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语法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力
——以《聊斋志异》英译本为例1

2022-02-26 03:53王添聪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原文中助动词聊斋志异

王添聪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语法化对于描述语言的历时演变和共时比较都有积极的理论意义。目前的语法化理论已经应用到英语语言、汉语语言以及英汉比较等领域。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语法化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力奠定了基础。目前,关注语法化与翻译研究的理论视角主要集中于语法化和语用化对翻译的作用,若能在此基础上结合狭义语法化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可为语法化研究和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从语法化的理论机制入手,结合《聊斋志异》的翻译,做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并提供一定的分析依据。

1 语法化的定义特征与分类

语法化的英文是Grammaticalization。1912年,法国语言学家Millet首先提出“语法化”。此后,语言学家,特别是认知语言学家与功能语言学家,一直关注“语法化”的相关理论研究。本节主要描述语法化的定义、特征与分类。从定义来看,Millet认为语法化主要描述了自主词转化为起作用的语法成分的过程[1]225。此描述与Langacker的定义相一致,即语法化描述了词汇转变为语法成分的过程[2]296。Smith的研究表明,语法化可以表征创新语法项的一个渐进的、历史化的过程[3]1。语法化的具体内涵可以解释为,语言通过语法化过程产生诸如词缀、词性、词类等语法成分的材料。从特征来看,语法化项目在语言中的功能作用非常重要。比如,表征时态标记和言语一致性,识别话语中的参与者,并表明他们之间的结构关系等。因此,语法化描述了语言项属性的具体变化。从词汇项的特征到语法项的特征使得语言项本身变得越来越语法化。重要的是,语法化不是孤立地发生在单个单词身上,而是体现于一系列的单词、结构或是具体的语篇内容的语言建构中。从分类来看,语法化的交互作用被描述为四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语言变化机制,即语境拓展、语义虚化、去范畴化和语音侵蚀[4]232。这些被视为是相同语法化的一般过程中的不同组成部分[5]575-601。

2 语法化的理论机制

从理论机制来看,相互竞争的思想流派对语法化的基本起源提供了不同的解释:一种将隐喻扩展的认知过程识别为关键机制[6],另一种则侧重于在适当的语用语境中重新分析现有的语言项目。

具体来看,隐喻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语法化过程,使用现有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与传统的“文字”含义相似但不相同的新颖含义。通过隐喻扩展词义的范畴,需要创造性的概念化或语法化能力。将一个认知领域用另一个领域加以概念化,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然后用一个含义相关的语法项来表达另一种含义。这种新颖含义的创造性表达在日常话语中几乎无处不在。例如,以人的认知体验为参照点,可以隐喻地指代整体的空间所派生的部分,然后又可通过语法化来产生表征空间的介词和副词。

目前,许多常见文献资料对语法化的路径描述有助于解释语法变化的演变网络,即将公认的语法类别的簇块链接到进化层,并表明所有主要的形态句法类别最终都可以源自原型的名词和动词。演化语言学家因此提出,人类最早的语言通常称为原型语言(protolanguage),其中可能仅仅包含基本的类名词(noun-like)单元和类动词(verb-like)单元。这些类名词与类动词,逐渐复杂化为现代语言,其语法化路径是通过隐喻、重新分析、语境调节和认知加工的过程和机制实现的,而这些过程和机制是当今语法化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机制并非是偶然聚集在一起的独立过程,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并有因果联系,它们共同产生语法化。总体来看,语法化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常常围绕着两个过程:一是词汇化(lexicalization),即语义上有意义的词的创建或含义不明确的构式;二是语用化(pragmaticalization),即新的话语标记的发展,就其纯粹的语用功能而言,与其他语法材料有所区别。在很大程度上,做出区分和保持区分的重要性取决于语言结构框架的特殊性及其假设。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才能进行语言结构框架的探索。由于翻译过程中的词汇化与语用化现象同样显著,而且涉及双语语言结构的特殊性及其假设,因此,语法化对于翻译过程的分析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3 狭义语法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力

结合《聊斋志异》的英译,从狭义语法化中的语义虚化这个层面探讨语法化在翻译过程中的解释力。王寅曾提出,“语法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狭义语法化,广义语法化以及最广义的语法化”[7]68。狭义的语法化实质上描述语言“从实到虚”的过程,例如,实词虚化,可分为词类语法化和构词语法化[8]122-125。“它属于语言的历时研究,偏重于从人的认知规律来探索语法化的成分。从认知上看,虚化是一个认知域转移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9]3在翻译过程中,原语在经过主体认知体验的基础上转化为目的语,也经历了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虚化或转移。以实词虚化为例,基于《聊斋志异》的英译,可进一步探讨狭义语法化与语义虚化的具体语境及其表征。

