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群教育理念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2-02-26 07:45王树生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2年1期
关键词:理念职业文化

王树生

(1.澳门城市大学,澳门 999078,2.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福建 泉州 362200)

群教育理念是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合作性、利他性、集体性、社会性等本质属性;核心主张是倡导合作共赢以合群、被需担当以成群、集体主义以乐群、规范共治以善群;实践路径是互助合群、优化教育群体环境,包容成群、审思教育群体建构,敬业乐群、创新教育群体文化,以规善群、关注教育群体互动等方面[1]。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指出,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推进新时代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由此可见,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泉州轻工职业学院建校以来,一直秉承“明道、励学、笃行”的校训,践行学校独创的群教育和被需值教育理念,通过培养群意识和群能力教育、落实新时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内涵建设和育人质量。

一、群教育理念的思想渊源

群教育理念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鲜明时代职业特色的概念。群教育的思想就有着丰富的理论积淀和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体现了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实践的具体要求;同时呼应了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

(一)群教育理念的中华传统文化渊源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文明史,蕴含了丰富思想宝库,纵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发展史,群教育思想在历代教育家的著作中均有涉及。秦朝建立之前,群教育思想有了萌芽和发端,教育家们提出了集合成群以求生存、分工合作以求发展、协调关系以求和谐、群己治理以求幸福等思想。合群成群是人的本性,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阶级的出现,人际关系日益复杂,人类必须集合成群在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处理好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秦汉以来,中华民族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大一统时期,群教育思想不断成熟,进一步形成和发展,教育家们提出了家国天下的大局观、伦理纲常的秩序观、克己复礼的修养观、顺天应人的责任观等思想。主张个人要积极融入家庭社会,遵守社会道德和公德,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为国奉献、一心为民。中国近现代以来,一批立志救国的职业教育家,转型和升华了群教育思想,提出了在理想信念上要有利于群、在价值追求上要应需于群、在行为规范上要培育于群、在个人发展上要融入于群。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守正创新、中西融合,一方面倡导个人利益要服从服务于国家集体的利益,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力量,一方面要强调个人的民主权利和自由法制,在合群、乐群、善群上有实践的路径[2]。

(二)群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渊源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体系中,有几个着力点为群教育理念指明了方向:一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人才,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积极为党和国家贡献力量。二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奋斗、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理想信念。三是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和知识能力培养有机结合,个人理想应当自学地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发展伟业中去,从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三)群教育理念的命运共同体时代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倡导合作,反对对抗,倡导开放,反对封闭,倡导互利共赢、反对零和博弈[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睦邻友好的理念,顺应了当今全球一体化,各国人民拥有同一片蓝天,同是一个地球村,必须合作、开放、共赢、共享的时代潮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新时代群教育理念的升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胸怀天下,凡事要从大局出发,从国际化、全球化的格局出发,世界就是一个大群,大学生应该具备国际视野和天下一家的观念;二是开放合作,随着国际化浪潮的迅速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交流合作成为任何事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学生应该懂得合作、懂得沟通、懂得交流、懂得交往;三是互利共赢,在思想文化多元化、利益冲突多样化的今天,如何才能将不同利益主体,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团结起来,成为一个合作共赢的组织,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创造的工作,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合作,实现共商、共享、共利、共赢,为大学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价值取向。

二、群教育理念的实践价值

群教育理念培育和践行,对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

群教育理念倡导合作性、利他性、集体性、社会性,会交往、会工作、会学习、会生活,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一脉相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一是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的职业高校大学生,践行群教育理念,就是要自觉把个人理想事业融入到国家、民族、人民的事业之中,把人生价值追求与国家、民族、人民的发展和幸福紧密相连,从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通过技能成就出彩人生。二是有利于形成价值导向;群教育理念倡导的社会性,就是要教育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实践、工作、生活相结合,使学生们理解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自觉遵守基本要求、积极践行基本准则。三是有利于建设校园文化。每个学校都有其特有的校园文化和办学风格,对师生有着巨大的感染作用,建设校园文化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群教育理念作为泉州轻工职业学院独创的教育理念,已经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文化活动、日常规范方方面面,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充分彰显了师生的特质和优势,发挥了优秀校园文化凝聚人心、价值引领、激励斗志的作用。

