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忠伟
海城喇叭戏《绿水青山情满天》剧照
2021年10月13日,以“汇辽宁小戏,展小戏风采”为主题的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在朝阳落下帷幕。在为期5天的展演中,来自辽宁省9个市地,包括评剧、辽剧、海城喇叭戏、阜新蒙古剧、二人转拉场戏、铁岭秧歌剧、凌源影调戏以及木偶剧、皮影戏等在内的辽宁地方戏曲剧种先后亮相,演出了28部小戏作品。这次展演活动也首次集齐了辽宁地域内所有小戏剧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由于笔者近段时间正好参与了《中国戏曲剧种全集·海城喇叭戏》一书的撰写工作,所以有幸获得主办方辽宁省文旅厅的邀请,观摩了此次地方小戏的展演。在省文旅厅组织的本届辽宁地方戏曲小戏研讨会上,笔者总感觉当小戏展演的帷幕落下之后,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有所思考,有所反思,有所警醒,尤其是作为从事多年地方戏曲研究的笔者来讲似乎更应如此。展演中,全省各个剧种展现出了好的一面,同时也暴露了不足,我们都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些小戏剧种沿着正确的方向,更好地发展。笔者怀着对辽宁地方小戏永续发展的无限期望,把自己观摩这次全省地方戏曲小戏展演的所思所想,做以简要的梳理。
在辽宁地方戏曲剧种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它们融汇了明清以来进入辽宁地区的诸多戏曲艺术样式,也结合了当地独具特色的艺术形态,集中地体现了辽宁乡土文化的包容性,逐渐凝炼独具个性的文化气质,成为一段时期以来剧种流布区域人民文化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辽宁地方戏曲剧种在全国丰富多元的地域文化中,彰显了辽宁地域的文化风情。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更加体现出了辽宁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乡野民众之中涵养并逐渐成长的辽宁区域内的各地方戏曲剧种,都有属于各自的发展道路,也必然拥有相对独立的各具特色的个性品质。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扶持固然对剧种本身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一个地方戏曲剧种长远地传承和持续地发展更需要围绕其传统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格才能得以延展。
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的地域性和音乐个性无不彰显着剧种本体独特的能够被识别的个性品质,舞台的唱念语言与音乐行腔承载了当地的民风民俗以及民众群体的性格特征。在观看的几个小戏中,普遍存在着所属剧种的个性品质并没有被充分彰显出来的问题,比如阜新蒙古剧《守望绿色》《乌银其其格》两个小戏,尽管从演员服饰和人物语言上体现出了一些少数民族地方戏曲剧种的特点,但总感觉还可以在提升剧种品质上再多做一些努力。这就要求蒙古剧作者既懂汉语又懂蒙语,在两个民族戏剧文化彼此交流双向互动之中,力求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剧剧目。此外,拉场戏现代剧目《送兔》《沸腾的天鹅湾》在唱腔音乐上又与海城喇叭戏《绿水青山情满天》并未体现出明显的不同之处,拉场戏《沸腾的天鹅湾》与海城喇叭戏已有的传统剧目《墙头记》中旦角的唱腔音乐完全相同。这或许缘于两个剧种形成过程中的同源性所致,但在剧目的音乐设计上也最忌讳完全套用相近剧种的唱腔曲牌,长此以往,这样的“同质化”会导致剧种的音乐个性变得模糊不清。再有,此次地方戏曲小戏展演活动中,民间戏曲表演团体占所有参演的24个艺术表演团体一半以上,他们在丰富戏曲舞台的同时,也展现了所属剧种的民间生存状态。由于民间团体在剧种个性的呈现能力上与地方专业院团有着明显的差距,这就导致在同一舞台上,民间和专业两类表演能力存在差异的表演团体去呈现同一剧种,可想而知这必然导致观者很难通过剧目捕捉到剧种真实的内在的个性品格。今后应注重弥补二者之间的表演差距,使其在剧种个性呈现上达到协调同一。
人才短缺是制约辽宁地方戏曲剧种发展的最为直接的因素。从“非遗”保护的视角来看,代表性传承人是剧种得以永续传承的关键载体。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辽宁这些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经过一代代具有个性鲜明表演特质的艺人们的有效传承,才逐渐走向成熟,并不断发展。如今,随着那些与剧种相伴相生的代表性艺人的逐渐退出舞台,加之本世纪初国有专业戏曲院团的转企改制,导致大量人才或分流或提前退休,全省的地方剧种的人才队伍规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明显的萎缩状态。
