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纳颖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1)
废弃地是人类文明进程的特殊产物。“主要指城市化进程中因产业转型或规划变动而产生的生态退化、非经生态治理无法加以利用的弃置土地”[1],揭示其两大特征:盘根错杂的经济历史成因和脆弱的自我修复能力。因此,西方国家诙谐形象地把废弃地称为“Brownland”或者“Brownfield”,直译为“褐地”或者“棕地”[2]。废弃地类型包括采矿地、工业废料以及垃圾场、工厂、码头等。本文中宝盖山峡谷旅游路两侧景观设计案例,主要涉及采石场与废弃矿坑,也包括几处垃圾倾倒场与一处废弃工厂。
作为国内的砂石骨料大省,福建的石料开采加工产业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其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多年的开采挖掘,使植被表层剥离、地势剧变、巨型坑体涌现,整体生态环境支离破碎。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就提出:“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要使八闽大地的绿水青山得到永续利用[3]。”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前瞻性理念,促使“生态福建”的理念逐渐日益深入民心,并在全省各层面不断落实环境保护举措。如今在环保理念大旗下,矿山被陆续关停,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态修复工作的愈发重视,而采石废弃地的“重生”也逐渐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许多废弃矿坑改造的优秀案例,如:朱育帆设计的上海辰山矿坑花园、张唐景观设计的南京汤山矿坑公园、英国阿特金斯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上海佘山世茂深坑酒店以及杭州良渚矿坑探险公园、英国康沃尔郡植物园及加拿大布查德花园等。这些已成功落地的项目作为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的良好范本,无论从环境的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和延续工业文化特色,还是发挥公众娱乐价值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为后续实践者拓宽了视野,启发设计思路之余,亦建立了改造成功的信心。在学术理论方面,俞孔坚教授所著的《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4],刘滨谊教授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5],王向荣的《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6]《欧洲新景观》[7],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设计艺术的环境生态学:21 世纪中国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等相关著作,都为景观设计从业者对废弃地的生态恢复策略和景观再造方式提供了思考方向。
通过对各同类案例和相关理论的研究学习,笔者认为废弃地的景观设计关键信息可总结如下:
首先,生态“修复”不同于生态“恢复”。它立足于废弃地现有的场地特点, 人为修复一个与区域环境相适应的生态系统,并在原生环境基础上再次优化,目标是演变为原生环境的升级版。在这环境系统打造过程中,植被修复与水生态系统是关键环节,能共同为动物和微生物的繁盛重建良好的生境,最终形成良性自循环。
其次,从采石废弃地的自身特点出发,其“景观再造”方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维持现状打造矿山遗址公园。在矿坑规模较大的区域,以大面积维持坑体现状,结合考顿钢、毛石荒料构建游赏路径与相应设施,打造采石主题的后工业景观。
(2)植物造景打造岩体植物园。平整坑体恢复植被,结合岩体植物打造特有的花园景观。
(3)连片成湖打造景观湖体。将集中坑体改造相连,扩大水域规模,抬高湖底。
(4)艺术雕刻打造石雕展示区。融入文化元素,将残破崖壁进行雕刻艺术加工,打造有鲜明特色的主题雕塑。
(5)融入户外运动打造岩体运动基地。布置球类场地及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施、户外攀岩等探险以及极限运动场地。
(6)构建别具一格的坑体建筑。利用场地特点与竖向条件建造特色酒店、主题场馆、温室花房等。
(7)艺术造园呈现不同风格的坑体园林景观。融合文化、石雕、水体、景观建构筑等造园技艺打造综合性公园。
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石狮市,自建城后逐步扩大规模,与其毗邻的宝盖山不仅成为城池的靠山背景,也因城市的兴盛相应成为名山胜地,并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海上航标,“姑嫂塔”即为其著名的地标景点。在经济开发热潮下,作为“城市绿肺”的宝盖山虽有其独特的景观风貌,却也因历年的采石而遗留下不少于150处的大小不一的坑体,采石废弃地仿佛大地的伤疤分布于景区各处(图1)。生境、景观、安全等多重问题的叠加,促使当地政府迫切需要对宝盖山风景区进行改造提升,其中“峡谷旅游路两侧景观提升工程”(图2)就是近年风景区内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
图1 宝盖山采石废弃地
图2 《峡谷旅游路两侧景观提升工程》设计范围
贯穿宝盖山风景名胜区的峡谷旅游路于2018年新建完成。这条旅游路西接泉州晋江,东往黄金海岸,有着丰富且特色的自然景观,成为领略石狮山海城美景的经典途径。但因为道路施工的缘故,对自然山体和植被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出现大面积裸地、陡坎、凹地等,暴露出多处的废弃矿坑断崖,采石废弃的问题更为凸显,急待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同时,因其位于城市中心的特殊地理区位,更有为民众提供多元户外活动空间的场地诉求。
