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认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策略

2022-02-26 15:14张卫娜石铭福陈佰鸿杨丽婧秦舒浩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园艺思政专业

张卫娜,石铭福,陈佰鸿,杨丽婧,秦舒浩

(甘肃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本质要求,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1-2].此外,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对高校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为关键.

“园艺”是指园田植物生产的技能和艺术,“园艺学”是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品种选育、生长发育与栽培管理,以及贮藏加工或造型造景等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园艺专业认知”是园艺专业的前导性课程之一,综合了“园艺设施学”、“果树栽培学”、“蔬菜栽培学”、“观赏园艺学”、“设施蔬菜栽培学”和“设施果树栽培学”等基础课程中的专业知识,让大一新生踏进校园便可了解园艺学科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园艺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园艺专业认知” 开展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园艺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园艺专业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

1 “园艺专业认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大一新生虽选择园艺专业,但对园艺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缺乏对专业内涵的深入了解.“园艺专业认知”是学生踏进校园后,第一门有针对性了解园艺学科的课程.通过专业教师进行学科介绍,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促使学生拓宽专业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专业认同感.高校有着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优良传统,但是在课程思政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部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分配到本门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结构、技术原理和发展前景等内容上,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引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和渗透.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条件艰苦、地理位置偏僻、工资待遇不高,造成部分在校学生涉农就业动力不足,不愿意投身到农业生产实践.教师缺乏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德育”元素、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缺乏提升自身思政素养的动力和能力.

因此,“园艺专业认知” 进行课程思政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把生态文明教育、乡村振兴、科技扶贫等意识和精神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知农爱农、积极创新,培养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农业高校大学生真正知农、爱农、服务三农[3],帮助和促进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园艺专业认知”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机、有效地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使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高度融合,实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协同育人效应,形成“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大思政综合教育理念[4].

2.1 培养园艺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情怀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物质丰富和生活条件优越的环境下,习惯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生活,传统的理论说教、概念讲述等方式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引领远远不足,且园艺专业就业前景一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找准契合点,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效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真正感知园艺专业的魅力,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培养学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情怀,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

2.2 培养园艺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更为完善的舆论环境.“园艺专业认知”课程内容涉及大量专业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技术问题,讲述了园艺学科的知识结构、发展前景以及园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内容设置、就业去向,明确大学阶段课程学习目标,加强学生对园艺学科专业领域的认知.此外,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根据专业知识针对蔬菜、水果优质高产设计合理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把为人类提供绿色、安全、健康营养的产品作为己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3 “园艺专业认知”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策略

3.1 优化教学体系,明确课程德育目标

“园艺专业认知”首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园艺学科的发展简史,特别是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学科的知识结构与发展前景,以及园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农业生产,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为园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在全国高校践行“立德树人”使命,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大背景下,“园艺专业认知”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将思政教育目标明确写入教学大纲中.重点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乡村振兴、科技扶贫、团队合作意识等作为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3.2 提升专业认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习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5].因此,“园艺专业认知”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思政教育理论素养、思政教育意识与能力.通过参加教学培训、示范观摩、专题讲座、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快速掌握思政教育要点,增强思政修养并拓宽视野,主动承担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引导学生.

专业教师要树立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艺术.根据“园艺专业认知”课程特点,转变传统实践教学的思维方式,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内容有机融合.“园艺专业认知”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和先进工作者实例,使学生对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教师在讲授蔬菜学科的发展前景中,引入“番茄大王”李景富借助丰富的育种知识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帮助农民走上致富道路的事迹.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学习李景富老先生不辞辛劳、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体会科技创新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讲授果树学科的知识时,借助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的事例,鼓励学生学习其勤劳刻苦奔波于田间地头,致力于柑橘抗冻和保鲜研究的贡献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在讲授观赏园艺学科的知识时,引入“杨利平——独爱百合之人”的故事.杨教授曾转战四所高校开展百合种质资源及育种研究,仅仅源于对百合的热爱和对科研的执着.通过案例使学生了解花卉科技工作者执着追求科研事业以及孜孜不倦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先进生产力,服务社会.教师要提高自己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思政教育能力,充分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学生学术的引路人、生活的知心人[6].