地方小戏剧种的传承与发展重在保人、保戏,人才是第一位。人才是地方戏曲剧种实现有序传承和不断发展的根本,特别是那些最具代表性的演员,他们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实力成为某个地方剧种发展的领军人物和旗帜,他们是地方戏曲剧种舞台呈现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是否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队伍,直接决定它能否持续发展。人才的短缺和断层是地方剧种发展的瓶颈,若解决不好会直接导致剧种走向衰落,甚至是消亡。在本届小戏展演的剧目中,涌现了许多年轻的戏曲新人,在肯定其具备一定表演潜质外,不可回避他们在舞台表演上还显得稚嫩与青涩,尚不具备通过所演剧目来呈现剧种风格的能力,仍需要进一步历练和成长。值得一提的是海城喇叭戏现代剧目《绿水青山情满天》在舞台上表演的谷志刚、袁长青、刘崇娜三位海城喇叭戏的市级传承人,由于多年参与海城喇叭戏的演出实践,他们具备丰富的舞台经验。该剧通过讲述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故事,体现了新时代基层青年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把海城喇叭戏的剧种特点进行了准确的诠释。此外,鞍山当地的海城喇叭戏国有专业的艺术表演团体,为培养海城喇叭戏的后继人才,更好地传承好海城喇叭戏,挑选了五位年轻女演员拜海城喇叭戏代表性传承人肖杰和曹华为师,专工旦角,剧团通过名师授徒传艺以此来弥补海城喇叭戏缺少年轻旦角的不足。阜新市蒙古剧团与鞍山市演艺集团海城喇叭戏剧团同为“天下第一团”,在争取国家对剧种唯一院团扶持的基础上,也应在剧种的人才培养上尽早谋划,等不得,也急不得,培养出真正的剧种传人绝非一日之功。
剧种的传承不仅只需要表演人才,还需要剧本创作和音乐创腔人才等,在全省范围能够独立创作大型戏曲剧目和设计剧种音乐唱腔的青年人才少之又少,尤其是缺少既熟悉地方戏曲又能够创腔写曲的音乐人才,省内有些剧种所属团体由于体制改革和资金欠缺,相应的专业人才也无储备,更谈不上培养,在省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时,只能四处寻本,最后还要外请作曲,剧种的音乐风格很难保证。只有化解了剧种的人才危机,辽宁地方小戏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得好,走得稳,也走得远。
海城喇叭戏《绿水青山情满天》剧照
在提倡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戏曲剧种要敢于创新,这种创新应理解为剧种在生存样态上的创新,以便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剧种的创新,不是盲目地创新,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当然继承的不是传统的形式,而是传统的内在和精髓,要做到“移步不换形”。如果完全机械地继承过去的艺术理念和表现样式,没有创新和突破,那么地方戏曲剧种又怎么能够去赢得年轻观众,并被市场所认可?
这里提到的创新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戏曲剧本的创新。剧作者在戏曲剧本创作时要避免概念与主题先行,应注重在观念和情感之上去搭建剧本框架,通过有趣味的作品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本届艺术节上,大部分剧种所参演的现代剧目故事情节都较为简单,诚然这也是小剧种自身的承载容量所决定的,但即使如此,这样的现代戏也应在艺术规律下创作,通过细节塑造人物,展现真情实感,合理设置戏剧冲突。可是在本次小戏展演中有一些现代题材的剧目,如评剧《七月枣八月红》、拉场戏《送兔》、辽剧《村风送暖》等,在情节设置上都以男女关系误会为矛盾点进行铺陈叙事,这样的雷同显示出作者创作观念上的局限,并未认识到小剧种可以通过并不复杂的故事及生动感人的细节去塑造独特的人物性格,且剧本所反映的创作观念一定要与当代观众的审美相通,不然就会让观者产生疏离之感;二是剧种表现样式的创新。剧种的传承与发展不是只有一种样式,如果固守一种生存样式,那么剧种的吸引力也会持续消减,因此小戏剧种更应关注艺术的细节与舞台的丰富性。在这次小戏展演中,海城红阳喇叭戏剧团的现代戏《婆媳情缘》借用喇叭戏传统戏的外壳和音乐唱腔,进行了所谓的创新和改编,还人为设置了不合乎故事背景和人物特点的生硬的戏剧矛盾,使整部戏营造的戏剧情境总有违和之感。现代戏的表现样式绝不是对戏曲传统的抛弃,而是吸纳传统,甚至需要化用传统的程式,才能走出“话剧加唱”的误区。三是剧种传播方式的创新。辽宁的这些小戏剧种几乎都处在流布区域相对狭小的生存状态。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小戏剧种的从业者们克服诸多困难在默默坚守,即使是这样它的观众群体仍是以老年观众为主,被年轻观众疏离和漠视。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小戏剧种在当代有效传承发展的路子,不同剧种传承发展的路子也会有不同,但最终都是为一个目的,就是为剧种培养新的观众群体。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小剧种可以抓住这一难得契机,对原有的演出形态进行必要的包装以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更大范围的演出传播。此外,在小剧种流布区域内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可引进当地剧种进行演出,也是一个推广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有益尝试。
海城喇叭戏《刘胡兰》剧照
相信,通过这次辽宁地方戏曲小戏的展演,一定会引起各市地文化主管部门对当地戏曲剧种的重视,对剧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认识,同时也将对辽宁地方戏曲剧种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辽宁地方戏曲剧种的保护和传承一定会开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