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从1986 年侗族大歌走出国门,到2020 年12 月21 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贵州省共有103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了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水族、土家族、瑶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61 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00 多项[1],贵州几乎所有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人地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华文明历史的认识,还能在文化功能彰显的今天,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更能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全媒体背景下看清自己、认识别人。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强势东来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的历史使命重任在肩,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文简称“少非遗”)如何在自身的发展中凭借现代传媒突破大山的围困,不仅是区域文化自我拯救的过程,更有助于整个中华文化汇流的自我升华。
贵州“少非遗”以其独特的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特点,完整客观地反映了生活在此间的少数民族的历史生活风貌。无论是口传历史、表演艺术、节庆礼仪,还是传统技能、民间实践、文化生活,无不含蕴着勤劳朴实的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无不彰显着他们对于自然、社会、人伦的睿智和亲近。但是,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带来的社会转型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很多居民走出大山来到工业化城市谋生,其中不乏非遗传承人。在影、视、网等多媒体传播并行的情况下,“少非遗”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信息,是信息时代的利器。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关键是人类怎么用、如何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胜败如何,盈亏多少,还是要看它给社会、人民带来了多少福祉。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到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人类已经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全媒体时代,全媒体在信息资源的生产加工、传播应用中已经成为信息的集大成者。它实现了众媒体的“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和“利益共融”,打通了现代传媒的各个阶段版本,使报纸、电台、网络、公众号等“互通”“融通”,以一个全新的产业链(采、写、编、评、摄、播、销等全流程或者是编导、演、摄、制、销等全产业)托举起信息传播的云时代。
在这种全媒体背景下,审视贵州“少非遗”发展,我们就必须明确传播什么、怎样传播、为何传播,这不仅关系到“少非遗”的生态命运,还将关乎贵州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笔者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显示132000 个网页、95110 篇新闻、26854 张图片、214 个视频和10701 篇文库文章;在CNKI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期刊)中搜索,分别找到32 篇和92 篇学术论文。从百度网和两个学术论文数据库显示的数据来看,贵州“少非遗”的传播和其庞大的文化体系还是很不相配的。百度提供的只是相关数据,具体到贵州“少非遗”也许就会更少。很多贵州“少非遗"的音乐、歌谣、戏曲在引擎中都搜不到,进入相关网页、新闻、图片、视频、文库,我们还会发现很多“华而不实”的信息传播,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站上提供了24 篇传承人的人物简介,“值得注意的是,所提供的内容是从外部视角出发,以人物专访的新闻稿文体写就”[3],显然无法客观科学地把非遗传承人的境况显现出来。再比如很多新闻、视频只是把某项非遗项目开展活动视为新闻来传播,并没有把该项目的真实信息传递给受众。两个学术数据库中的论文大都聚焦“少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写作者大多数来自贵州高校,从阐述内容上看不能宏观认识“少非遗”在贵州文化历史中的价值地位。同时,各地“少非遗”的传承人年龄都偏大,平均超过60岁,高龄者已达90 岁,他们大都不懂网络,手机只是作为通信工具,也就不会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APP 客户端传播民族文化。他们仍然沿用旧习,努力寻找传承人,不能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弘扬文化。
首先,传播内容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少数民族同胞千百年来,在历史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文化结晶,深深凝聚着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观念、道德伦理和审美取向,承载着中华文化不灭的文化基因。任何一项“少非遗”在靓丽的外衣下都存储着独一无二的丰厚文化内涵,因此,传媒人在传播之前要摒弃个人主观喜好,客观科学地认识非遗,并在信息编辑、图片处理中把其暗含的文化符号信息尽可能地传播给受众。任何传播者都不能擅自肢解、矮化、扭曲非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产业化走向市场化的倾向应当警惕,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4]。以往那种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结合往往因为偏重经济利益而削弱“非遗”的传承。只有有意识地保护它、传承它,才能让一项项非遗“活化石”熠熠生辉。针对每一项非遗,我们不仅要了解其文化内涵,还要洞晓其发展状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传承情况怎样,如何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发展,怎样在不变味的情况下走向市场甚至走出国门。谙熟这些规律就不会以讹传讹、华而不实,就能带着感情去传播,带着敬畏去传播。