3.1 翻译中副词的语法化

例1原文:(1a) 既预留之,当减三年寿数,乃可与君相始终[10]550。

译文:(1b) Since you want to keep it, your life-span will be shortened by three years so that your life will harmonize with the existence of the stone.[11]136

(1c) Since you want it left here, you must give up three years of your allotted life time. That way you and the stone can be together until the end.[12]437

(1d) If, however, you insist on keeping it, then your span of life will be shortened by three years, that your terms of existence may harmonise together.[13]144

分析:原文(1a)中, “乃”字表示“才”,作副词使用,句意为“才能与你始终相随。”表示的是一种必要的条件关系。(1b)中译文受译入语境的影响,选用so that作为承接词,把原文的条件关系转化成目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关系上的转换,将“乃”的语义从条件域转化为目的域,其含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虚化,即转化式虚化。(1c)中的译文用that way 指代上文说过的情节,可以看成是根据语境译为(only in) that way,将“only in”省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原文“乃”字词义的虚化,即省略式虚化。(1d)译文中,译者将“乃”这种条件关系处理为连接词that,同样并未译出条件关系。尽管该译文是if条件句开始的,当译者用that连接词进行翻译时,译者对原文的“乃”的语义进行了重新分析,没有按照原文的“只有……才……”这一表示必要条件的语义关系进行翻译,属于翻译中的关联式的语义虚化。

对比上述三个译文,从翻译中副词的语法化角度来看,第二个版本的译文即(1c)更好。三个译本都能够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原作意图。但是由于 “乃”强调的是一种必要关系,结上下文语境表明的是原文中所隐含的石头的重要性以及主人公邢云飞想要留下石头的决心。因此,在对应的译入语中,译文(1c)中的(only in)that way,即省略式虚化中所隐含的强调关系最为显著,对副词“乃”的翻译经过语法化处理最能够体现原文的语义关联。

除了上文中的转化式虚化、省略式虚化、关联式虚化,副词的虚化在翻译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表现形式。

例2原文:(2a) 生以幽圹不可久居,议同旋里[10]20。

译文:(2b) Kong said that they should leave the desolate place, suggesting they all go with him to his native village.[11]23

(2c) Mr.K’ung objected to live in that out-of-the-way place, and proposed that they should return with him to his native village.[13]33

分析:(2a)原文中,“以”表示一种说话的理据,表明“议同旋里”的原因,在古汉语中是副词,在该句中起到描述原因的关联性作用。(2b)译文采用了“said”。(2c)译者根据原文“不可久居”这一语义,将原文重新分析,选用“objected”,两个译文都将原文中明确表示理据关系的副词功能淡化,变成两种不同程度的陈述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副词语义的虚化。

对比上述两个译文,从翻译中副词的语法化角度来看,第二个版本的译文即(2c)更好。译者根据自身的认知经验和对原文的理解,结合上下文语境,将原文中的“以”进行副词虚化,原本是表明孔生因为此地幽圹而不能居住这一原因,而译者在处理译文时,将表示原因的副词虚化后融入为带有拒绝色彩的动宾结构即“objected to live in that out-of-the-way place”,从而强调了主人公拒绝的态度很明确。这种对副词的语法化处理,赋予了原文人物鲜活的生命力,使得译入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所表达意图。

3.2 翻译中助动词的语法化

《聊斋志异》中助动词的功能及其翻译转化也是实词虚化的表现之一。古代汉语中助动词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语言学家普遍认为助动词应该是辅助性的动词,这一名称是从语法功能的角度进行区分。此外,助动词可以根据语用分类,具体分为能够涵盖表“可能”“意愿”“应当”的小类[14]6。其中,表“可能”类的助动词是对人、事物或动作行为能够发生的可能性做出主客观判断或说明的词。结合《聊斋志异》的翻译,进一步分析助动词在翻译过程中的语法化过程。

例3原文:(3a) 生辞曰:感情卿好,抚臆誓肌,不足论报[10]499。

译文:(3b) “I am so thankful for your love,” he replied, “Even if I put my hand on my heart and pledged every fiber of my body to you, it would not be enough to repay you.”[12]372