(二)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有效机制

群教育理念倡导合作性、利他性、集体性、社会性,是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素养的有效机制。一是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作为高职大学生,必须要学习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实践工作中去,融入到社会集体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潮中不断锤炼自己,提升自己。二是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群教育理念倡导的集体性就是要求新时代职业高等学校的大学生必须有责任意识,立足自身实际,从点滴做起,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在日常学习工作中,要主动作为,尽职尽责,为自己为社会为国家负责,成为一个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人。三是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能力。群教育理念来源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时代高职大学生要具有文化自信的意识,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同时,要有国际视野,具有国际交往能力,投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之中。

(三)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培育和践行群教育理念,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是要有融合意识。新时代职业教育要求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践行群教育理念,与产业、企业、行业有机融合起来,共同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也要求师生具备沟通合作、共享共赢、建章立制的能力。二是要有团队意识。职业院校重视开展党政双带头人制度、辅导员工作室、教师创新团队、专业群建设以及职业教育联盟等措施,以此来整合资源,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些都要求职教师生践行群教育理念,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不断提升思想政策水平、专业教学能力和组织合作能力。三是要有市场意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动对接地方地方区域产业发展,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这些都要求职业院校践行群教育理念,在学校发展规划、专业群建设、社会服务机制、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紧跟时代潮流。

三、培育和践行群教育理念的实践路径

群教育理念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中的培育和践行,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全过程去落实和推行,把群教育理念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教学改革、产学融合过程、社会服务体系、国际合作交流等各个环节,需要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协同,共同探索出实践群教育理念的有效路径。

(一)在三全育人格局中构建

群教育理念的培育和践行,要融入到学校党建思政工作,在三全育人格局之中,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关键,构建一套有目标、有标准、有文化、有措施的教育理念体系。一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群教育理念为指引,着力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利他能力、团结能力,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主动适应岗位需求,有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动口、动脑、动手、会学习、会生活、会工作,有责任、敢担当,爱党爱国爱校的新时代职业人。二是融入思政工作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思想政治工作规范标准,并根据各个学校、工作对象、环境条件的不同,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形式。通过学校规划、年度计划、党建思政工作模式、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思政工作格局。三是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以群教育为文化基因,以氛围和节奏为外在体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中华传统文化、海丝文化、闽南文化、职教文化和企业文化,培养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文物精神,构建独具特色的群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师生爱党爱国爱校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与生命力,坚定“四个自信”,实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四是制定具体配套措施。以群教育为文化基因、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通过校园文化设施、教风学风、科技文化活动、文化宣传阵地等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通过校园文化体系构建和内涵建设,通过开展文化育人进课堂等活动,营造团结友爱、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全体师生合群乐群的意识和能力,塑造目中有人、心中有情、手中有爱的“轻工人”,打造群教育文化育人品牌,培育高素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二)在教学科研改革中创新

在群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坚持立德树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根据社会企业岗位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规律,根据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职教科研的基本规律,学生发展的基本特点,注重师资建设、专业建设、科研项目、学分构建的改革创新,形成专业群、教师群、科研群、五育群等不同类型的群教育组合,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从而使群教育理念“进专业、进课堂、进头脑、进科研”,扎实提高学生学习成效,培育具有群教育理念的有灵性有情怀有本领的技术技能人才。一是形成专业群。以产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打破专业壁垒,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群,探索群教学法,深化“三教”改革、“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和“职业启航人才培养”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形成教师群。以创建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抓手,形成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教师群,打破现有专业限制,整合不同教师资源,从教师能力建设、团队合作协同、构建课程体系、推动课程思政、融入信息技术、提升科研水平,形成教学成果等不同方面,建成一批引领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团队。三是形成科研群。发挥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建设一批科研能力强、团队合作好、成果成效好的的科研创新团队,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增强学校的科研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四是形成五育群。打破院系、部门限制,成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教研室,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分体系,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体系,使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建设高水平职业高等学校奋斗目标相适应。

