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为例

2022-02-25 06:40黄柳仪
小学生 2022年1期
关键词:三角板动画教学活动

☉黄柳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教师努力的方向。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从数学的角度接触角,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所以用兴趣带动课堂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利用丰富的教具,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

一、课前先学阶段,让学生通过动画微课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利用课前微课让学生先学,比直接让学生阅读教材更加生动有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笔者在课前一天给学生观看先学微课,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形成初步了解。

先学微课按照教材内容分为四部分。[1]第一部分,动画展示角各部分的名称,把实物抽象成数学图形——角,让学生初步了解角的组成部分。教师在微课里鼓励学生跟着视频动手操作,从触觉上初步感受角的特征。

第二部分,介绍角的大小。微课里动画呈现一个逐渐展开接着又逐渐合拢的扇子,旨在通过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变化。微课里如此解说:角是有大小的,当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当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

在介绍角的大小与两边无关时,微课首先呈现两边较短的红角和两边较长的黑角。接着动画展示两个角重合。最后微课呈现填空式问题:角的大小与边的( )有关,与边的( )无关。教师在这里只作引导,没有作过多解释。

第三部分,是介绍叠合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微课通过动画介绍了叠合法比较角的大小的技巧: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并鼓励学生跟着微课试一试。

第四部分,是画角。微课给学生展示画角的细节以及技巧。教师在微课里边呈现动画,边解说画角的要点。教师用温柔的语调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角。

微课里运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呈现知识,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与好奇。即使是数学能力较薄弱的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对新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更愿意参与第二天的新课学习。同时,笔者也一直强调下一堂课还有更精彩的内容,学生也就会第二天的课堂充满期待。

二、课堂引入阶段,让学生通过身边熟悉的情境感受探究新知识的乐趣

熟悉的事物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此时加入未知的元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新课开始时设下悬念:首先用手指做出“V”形,让学生猜猜这个是什么。有了前一天的微课学习,不少学生回答角。笔者用俏皮的动作与言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角?是羊角?牛角?还是一毛钱的一角?”学生开心之余都嚷嚷:“不是!是数学的角!”可见,学生已经清晰本节课的角是数学的角,学生已经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认识新事物,往往是从身边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笔者展示一幅校园环境的图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通过让学生上台指出图片中的角,引出“生活处处都有角,我们要跟角做好朋友”的结论。

笔者利用学生熟悉的三角板进行了过渡:“现在老师变魔术,把图片中的三角板变到手上来。”边说边从背后的桌面拿起一把三角板教具。学生通过再次指角,并跟着教师拿起自己的三角板一顶一摸,感受到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最后,笔者从图片中取出剪刀和钟,让学生再次边指边说角的组成,达到巩固本环节的知识。

课堂的趣味往往是教师带动的。从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选择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也会变得更容易接受。

三、重点落实阶段,让学生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中体会获取知识的乐趣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小学的课堂不能满堂灌。本节课的内容较多,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效果肯定不好。笔者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融入课堂,在有趣的课堂里,使知识在学生大脑里扎根[2]。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功能不同的环节构成的。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引起学生注意。上文提到,学生对角的组成已经认识,随后笔者又设置了教学活动——折角。学生通过巩固对角的认识,用彩纸折出了自己喜欢的角。这个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动起来,还使得学生的热情高涨。紧扣折角,笔者设置了下一个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角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角有什么不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比较,学生突破本节课一个重点: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张开程度有关。紧跟着,笔者设置了下一个教学活动:如何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通过比较四人小组内的角,找出比较角的方法:叠合法。然后让学生上台展示比较折角的大小的方法。这样,另一个重点也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得到落实。

针对性强、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不仅活跃课堂,还有助于学生轻松获取知识,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活动中找到学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数学的信心。

四、难点突破阶段,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情境发现数学知识的美与魅力

不少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这是学生畏难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不够,数学思维不强,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无法理解,长久下去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为此,本节课在突破难点方面运用了有趣故事与动画呈现的方法。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是本节最难的一个知识。先学的微课里已经用动画进行了引导。此时,笔者借助小故事《豆豆的烦恼》进行突破。为了达到效果,笔者展示一幅豆豆一家的图片,声情并茂地讲起了豆豆的烦恼故事:原来是豆豆一家在吵架。爸爸神气地说:“哈哈!你们看!我最高大,所以我的嘴巴最大!”妈妈觉得委屈了:“虽然我个子没你高大,可是我觉得我的嘴巴不比你的小。”小豆豆听了,伤心地哭了:“爸爸妈妈,你们不要吵了!我个子最小,我的嘴巴肯定是最小的。”大家说说,你们觉得谁的嘴巴最大?学生一下子被带进故事情境,纷纷表态。笔者顺势借助叠合法,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三个角(三张嘴)重合,大小一样。

跟着笔者用自制的活动角再次进行演示,并让学生用学具做一个比老师的角更大的角。学生很快理解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边的张开程度有关。一个故事和一个道具展示,让本知识更好地落地。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笔者在课堂借助微课,解释了通过放大镜看一个角,角的大小不变。教师在视频里先画出一个三角板的锐角,然后打开手机的放大镜功能,放在画好的角上面,角被放大。接着在视频里教师把三角板原来的角放在放大的角上面,结果三角板的角和放大的角两边分别重合。最后笔者在微课里解释:因为无论怎么放大或者缩小一个角,角的两边方向不变,两边的张开程度就不变,角的大小就不变了。

故事与视频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有趣。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不会觉得枯燥无趣,还可以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对学习数学更加有兴趣。

五、知识运用阶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以致用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运用。本节课认识角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学生会画角。只要抓住角的特征,学生自然可以画出来。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仅仅这样还不行。因为不少孩子手脚不够灵活,连尺子都不能轻松按住。所以,画角环节里,笔者先让学生试着自己画角,并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肯定与指导。接下来让学生跟着老师画,并在小组里选出最好看的作品。最后,还要学生画一个跟老师方向不同的角,画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画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通过几轮比赛式的训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慢慢熟练控制尺子和铅笔,慢慢学会画角。学生在层层递进的训练中逐渐熟练地画出标准的角,学习数学的自信得到加强,成就感驱使更大的学习兴趣[3]。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氛围很重要。所以本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学习的。本节课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贯穿课堂,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同时,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挥很大作用。例如教师温柔的鼓励言语和课堂或课前辅助教学的微课都给了后进生不少降低学习难度的帮助。带着兴趣去探究数学,是更好学习数学知识的最好途径。

猜你喜欢
三角板动画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一副三角板的魔法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三角板“牵手”直尺
动画总动员
三角板的作用
剪裁三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