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娅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1450)
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压力的持续增加,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由于对饮食营养不够重视,部分人群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存在很多健康隐患。近年来,科学膳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健康饮食、均衡营养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身体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基于此,本文对现代饮食营养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营养素是所有具有营养功能物质的总称,维持人体健康至少需要40余种营养素[1]。作为食品的主要组成,营养素不仅可以为人体机能正常运转提供持续能量,而且还有利于身体组织发育、身体机能优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对人体健康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蛋白质是人体组织构成与修复的必要成分,还负责维持代谢、机体渗透压;脂肪具有储存、供给热能的作用;维生素具有调节机体代谢的作用;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热量、维持脑细胞正常功能;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2]。总之,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转,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支撑,而合理饮食能够提供人体运转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WHO关于人体健康的定义,即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度3个维度均处在良好状态,而非单纯的不患有疾病还囊括了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度[3]。WHO关于健康的标准共有10项。①具备能够应对日常生活与工作压力的精力。②反应快、眼神明亮且眼睑无炎症。③具有充足睡眠时间,睡眠质量高,且没有睡眠障碍。④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可抵抗一般性疾病,如感冒。⑤皮肤、肌肉有弹性,走路不费劲。⑥面对生活积极乐观,勇于承担责任。⑦牙齿干净,无痛感、无锯齿,牙龈无炎症、不出血。⑧头发颜色正常、无头屑、不掉发。⑨体重适当、体型匀称,身体各部分协调性正常。⑩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从上述标准可知,健康并非简单的无疾病、无病痛,精神心理与道德素质方面的健康还更为重要[4]。
营养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必不可少。①营养维持人体组织构成。作为人体组织的物质基础,营养素对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组织修复、衰老等均具有重要影响。②营养是人体生理功能维持的必要元素,各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均要以营养为支撑,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缺乏营养支持时,一个人无法正常学习和生产,甚至无法行走、站立。③维持心理健康。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织形态中,营养素不仅是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神经功能的形成具有直接性影响,如儿童智力发育水平、成年人应急能力强弱等。营养充足是人拥有健康躯体与心理的前提,身体素质较差的个体大部分缺乏营养。④疾病预防。临床医学研究显示,多类疾病的病因是缺乏某种营养素,如缺乏钙元素导致小儿患上佝偻病、骨质疏松;缺乏维生素A导致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2导致口腔溃疡等。总之,充足且均衡的营养具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全方面的。①充足且合理的营养搭配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保障,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组织修复。反之,则会导致人体发育不良,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②满足老年人、孕产妇、幼儿等特殊群体的营养需求。特殊群体不同于正常人,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略有不同。例如,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新陈代谢变慢,对营养的需求量变低,但对营养质量、营养的合理搭配有更高的要求;再如,孕产妇对蛋白质、钙、铁、维生素D等营养的需求量增加,充足的营养才能确保胎儿或婴儿的正常发育。③提高特殊环境下人体免疫力、适应力与耐受力。特殊环境指温度过高或过低、辐射过高、海拔过高等环境,在这些环境下作业人员的身体承受着巨大考验,此时必要的营养素就可以为人体抵抗和减免特殊环境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作出重要贡献。
营养素缺乏或过量均会导致相关疾病。其中,缺乏营养素可能导致的疾病包括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夜盲症、癞皮病、钙缺乏症、缺铁性贫血等。营养素缺乏分两类,即原发性营养缺乏和继发性营养缺乏。前者指的是膳食中缺乏营养素,后者指的是机体在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上存在障碍。而营养过剩指的是人体摄取的营养超过了自身需求,多余的营养在体内也会引发疾病,包括肥胖症、冠心病、糖尿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等。总之,营养缺乏或过量,均会引发相关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只有均衡营养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营养素是组成人体器官组织的必要元素,营养素的滋养、修复也是人体器官健康的重要保障。前文中提到,均衡的营养搭配有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再生,有利于抗炎和促进疾病康复。所以,营养素还具有辅助治疗各种疾病的作用,合理的营养摄入可以让疾病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而言,膳食习惯对慢性疾病的影响较大。例如,盐量摄入过高,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胃病等;经常食用油炸食品,易患肝癌;碘盐摄入过少,易引发甲状腺肿等;长期吃剩饭剩菜或腌制食品,易引发胃癌、食管癌等。总之,健康的膳食习惯、均衡的营养搭配,可有效防止部分疾病的发生,或促进疾病康复。
在当代社会中,大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尚未意识到饮食营养的重要性,或者即便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也难以在日常生活饮食中留心遵守,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情况普遍存在,这都是饮食营养意识不到位的表现。由于营养意识不到位,在日常生活饮食中,营养摄入严重失衡,无法满足人体机能运转的正常需求,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情况下饮食不平衡并不会直接导致人体患病,大部分是出现乏力、疲劳、免疫力降低等问题,并不会被人在意。现在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也是饮食营养不均衡的表现之一。
科学的饮食搭配可以实现不同营养成分之间的互补作用,反之则不仅无法发挥出最大的营养效果,甚至还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导致营养效果大打折扣,严重时还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所以,营养搭配必须要科学,且还要因人而异。但实际上,除了一些专业领域人员,或者有健身需求、营养需求的特殊人群之外,鲜少有普通人能够了解完善的营养知识。例如,手术后患者需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但对于富含术后患者最需要的蛋白质或维生素的食物种类及其最佳摄入量往往是一知半解,若只靠自身经验进行营养搭配,缺少科学指导,营养搭配效果也会减弱。
①人们应认识到不同食品的营养组成存在差异,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食物的营养种类及其含量,日常饮食中做好食品种类的科学搭配,以满足人体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②人们应树立均衡饮食的意识,意识到营养均衡摄入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摄取各类营养成分,让自身机体维持在健康状态下。③相关学者应在积极展开食品营养物质成分研究的同时,加强对大众的科普,让更多人了解不同食品的营养组成,帮助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营养搭配[5]。例如,奶类食品中富含维生素、钙、蛋白质,缺乏上述营养素的群体可长期食用奶类食品,针对性地补充营养;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与膳食纤维,多食用豆类食品有益于身体健康。总而言之,在摄取营养素的过程中,必须要均衡摄入,并根据身体实际需求,不断调整摄入的营养素种类与含量,维持人体健康。
现代饮食强调营养的科学搭配,应根据人体实际需求,科学搭配营养,可显著提升人体机能,使人拥有健康、强健的体魄。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存在一定差异,不仅需要的营养素种类不同,含量也不同。所以,在日常的营养摄入上,人们必须要根据自身需求,科学搭配营养素,让营养摄入效果达到最大化。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对营养素的需求存在差异,如长期熬夜、久坐的人,对蛋白质的需求更高,此类人群应多摄入奶类、豆类食品。再如,有长期吸烟或喝咖啡习惯的人群,易缺乏钙元素,所以应多食用富含钙元素与蛋白质的食品。总之,在营养摄入上,要综合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搭配,包括年龄、生活习惯、生理条件、健康状态、劳动负荷等因素,以更好地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保障人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饮食营养搭配,可以满足人体机能正常运转需求。因此,人们必须要提高对饮食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并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工作强度等进行个性化营养搭配,以更好地维持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