其次,在全媒体背景下,传播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还要在众媒体的整合中下功夫。“当代大众传媒打破传统传媒单向性的传播方式,有着交互性的特点。”[5]所以要在认识“少非遗”的基础上把它生成供传播的文化符号,使其能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展现其风采。尽可能地建立“少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通过他们的口述,将各自承继的非遗返璞归真地呈现给世人,对他们的口述过程进行影音资料保存,并通过网络、手机、电视等进行传播,使其在历史的时空中获得永恒。各媒介介质要通过融合突越自身的局限,发挥全媒体特质,把文字、图片、音频、影像资料等融贯一体,尽可能全方位地把各项“少非遗”的文化生态空间具体可感地呈现给现在和未来。只有在全媒体背景下,才能弥补以往靠单一媒介传播造成的信息不足的缺陷。传媒人要不断探索传播方式,开拓传播媒介。如可以整合“少非遗”,把其引人到高校课堂中来,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不仅让青年人了解文化,还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而拓展非遗的传承渠道。还可以把“少非遗”迁移到动画创作中来,把民族元素、现代元素和文化元素有机融合,这既丰富了动画创作,又革新了“少非遗”资源。“发展贵州少数民族动画,一方面可以保护和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另一方面是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6]侗族大歌、苗族歌谣、彝族的“撮泰吉”、布依族的“八音坐唱”、水族的“马尾绣”等等都是很好的动画元素,在音乐、舞蹈、故事、戏剧、歌谣等方面贵州有得天独厚的动画资源。也可以通过旅游推介会,把“少非遗”纳入到旅游产业中去,既丰富了旅游内容,又开拓了“少非遗”的传播渠道。特别要注意“少非遗”的外宣翻译工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多渠道多维度地对外宣传依然离不开众媒体的协调配合。但前提是我们自身要在外宣翻译中练就高超的本领,要在“少非遗”的外事翻译中做到“精深细实”而不是“浮光掠影”。如2014 年的多彩贵州宣传片中布依族“八音坐唱”被翻译为Performanceby the Buyi People,这样的翻译显然不能说明这一非遗特点,“八音坐唱”是指由骨胡、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琴、短笛等8 种乐器伴奏的合唱,上述翻译没能详尽地把八种乐器表现出来,不如翻译成Bouyei Eight Musical Instrument Op-era 更确切。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英文版的宣传片中,也出现明显的英文翻译错误,把三峡、九寨沟、桂林和黄龙一起并列为贵州黔西南自治州风景名胜。针对当前外宣翻译的不准确、不到位、无序和缺失现象,一方面要加大外宣翻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机制的健全。
第三,传播“少非遗”的必要性,一方面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文化创新的需要。在全球化、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谁在传播内容上占领先机,谁就可能有文化主导权。近年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传播学习的领地往往被西方文化所独占,中国文化迎来巨大的挑战。很多中国的文化节日,被他国拿去“申遗”,很多青少年被屏蔽在传统文化之外,被“美剧”“韩剧”洗脑,影院里欧美影片“霸屏”,影响着青年一代的“三观”。文化软实力在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世界历史的发展也证明,没有文化的承继,就没有国家文明的延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把文化建设提高到和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高度来重视,可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贵州“少非遗”之所以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一方面是没受到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有其自身的原始意蕴;另一方面源自众多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觉基因。在今天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壮大少数民族文化,都离不开现代传媒。
各民族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获得创新发展,产生了文化新貌,并通过文化创新获得新的发展契机。为使文化真正促进生产力、化为生产力,真正发挥文化功能的威力,避免再出现《百鸟朝凤》[7]中“唢呐”艺术的悲惨结局,让传统文化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涅槃重生,必须借助传播的力量。2009 年,美国影片《阿凡达》在中国上映,几个月的票房就达到14 亿多美元,片中纳威族人的“耳荷”让观众印象深刻。事实上,这一文化元素在中国的西汉就可以找到源头。作为镇馆之宝,河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幅汉梁王的墓顶壁画,壁画中的青龙白虎就各有一对耳荷。美国大片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如何把远古的文化元素现代化,让其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从2005 年文化部开始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工作至今,贵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传播中卓有建树。从实体的博物馆,到非遗官方网站,从旅游经济带动,到文化产品推介,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打通各个媒介,贯通报刊、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集成采、写、编、评、摄、播、销一条龙,全方位传播“少非遗”文化特色,取得了累累硕果。布依族“八音坐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央视各大频道进行了文化旅游推介,相信未来贵州“少非遗”必能在传播中融汇到中华文化的巨流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昂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