(三)在企业学院建设中融合

群教育理念对于校企深度合作,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以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切实发挥企业学校的双主体办学作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体化。以学生兴趣和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为抓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素养发展规律,统筹设计教学活动,健全多方共同参与的动态调整机制。二是招生招工实施一体化。校企共同合作制定招生选拔方案,采取笔试面试、职业能力考核等方式,学校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学生的选拔录取工作,组成“新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班。三是标准体系和课程建设一体化。以职业技术技能为主线,校企共同合作建设专业教学,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标准。同建设核心专业课程、线上精品课程、活页式特色教材,实现课程与实践的全面对接。四是教育教学管理队伍构建一体化。校企共同建设由行业匠师、企业技师、学校教师组成,能教学、能实践、能育人的“三元双师”师资队伍,实施学校企业双导师制,通过教学促行政、专业促科研、技术技能促知识提升,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实践科研、育人服务的水平与能力。五是教育教学模式设计一体化。针对企业学院生源多样化特点,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设计“O2O+智慧教育教学”模式,深化“三教”改革,采用项目、场景、线上线下混合、感官式、新媒体微信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活页式、“三动”、个体定制、口语交流式、跨界等多种学习方式。六是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建设一体化。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企业教学实践基地”“产业实训基地”“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教学实训基地(中心)。七是校企文化融合一体化。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将群教育文化、企业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等有效植入到学生头脑中,注重组织开展各类爱国教育、劳动教育,文艺体育、生产竞技、科技创新等活动,促进校企文化交融,沉淀企业学院特色育人文化。八是高质量就业服务一体化。在学校主导下,企业全过程参与,校企一体化,直接按岗位要求培养人才;针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需求,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校企一体化育人目标。九是教育教学评价实施一体化。建立多方参与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形成“理念+能力+知识+素养”过程性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4]。

(四)在社会服务体系中共赢

群教育理念强调社会性,就是要坚持职业教育的服务社会职能,提高师生的社会参与、责任担当的意识,坚持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服务师生成长成才创新创业。通过职业启航工程、社区服务工程、企业服务工程、创业就业工程、乡村振兴工程等,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职业启航工程。依托企业学院设立“职业启航班”,打破院系格局和专业限制,以岗位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素养为目标,通过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机制,做好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着力职前与职后的学习阶段,促进工作、学习、生活的融合、技能与文化相融合,使学生实用技能、职业素质、文化素养和适应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精准服务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有效服务就业和学生成长成才成业。二是企业服务工程。在建设企业学院的同时,根据地方产业和企业需要,育训结合,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企业员工培训、技术公关、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等,立足企业,服务企业,并依托企业办学。三是社区服务工程。依托社区教育示范基地、老年大学、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居委会等社会组织,发挥学校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和学生群团活动优势;开展社区各类人员的成人学历教育、文明素质提升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文明活动、孝老敬亲、志愿支教以及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四是创业就业工程。依托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成人教育学院、线上课程以及学校实训基地、图书馆、网络课程、运动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举行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开展社区教育、社区培训、社区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成员科技文化素质,实施创业就业工程,服务社区人员创业就业。四是科学文明工程。深入社区乡村,弘扬科学精神,宣扬优秀文化,组织开展科普讲座,师生编排文艺节目,组织文化、卫生、科学“三下乡”宣传活动等,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校团委、学生社团定期到社会福利机构开展公益志愿活动,为社区弱势群体献爱心,表示慰问,参与社区、中小学、幼儿园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等。五是乡村振兴工程。借助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通过组织专题培训,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开展文化共建设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同时让学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在服务农村中受教育,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五)在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中发展

群教育理念对于职业院校开展国际教育合作,探索更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模式与经验,分享发展成果与理念,吸收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优秀成果,推动国家战略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一是搭建“鲁班工坊”平台。“鲁班工坊”是职业院校境外合作办学培训,合作开发的教育项目。依托政府与区域行业企业办学优势,聚集中资侨资企业,校企联合开展外国留学生学历教育、华人企业员工培训、华侨华资企业咨询服务等。二是培养职教留学生。依托海外商会社团平台,以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以规范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为基础,为海外培养适应当地产业行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三是国际文化交流。依托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举办欧美、东南亚、港澳台等地的华人青少年的寻根之旅和冬(夏)令营活动,让他们学习知识和技术,促进友好往来,传递“包容、开放、共享”和“血缘、地缘、文缘、商缘、法缘”理念,建设国际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5]。

综上所述,群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以提升师生群意识和群能力为目标,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植入“群”的基因,创建了有效的群教育载体,让个体和集体在被实践中成群、善群、合群和乐群,建构了有效的“个体间”关系,实现“群”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合作性、利他性、社会性和集体性,为培养新时代职业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理念职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我爱的职业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