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优化策略1

2022-02-26 03:53杨小东魏雪梅张婷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朋辈心理健康微信

杨小东,魏雪梅,张婷婷

(1.蚌埠学院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蚌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3.蚌埠学院 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多样的自媒体形式,极大地拓展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俨然已经成为大学生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但自媒体也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挑战。为此,高校要正确面对自媒体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采取科学的优化策略,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机遇

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给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等方面都带来了积极影响,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机。

1.1 自媒体信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自媒体是互联网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包括微博、微信、QQ、抖音等形式,开阔了人们的信息视野,是很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信息获取方式。一方面,自媒体的交互性、开放性使大学生获取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来源,丰富了大学生的感官世界,推进大学生向更广阔的领域探求知识,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互动提供更便捷的方式。另一方面,自媒体迎合了大学生寻找自我认同感的需要。相比以往,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能够更加自由地放松身心,调节自身情绪[1]。

1.2 自媒体技术有效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当前,很多高校都在校园网站上设置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版块,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和真实案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抖音、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拥有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例如心理健康讲座视频、心理辅导专业书籍、线上心理辅导等,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条件。自媒体平台自带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快速收集整合师生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2]。

1.3 自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自我心理辅导场域

高校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过程因涉及个人隐私,部分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对老师有所保留,导致一些潜在的心理危机得不到有效解决。自媒体平台的匿名功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具安全感的线上心理咨询平台,一是在保护大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鼓励大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疏解大学生可能遇到的情绪波动与心理问题;二是心理辅导老师能通过QQ、微信等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对其展开个性化、精准化的心理辅导,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价值。

2 自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既是自媒体信息的接收者,也是自媒体信息的传播者,导致大学生心理状况时刻被自媒体信息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自媒体发展迅速,冲击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师生双向交流比较少,导致教师无法听到来自学生内心的真实声音。自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吐露心声的渠道多元化,直接冲击传统教育的主导话语权,威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自媒体时代很多大学生更愿意借助自媒体表达心理状态,这种情况下,高校若仍采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或按单一化的标准对大学生进行常规性心理辅导指导,可能降低心理辅导作用,甚至致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辅导抵制情绪。例如,当前教师仍然习惯于以认知行为、心理动机理论等某一心理学理论处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辅导难度较大,大学生接受程度普遍不高[3]。

2.2 教师辅导技术守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较差

自媒体时代,部分大学生热衷于将日常所思所想发布在自媒体平台与他人分享,同时也会借助自媒体平台了解世界。然而,部分心理辅导教师固执地认为自媒体不是传统的权威媒体,很少甚至不使用抖音、微博等自媒体,这便难以发现大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表现出的心理危机倾向。即使一些年轻的思想政治教师经常使用微信、QQ等自媒体,但多是消遣,缺乏借助自媒体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危机的意识,尚未深刻认识到积极发挥自媒体的优势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导致大学生心理辅导效果不理想。

2.3 自媒体环境复杂,可能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

海量的自媒体信息鱼龙混杂,容易导致部分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出现自闭、孤僻等心理危机。具体而言,一些大学生过度依赖QQ、微信等进行人际交流,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现实情感体验的缺失导致他们与亲人朋友的感情渐渐淡漠和疏远,甚至可能引发抑郁症等社交障碍,最终使部分大学生出现孤僻、自闭等心理危机。加之有的大学生存在“病耻感”,不愿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对心理治疗及辅导工作存在偏见,导致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咨询较为被动。

2.4 自媒体信息复杂,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与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层层审核和严格把关不同,自媒体网络平台发布信息更加自由,但这造成了大量未经认真审核的信息广泛传播,其中不乏一些非理性的、失真的负面信息,给主流价值观带来重创。自媒体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着多元的文化价值冲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养成期,容易受到影响,不仅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认知偏差,而且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4]。

3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策略

面对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化挑战为机遇。因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各类自媒体的优势,丰富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内容,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加强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3.1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课堂获得感

为应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高校当务之急是丰富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课堂获得感。首先,用现实案例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结合实际案例,或利用自己曾发生过的心理危机及具体调试过程现身说法,引导学生准确认识和科学辨别积极或消极心理言行。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心理自我诊断,能够意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将还未发生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阶段,避免不良心理因素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其次,突出因材施教。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状态不尽相同,其存在的思想困惑和已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会有所差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教学。例如,大一新生,其可能不适应新环境,心理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融入新的大学生活;针对大二学生,心理教育应多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心理教育应将重点放在自主创业和就业等方面。此外,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还要关注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例如,部分贫困大学生可能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应与他们多谈心、多交流,着重树立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抗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5]。最后,高校心理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要坚持以生为本。高校设计心理教育课程要广泛听取学生意见,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教学大纲、授课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诉求和有关心理健康的困惑等,根据学生的心理诉求设计专题课程。高校还要将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和他们关注最多的如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开展情景式教学,引导学生消除心理隐患,促进其心理健康[6]。

3.2 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形式,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其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紧密结合。具体而言,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媒体将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案例以小视频、微电影等形式展现在大学生面前,不仅能够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变得生动鲜活,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同时,逼真的案例分析能促使大学生将课堂心理健康知识进一步转化为心理实践,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成效。其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要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形式的同步创新。在线下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可采用案例情景教学等体验式教学法,也可以采用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法,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力争实现理论与实践、心理认知与行为的有机结合。在线上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结合线下课堂所学重点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丰富资料。其三,充分利用自媒体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亲和力。在心理健康线下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自媒体与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信群、在线直播、微博留言等自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既方便学生线上咨询与教师答疑,也有助于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体会,实现自我心理成长[7]。

3.3 重视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牢牢掌握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话语权

高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依托互联网平台加强师资培训,掌握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话语权。首先,定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研讨会。高校每学期要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集中学习,如可聘请心理学专家来校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展心理学界热点前沿理论的研习。高校还要鼓励班主任、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开设专门的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心理健康小贴士、心理咨询案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其次,开展线上师资培训。高校可开辟心理课程建设、教学视频、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栏目,为心理辅导教师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提供丰富资源。同时,高校要联合兄弟院校共同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平台,组织教师开展线上交流研讨,让教师进一步认识到运用自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8]。最后,鼓励心理辅导教师开通工作微博或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咨询实例。高校还要督促心理辅导教师及时回应学生的留言,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及时发现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并进行科学指导和干预,掌握自媒体心理健康教育的话语权[9]。

3.4 充分运用自媒体,构建心理健康朋辈教育新模式

朋辈间往往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取向、生活理念、学习兴趣等方面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高校可以据此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心理健康朋辈教育新模式。其一,运用自媒体,开设心理健康朋辈教育平台。高校要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上主推朋辈心理互助功能。例如,高校可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朋辈心理互助专栏,促进大学生朋辈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提高学生心理互助的效率。其二,依靠学生骨干开展心理互助。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将心理委员等学生干部培养为一支掌握一定心理辅导知识的学生骨干,一方面,这部分学生骨干可以运用QQ、微信等自媒体展开朋辈心理辅导;另一方面,他们可在个人微博等平台上推送有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自觉引导同学主动对照相关知识检查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加深朋辈间的感情交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三,鼓励朋辈之间分享真实案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督促和鼓励大学生在朋辈之间积极分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案例,尤其要分享自己是采取何种方式缓解自身心理问题的。这些真实案例既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并从容接受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可凭借同学朋辈之间的效仿来获得自主调适心理的动力[10]。

4 结语

新时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继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任务之一。面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机和危机,高校应在重重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加快适应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充分运用各类自媒体平台,大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切实有效地发挥自媒体平台的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朋辈心理健康微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微信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