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茂,刁佳玺,赵 秋
(1.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2.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农业园艺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3.成都师范学院教务处,四川 成都 611130)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1]。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历史传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在师范生师德培养过程中,也要注重实践教育,让师范生在实践中践行师德要求,促使其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方能取得良好成效。因此,要促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更加生动、有效地进行,实践教育是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已分别有一些关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研究,学界已经分别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的路径。但关于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研究则为数不多,实践教育视角下的相关研究也较少。本文将分析实践教育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中的价值与意义,并探索提供具体路径,以使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与师范生师德培养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当前,国内关于实践教育视角下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研究为数不多,但已有大量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和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实践教育主要围绕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实践基地展开,已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形式较为单一、吸引力较弱、方式较为守旧的不足。由此可见,实践教育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中尚未发挥充分的作用,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包含新世界观萌芽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谈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行是知之始》教育名著中曾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合一”,倡导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3]。实践教育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中具有独特价值与重要意义。
师范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缺乏生活体验和实际知识,对于书本上的理论不免存在疑惑、不解之处。通过开展实践教育,组织和引导师范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他们接触、了解社会实际,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在实践中巩固和深化对爱国主义及师德理论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在亲身体验中培养和加强对爱国主义及师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和师范生师德培养的研究现状表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程度不够,师范生缺乏体验,难以发自内心真正认同并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是该类教育成效不足的一大原因。通过开展实践教育,启发受教育者关注现实,学以致用,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付诸现实行动,有利于在实践中彰显爱国主义精神与师德风范,促使受教育者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爱国主义要求与师德规范,并培养和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从而让受教育者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庭、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培育家国情怀;同时,也让受教育者通过关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关注社会发展的进程,形成和加深对社会和国家秩序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致全国青年的贺信中指出:当代青年要自觉成为“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有大任、行有大德”的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维护者和建设者,将爱国主义要求和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将个人的成长发展融入祖国和民族的繁荣发展中去,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做到“心有所信,”如此“方能行远”[4]。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实践的发展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存在不同步性,不能仅仅依靠课本知识去实现强师之志和报国之行,还需要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如此方能真正做到“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5]。通过实践教育,师范生在实践中接触新的事物,有利于其积累新的经验,锻炼新的本领,增强实践能力,从而使自己跟上时代的发展,为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转化为现实的强师报国之行奠定坚实基础,以此达到在实践中培养人、锻炼人的理想效果。
综观学界研究成果,实践教育的内涵可以界定为:指通过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教育方法;实践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包括参观访问,到专业对口单位实习,参加各种类型的研究会、科研小组,进行专题调查,开展为群众做好事的公益活动,担任一定的社会工作等。
1.开展爱国主义与师德主题教育类活动
师范院校的党组织、共青团、学生会、班级等,可把爱国主义内容和师德内容融入党日活动、团日活动、主题班会以及其他各类主题教育之中。如组织受教育者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观看感动中国最美教师颁奖典礼、举办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发展历程主题图片展或主题书展、组织受教育者聆听时代楷模事迹发布会、开展专题报告或座谈会等,介绍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解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爱国爱岗、敬业奉献的优秀师生典型,使受教育者能更加系统地了解和准确地把握相关时事政策,更加明确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的相关要求,营造浓郁的爱国尊师、强国强师的校园文化氛围,用先进榜样模范的力量激发热情、感召人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爱国尊师之情、树立强师报国之志,努力在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转化为实际的报国之行。
2.开展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符合受教育者需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师德培养的学生社团类活动
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他们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等也有着自身的需求。因此,只有坚持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立足受教育者需要,尊重其主体性,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从而增强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德培养的实效性。当前的师范生群体以“90后”“00后”为主,“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6],师范院校的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与师范生联系密切,可通过调查了解师范生的教育需求,结合时代特点,创新载体方式,运用新媒体、自媒体等互联网技术,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和其他线下平台设计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吸引师范生的兴趣,组织举办符合其需要的各类比赛、社团活动,引导师范生进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师德风范的相关创作,激发师范生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德培养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社团类活动的思想性和有效性。如举行师德故事演讲比赛、爱国歌曲歌咏比赛、师范生师德评比微视频大赛、红色经典演绎活动、游园活动、主题运动会等,搭建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活动平台,使受教育者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爱国主义精神,体验师德,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的环境熏陶下,通过他们自身自觉主动地内化爱国主义要求与师德规范。
3.开展重大历史事件和节日相关纪念庆祝类活动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重大历史事件和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师德教育资源。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可在九一八事变、“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纪念日,以及建党节、国庆节、教师节和其他一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等重要节庆举行相关活动,如快闪、主题宣讲、大合唱、祭扫烈士墓、重温师范生誓词等,引导师范生知史爱国,明理增信,缅怀先烈,崇德力行,体悟中华文化,增进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其爱国尊师之情、强国强师之志,凝聚师范生的报国力量。除此之外,师范院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宗旨和使命,在办学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优秀教育人才,其建校和办学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史和师德培养史。因此,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还应开展好校史教育,可通过设立校庆纪念日、校史学习宣传日等,利用好身边的校史资源来增强其爱国情怀和师德修养。
1.开展校外参观访问类活动
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7]。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可组织师范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设施等,或拜访当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老红军战士、英雄模范等,让师范生沿着历史脉络,感知爱国底蕴,在先进人物或榜样模范的带动下锤炼自身,奋发有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组织师范生进行远足、担任红色纪念馆宣传讲解员等活动,带领其重走红军长征路,进行现场体验,让其“感悟那段烽火连天斗争岁月的艰辛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主动地、真诚地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理想信念的教育”[8],传承优秀红色文化,弘扬优良革命精神,使之成为激励师范生不懈奋斗和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2.开展校外社会实践类活动
社会实践可看作爱国主义教育与师德培养的生动课堂和教材。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过程中,校外实践可组织师范生在周末或课余时间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与当地社区联系,为留守儿童和老人提供辅导作业、帮扶陪伴等志愿服务;在寒暑假开展“三下乡”爱心支教,走进偏远贫困、教育落后地区,送教兴学,使师范生能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积累教学经验,锻炼教学技能,培养教育情怀,促进师德养成。除此之外,校外实践还可组织师范生开展教育教学、国家治理、公众社会参与等相关社会调研,引导师范生关注教育教学前沿,使其了解、接触国情和社会,感受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专业见习与实习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要利用好师范生专业见习和实习。一方面,要利用好专业见习。可组织师范生每学期到教育一线开展一段时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如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听评课、参加教研活动等,让师范生在见习过程中感受学习前辈教师的师德风范,初步体悟教师职业价值,增强自身师德培养意识。另一方面,要利用好专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除了考察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学校应联合实习基地,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师德要求,将师德考察贯穿实习全过程;在实习总结中关注师德考评,让师范生在实践中彰显爱国主义精神与师德风范,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并践行。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实践教育能够促进理论认识深化,促进观念情感升华,促进才干本领增长,在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师范生师德培养中具有独特价值与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