分析:在原文中,“足”表示能,相当于英文的情态动词can。但是在译文中,译者将助动词“足”转化成形容词,选用“be enough”表语结构来表示,体现了狭义语法化中的词类转换。且原文中的“足”在句子中采用其本意,突出条件,在(3b)中则采用“enough”表示“足够”,突出能力。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原文意义重新分析,并采用与原文意思相近但不相同的词语进行表达,同时做了词性上的语法化处理。

此外,表“意愿”类助动词是对人发出动作、行为时的心理做出判断或说明的词。《聊斋志异》中的意愿类助动词主要有“敢、肯、忍、要、欲、愿”等组成[14]33。例如,“敢”在用作助动词时,表示有胆量做某事。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做了语法化处理。

例4原文:(4a) 二女由此师事生,坐为抓背,卧为按股,不惟不敢侮,争媚之[10]261。

译文:(4b) When he sat they scratched his back; when he lay down they massaged his thighs. Far from affronting him, they vied to please.[12]217

分析:“敢”表示“没有胆量去做某事”,结合原文可理解为“不但不敢怠慢他,反而还争着讨他欢心”。译文(4b)虽然将关联词“不惟”译出“far from”,但并未译出助动词“敢”,因此属于语义虚化现象。

例5原文:(5a)父宝爱之,欲占凤于清门,而世族鄙其寒贱,不屑缔盟[10]472。

译文:(5b) …but nobleman were too proud to connect themselves with him, for they despised his low rank and lack of means.[12]343

分析:“屑”用作助动词通常与“不”连用构成“不屑”,表示对动作行为的不介意或轻蔑的态度,可译为“(不)介意、(不)愿意”[14]43。在原文中则译为“不愿意同他家结亲。”而在译文(5b)中,译者根据前文中提到的“大户人家嫌其贫贱”,结合语境将语义重新分析,用了“too…to…”的语法结构,突显了原因和结果,省略了情态和意愿, “不屑”在翻译过程中也做了语法化的处理。

表“应当”类助动词是对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合理性做出主客观判断或说明的词[14]12。《聊斋志异》中的应当类助动词主要有“当、须、宜、应、可”等组成。

例6原文:(6a)夫人欲再语,朱曰:“陆公与我同来,可设酒馔”[10]47。

译文:(6b)His wife wanted to say more, but Zhu cut her off: “Master Lu came here with me. Would you set out wine and food?”[11]70

(6c) Mrs. Chu was proceeding to inquire further, when he interrupted her, saying, “The judge has come with me; get some wine ready and something to eat”[13]57.

分析:古汉语助动词中的“可”在原文中表示“应当”,对应到原文中翻译为“应当备好酒菜。”在目标语语言中,“应当”属于情态动词,可表示建议、劝告或征求对方意见,在原文中则表示朱尔旦给夫人的建议。译文(6b)中,译者选用“Would you…”这一句式结构表达助动词“应当”的含义,将原语中的助动词即目标语中情态动词的词义虚化为含有同等含义的疑问句,再现了原作所表达的意图。译文(6c)中,译者将原本应该用于情态动词表建议的用法,用动词“get”表示,虚化为目标语中的祈使句,同样也可表示命令、建议、叮嘱。因此,两个译本都属于助动词在表情态动词词义时,将单独的情态动词虚化为隐含语义的固定的句式结构,即一个虚化为疑问句句式结构,另一个则虚化为祈使句。

对比上述两个译文,从翻译中助动词的语法化角度来看,第二个版本的译文即(6c)更好。结合上下文语义,由于前文中的“夫人欲再语,朱曰……”可以看出,朱尔旦并不想让妻子继续问下去,而是赶紧为陆判官的到来准备酒菜,语气中隐含着一点命令的意味。在目标语中,(6c)的祈使句在使用过程中暗含的语气更强硬一些,更符合原文表达内容。相较之下“Would you…”语气则较弱。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表“应当”类的助动词虚化时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根据语气的强弱进行句式的选择。

4 结语

本文以语法化理论机制为基础,结合《聊斋志异》的翻译,尝试以狭义语法化的语义虚化入手,分析语法化理论对翻译过程的解释力。具体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转化式虚化、省略式虚化、关联式虚化,探讨认知方式对翻译语言形式差异的影响,希望为语法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带来一些启发。

猜你喜欢
原文中助动词聊斋志异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助动词”相关语法知识集锦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助动词的用法
Subcutaneous sarcoidosi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导数的应用之局部不等式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