心、智能工程中心和企业人才培养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兄弟院校之间的合作,探索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合作关系,加强利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的成效,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探索实验室开放运行模式。发挥省级工业软件工程研发中心的作用,开展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运行。将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室开放管理相融合,力促科技团队等进驻实验室,开展创新性活动,培育优质创新团队。将服务专业竞赛、服务学生科技项目、服务教师科研项目等融入实验室常态化开放中。
完成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工程等实训基地、工程中心等专业实践载体的建设以及SDN网络、网络协议分析、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实训基地的建设。
职业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任重道远,人才培养需要好的专业建设提供保障,需要高校、市场、政府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职业本科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不会一蹴而就,我们需要越来越完善的专业建设,为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