3.3 合理制定专业规划,提升学生思政素养

课程思政不仅限于思想政治课的讲授内容,还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等一系列的内容,对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增强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大有裨益[7-8].因此,把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到园艺专业对学生所开展的专业教育和学业规划是有益的.

园艺学院根据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从招生宣传、新生入学教育、在校学习规划指导、就业指导与应聘技巧培训,最后到毕业后的跟踪服务等,全程把思政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变被动的思政课程固定模式为主动的课程思政新思维,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体会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为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园艺专业认知”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发展要求,设置前沿热点进行讨论.如讨论“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的区别,既可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食用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进行学习[9],培养新农科背景下新型专业技术人员.如讨论我国蔬菜单产与荷兰、美国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激发学生致力于掌握先进栽培管理技术的决心,培养工匠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规划及职业定向.针对研究型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实操等科研训练.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问题设计不同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科研思维以及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为提高综合能力和科研素养奠定基础.针对应用型学生,提供外出实习和示范演练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新农科背景下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3.4 结合教学平台,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时效性

园艺专业涉及大量操作性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技术问题,除课堂理论知识授予外,还应结合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

(1)通过观摩先进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园艺专业认知”课程根据教学安排,带领学生到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百合专业合作社和兰州新区农投集团蝴蝶兰生产基地进行观摩学习,通过专家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及百合、蝴蝶兰培育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2)让学生到教学生产基地进行实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已在兰州市红古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静宁等多个地方建立校外合作实习基地,为大学生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提供重要场所.其中,甘肃静宁被农业部评为“黄土高原优生苹果最佳栽植区域”,借助其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高品质苹果产业.通过让学生到果园参加生产实习,亲自参与果树修剪、施肥灌水、疏花疏果、打药、套袋等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品种和果实品质是核心技术,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教师授课中,要以专业知识为载体,鼓励学生立志为中国优质果树品种的选育作贡献[6].

(3)园艺学院与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产、学、研协调育人合作基地,既满足学生深入生产一线实践的基本要求,提高其实践能力,又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形成了校企双赢的和谐局面.

3.5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

经过持续的教学改革,“园艺专业认知” 充分展现课程思政的功能,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影像、音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直观、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以典型事迹将思政教育内容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和家国情怀.借助“好大学在线”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腾讯课堂”“钉钉”“腾讯会议”实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实时沟通,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难.以“课堂汇报、小组讨论、翻转课堂、专题讲座”进行课程思政的延伸和互动,在全程育人要求的引领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如果树学教师讲述转基因技术时,可利用电影短片播放美国科学家利用“基因枪技术”获得“日出”和“彩虹”两个抗病番木瓜新品种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技术在加快育种速度、培育优质园艺作物产品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利用“雨课堂”发布“不同转基因技术的优缺点”的讨论,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支撑作用,鼓励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作贡献.

3.6 完善考评体系,改善德育环境

根据“园艺专业认知”课程特点,形成多元化的学生和教师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学生的内容有两个方面:

(1)以提交的期末作业的准确性、全面性进行考核,此部分内容占总成绩的50%.作业包括: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介绍、果树修剪注意事项、蔬菜植株调整技术、花卉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与效益等内容.

(2)增加从事园艺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政策法规等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部分知识占总成绩的10%.考核内容的改变将教学评价角度向科学思维、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进行延伸.考核方式除期末考试外还增加过程性考核,如利用课堂考勤、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习平台互动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25%),增加15%的德育考核比重,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全面发展,并形成优良的学习氛围.考评体系的完善既带动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实习的充分结合,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认同感.

在教师的考评体系中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将思政内容贯穿于教师评优评奖、职称评审、绩效工资等方面,提升专业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意愿与积极性.

4 结束语

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园艺专业认知”的有机融合和高度统一,把“三全育人”理念落到实处,为国家农业生产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新型农业人才.同时,给园艺专业其他基础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参考.当然,在思政建设的后期过程中,更需要创新思维、崭新思路、新型方法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最终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园艺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园艺系
园艺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