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融入

2022-02-27 14:00
英语教师 2022年23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英语课堂传统

刘 莉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来源、民俗习惯、诗词歌赋无处不体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在英语教学中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他们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学会做人。

小学阶段是学生奠定英语基础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学生须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英语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在数千年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根据《课程标准》规定,教师应加强英语课堂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输出。在以英语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中,学生无法把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局限于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

语言是一种文化产物。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由于英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教师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上的融入。结合小学英语课堂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情况,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实施了一系列教学改进与创新措施,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万琰 2021)。但是,部分英语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关注语言知识的传授,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在思想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在课堂上缺少足够的教学活动,使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英语文化,长此以往,不利于其文化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生无法将熟知的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出来

目前,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忽视了文化的学习和输出。在英语课堂内外,始终难觅中国传统文化的踪影。因此,在以英语为载体的文化交流中,学生要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足,要么无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出来,无法展示来自祖国厚重的人文涵养和独特的人文风格。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1.利用教材,丰富内涵

教学活动要围绕教材内容展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应加大对教材的利用,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每一册英语教材都包含多个单元,单元内容中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还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李珊 2021)。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1 Hello!的主题是用“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礼貌用语打招呼。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布置一项阅读前置作业: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询问教师的方法了解我国古代人民是怎样行礼、打招呼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最普遍的打招呼方式是“作揖礼”,并在课堂上模仿古代行礼方式。学生栩栩如生的表演仿佛进入了遥远的古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认识到古代行见面礼的讲究,还知道了现在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行礼、打招呼。

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加深其对教材的理解,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保障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教师挖掘教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2.营造氛围,感受文化

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须重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熟悉度。在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其逐步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时,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性,教师根据Chinese New Year的节日特征,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这样,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的文化习俗,使他们对我国节日和西方节日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按照合理分类的原则,让学生以分组协作的方法搜集有关我国传统新年、西方新年的信息,并把这些资料制作成小视频和幻灯片。这样,学生可以了解中西方的新年庆祝方式,在课堂上共享各小组的成果。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分别展示各小组所搜集的资料。其中一个小组这样介绍:“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 is Christmas Eve,people will give apples to each other,apples mean peace,and westerners will hold a masquerade party on this night.”也有小组开展关于我国新年——春节的讨论:“The night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is New Year’s Eve,there is the custom of staying up late,the difference is that New Year’s Eve is about family reunion.”

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师将英语学习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文化融入“润物细无声”。

(二)探索教学创新点,引导学生有效感知中国传统文化

1.日常口语,生活为先

英语教学特别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在课内外都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口语训练机会,用生活元素或者场景作为口语训练的切入点。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在组织生活化教学及开展口语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口语练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其掌握文化知识(曾妙娟 2021)。

例如,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通过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传播农业文化,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农耕文化的理解。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Unit 5 Seasons围绕“季节”这一主题展开。在有关季节的单词讲解中,教师将春天与春耕建立联系,将夏天与农民伯伯流汗的场景建立联系,将秋天与硕果累累建立联系,等等。这种季节联系让学生在掌握不同季节英语单词的同时,对每个季节的基本特征有清晰的把握。在课堂上,教师提问:“Children,what kind of farming activities are there in spring?”一些学生会说:“Spring is the important stage of spring ploughing.Corn,millet and so on are sown in spring.”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对每个季节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感受农耕文化的形成、演变。

2.主题项目,传承文化

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合作的形式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调动他们用英语表达的积极性,从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项目式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发展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主要围绕四个中国传统节日展开,教师设计基于主题意义的项目化学习。在项目的引领下,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步,小组商讨对哪一个传统节日进行项目化学习。

第二步,确定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等搜索传统节日的时间、习俗等,通过深入探究某个传统节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三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根据项目化学习主题和驱动性问题开展讨论研究,明确解决驱动性问题要先解决的子问题,确定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学生的作品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有的以手抄报的形式呈现,有的以PPT的形式呈现,还有的以美篇、视频的方式呈现,体现了小组的智慧与创意,诠释了各个传统节日的特点,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基于主题引领的项目化学习,以学科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得出答案、撰写文稿等形式,培养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全方位培养英语语用能力,提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寻找认知生长点,引导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1.感知差异,文化融合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带着西方人的思维痕迹。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强化其文化融合的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差异,寻求不同文化的融合点,从融合的角度加深其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吴慧 2020)。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Unit 7 Would you like a pie?涉及的重点词汇有cake、pie、hot dog、hamburger等。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向学生传授关于传统节日的内容。在我国,不同的传统节日的代表性食品不同,元宵节对应的是元宵,端午节对应的是粽子,中秋节对应的是月饼。教师将本单元的教学扩展到中国传统节日食品中,引导学生学会Chinese Rice dumpling或Sticky Rice Dumpling、Zongzi(粽子)、Glutinous Rice Ball for Lantern Festival(元宵)、Moon Cake(月饼)等基本词汇。为了使学生对每个节日的对应食物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制作食物的活动,如包粽子或做元宵。借助此类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在英语课堂上对传统节日、对应食物的讲解,让学生树立起文化融合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性。在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文化的差异性,从差异中寻求融合,使其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

2.设计活动,理解文化

文化具有抽象性。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活跃,如果让他们自己理解文化,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调动起他们的文化学习和探究兴趣,让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文化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须根据教材内容与主题,设计能够激励学生的活动,保障其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讨论与交流,进行思维碰撞(吕英辉 2019)。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Unit 6 My e-friend围绕“交友”展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友谊的观点,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情。)等。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古诗词储备量,教师布置一项任务活动:小组内讨论在中国古诗词中有哪些是描述友谊的。这一任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小组的激烈讨论,各组推荐代表分享思维成果,如《赠汪伦》《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都是描绘友谊的经典古诗词。经过投票决定,重点研究《赠汪伦》这首描写友谊的诗。To Wang Lun(《赠汪伦》)

Li Bai,sit aboard a ship about to go,(李白乘舟将欲行,)

When suddenly on shore your farewell songs overflow.(忽闻岸上踏歌声。)

However deep the Lake of Peach Blossoms may be,(桃花潭水深千尺,)

It’s not so deep,O Wang Lun!As your love for me.(不及汪伦送我情。)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体会这首诗中英文版本的不同韵律美,深刻理解文化的融通交流、诗情的美等。

在讲授完古人写友谊的诗后,教师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friendship?”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友谊是什么、对每个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学生自由交流,分享观点,并举出典型的例子。在课堂中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加深了学生对友谊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活动的设计,保障活动内容、形式的新颖性,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抓住学生认知的生长点,帮助其建立文化自信。

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课堂成为新时代小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从教材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其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英语课堂传统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