该工程沿峡谷旅游路约3 km路段,共计约30 hm2的用地,根据场地现状及项目定位,需要围绕废弃地改造、矿坑生态修复整治、沿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营建户外健身为主题的活力空间,以及完善慢行系统串联山湖谷几个方面,展开项目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局部段原状、设计与建成实景对比图
秉承“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虽由人作,宛自天开”[9]的设计理念,项目力求将山体、湿地、水库、景园与道路空间关联、渗透、融合于自然,并通过慢行道串联各园区,形成一条运动休闲与旅游观光一体、具有浓厚山谷气息的迷人风景带。
针对场地废弃地多、裸土面积大、土壤贫瘠、场地竖向复杂、生态脆弱等难点,该项目设计策略总结为以下4点:改造废弃矿坑、生态修补、活化场地、突出石景。
3.4.1 改造废弃矿坑
本次工程中,峡谷旅游路两侧有多处采石废弃地,有些是垃圾土填坑;有些仍深坑积水;有的则异石突起。针对各处场地条件以及设计主题,提出具体的改造措施。
(1)平整石窟打造由老城区进入宝盖山风景区的西入口。布置游客中心,入口广场、停车场、公厕、亭廊等休憩配套设施,完善区域游憩步道,营造醒目大气的门户景观,如图4所示。
图4 西入口设计与建成后对比图
(2)在堆填坑体的基础上打造“花坡”景点。利用场地坡降,新植花树与观赏草,突出季相变化。这里可远望姑嫂塔,也是上山的入口集散空间,如图5所示。
图5 花坡景点建成实景照片
(3)利用崖壁岩体打造 “瀑布广场”。设计将改造原有的大岩石,与硬质广场一起构成休憩的活动平台。台阶层级优化了场地竖向,衔接旅游路与广场以及崖壁的层次关系,将溢流沟景观处理,同时通过景观水面与远期的瀑布景观做过渡衔接,如图6所示。
图6 瀑布广场原状、设计与建成实景对比图
(4)利用废弃矿坑布置停车场,既缓解了景区的停车压力,同时此处也是将来上双髻山的重要入口,如图7所示。
图7 矿坑停车场建成实景图
(5)利用现有矿坑地形条件修建观景挑台,提供游人驻足眺望宝盖山与山谷果林的场所。
3.4.2 生态修补
从宝盖山“三库两山一湖多坑池”的生态格局入手,设计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低影响开发模式,指导生态修复。
(1)对旅游路两侧绿化进行提升改造。先将周边的弃土和砂石土进行有效改良,在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增补适生树种,加大雨水下渗量。营造有别于常规的市政道路绿化,两侧呈现非对称的绿化斑块,以低维护自然主义植物群落的营造方式,形成自然野趣的组团种植造景,如图8所示。
图8 旅游路两侧绿化提升改造原状与建成实景对比图
(2)打造青年水库南侧的“花海景点”,将裸地荒地植被修复,利用平整开阔的场地特点,以浓抹花草,简化构筑的方式,种植应季草花突出季象景观,图9所示。
图9 花海景点原状与建成实景对比图
(3)加强水库坑池周边绿化,通过雨水湿地、湿塘等调蓄空间,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的径流雨水。布设滨岸带缓冲体系,建立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如图10所示。
图10 雨水洼地建成实景
(4)路面多采用透水混凝土材料,沿路布置下凹式绿地,设置块石草沟。
3.4.3 活化场地
尊重现状场地空间,以就地平衡的原则,凹凸间因势利导,布置健身步径、体育场地以及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点。
(1)利用工厂废弃地改造体育公园,在设计中遵循场地形态与竖向,将球类运动场消隐在林地中,并利用现有洼地改造生态停车场,园内布置足球场,门球、篮球场、儿童游憩场等运动场地,满足民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目前该区域已然成为景区内最具人气的活动场所,如图11所示。
图11 体育公园建成实景
(2)环梧园水库合理布置亲水漫游道,根据水库水纹等相关信息,布置沿湖滨水步道,临水栈道、环湖自行车道与消防园务车道。串联起周边地块的路径,更加完善了峡谷旅游路两侧的游线系统,为市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户外活动空间以及便捷舒适的游赏体验,如图12所示。
图12 环梧园水库亲水漫游道建成实景
3.4.4 突出石景
浓郁的地域文化需要空间载体予以呈现。而形态特征明显的实体空间是给人最直观的场地印象。纵观宝盖山风景区,会发现无论从场地资源、地貌特征与文化背景,无不透露着“石”的特点。如裸露的岩体石山、以姑嫂塔为代表的石房、大规模的石坑,闽南石雕文化等等。因此,在方案中意图将“石”特征再延续再突出,如岩体石山的景观利用(图13);岩生植被的修复;将现状遗留的大量碎块石就地取材铺设山路(图14);堆置景观花池(图15);布置休憩小广场(图16);构建石砌服务建筑(图17);打造石灯景观小品;石雕艺术在岩体上的创作等。
图13 岩体平台建成实景
图14 块石山路建成实景
图15 花池建成实景
图16 休憩小广场建成实景
图17 石砌服务建筑建成实景
随着工程项目的陆续竣工并对外开放,峡谷旅游路的景观风貌显著提升,已成为石狮市的新城市名片。梧园水库的沿湖运动圈的完善,实现详规对该区块“生活更新活力空间”的目标定位,并与宝盖山、花海谷、学府公园对接,让山、湖、谷通达,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活动场所,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生态效益。
通过这个项目,更加印证了废弃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造方式的积极作用,对于城市发展、社会稳定、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本文能够对后续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