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芳
[摘 要]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职教师需积极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点、阻力与路径,为的是在中职教改中挖掘语文教师的潜力,教师群体可成为中职教育与时俱进的动力之一,在专业化发展中用更高要求鞭策教师奋进,解决中职语文教育问题,如教法单一、课程开发低效等,使中职语文教育水平能随之提升。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154-03
探索中職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的价值如下:其一,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法、师德师风建设等法规推动中职语文教师学习成长,使中职语文教师有能力解决教育问题;其二,在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强化的条件下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其三,探索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的过程,就是中职院校反观人才培育成效的过程,有利于中职院校调整师资队伍管理计划,使中职院校能留住人、会用人,继而加强人才队伍管控,保障教育活动高效展开。基于此,为提升中职教育水平探析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良策尤为重要。
一、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概述
教师专业化从主观角度出发主要是指教师提升个人专业水平过程与结果的统称,主要包括专业发展及职业专业性提高两个方面,职业条件、职业要求、职业制度等属于辅助性发展要素。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需保证特点鲜明,根据探索发展之路,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将国家对中职语文教师提出的职业道德要求、资格认定制度、专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解决“为何要专业化发展”“怎样专业化发展”等根本问题。新时代中职语文教师需具备的专业素质结构主要包括:品德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结构,教师还需具备乐观豁达、务实勤勉、一丝不苟等个性特征。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过程性,需用动态视角予以分析,是过程与状态、认知与追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使教师能增强终身学习的自主性,扩充业务知识储备,掌握现代技术手段,保持探索与创新热情,拥有敏锐的学术研究神经,继而使中职语文教师能在教育需要、改革需要的驱动下不断成长[1]。
二、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要点
(一)角色转变
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需在素质教育浪潮下探索新路,用“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更新教育观念及育人思想,使教师专业化发展能思想先导,为语文教师提高素质教育专业能力提供前提条件。中职学生在新课标引领下不仅需掌握语文知识,还需拓宽眼界、累积词汇、接受文学熏陶、传承传统文化,在增强口语交际能力、读写能力、语感等语文素养的同时使心理健康、行为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共同进步。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需转变角色,不再仅是语文知识的输出者,更是指引学生全面、个性化、和谐成长的“引路人”,合理反思角色定位,根据学情灵活转变角色,不仅是教师,亦是教育活动设计者、语文知识批判性剖析者、新课程开发者,还要是中职学生的朋友,在语文课上渗入生涯教育、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心理健康指导等教育理念,突出中职语文课标之新,保障基于新课改的中职语文教育活动能顺利开展。
(二)突出特色
社会主要需要三类人才,即技能型、技术型、学术型人才,职业院校侧重培育专业技能型人才、复合技术型人才、“双创”型人才,在满足社会用人需求的前提下明确职业教育目标,这为中职语文教师专业特色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要点有以下几个:一是非定向性。通常情况下所有专业的中职学生均需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教师需面向所有专业教学指导,在语文课内融入繁多的专业知识,这使其专业发展存在非定向性的特点。二是“双师”性。相较于行业专职人员,语文教师缺乏从业经验、专业技能较弱、对行业前沿讯息不够了解,影响其专业化发展成效,这就要在中职院校中搭建“双师”讲堂,在专业领域精英助力下完成教育任务,语文教师需具备与专业领域工作人员协同育人的能力。三是持续性。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始终在路上,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永不止步,社会责任感、法制化教育意识、新课标执行力等方面会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上改进专业化发展过程,可以将教师的执教经验、人生阅历、教研成果等视为其专业化发展的动力。
(三)标准为基
标准是衡量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劣的准则,在标准指引下语文教师能达成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基于此相关标准需具有社会功能性、专业技能性、权威性及系统性,使语文教师在明确自身特色化发展方向后能用标准予以衡量,关注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环节,突出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予以分析:一是把握中职学生的智能类型,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两个方面切入制定教育方案,依据学生的智能特点、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做到育人为本;二是根据学情建构课程,适度增减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为学生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条件;三是将德育为先理念融入课程,构建“大思政”环境,奠定教育基调,保障旗帜鲜明,解决“为谁育人”这一根本问题,同时鞭策中职语文教师强化道德修养,在教学活动中散发人格魅力;四是根据学生心理状态、行为习惯、知识储备、语文素养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优化教学策略,基于学生智力类型加强行动导向,优化中职语文教育氛围,强调学生思、读、达、写、践的重要性,在学生学习成长的同时助力教师发展专业素养[2]。
三、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阻力
(一)职业道德有待强化
中职语文教师职业道德弱化问题有以下几个:(1)不重视学生行为习惯、心理健康、道德修养等方面的个性化发展;(2)对学生不够关注,未能发现学情的变动,依托学情发展专业素养这条链路断裂;(3)教学实践应付了事,未能全情投入,无法达到敬业奉献的境界,容易受名利所累,使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知识结构需要革新
当前,有些中职语文教师存在实践性知识不足、专业知识结构老化、知识自我充实机制缺位等问题,部分语文教师还轻视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教研等能力的持续性发展,导致教师应对语文教改浪潮冲击的能力较弱,对教改必要性、过程性、持续性的解读不够透彻,这就严重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效。
(三)教学能力相对较低
教学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一环,亦是教师执教能力、道德修养、知识结构等方面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中职学生全面、个性化、和谐发展情况能直接说明教师专业化发展意识、方法、标准等方面是否有效。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存在教学能力较弱的问题,这与中职院校重视专业技能培育的教学特色有关,同时也与语文教师缺乏自学能力、育人思想保守等因素有关,有碍中职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校本化发展不积极
中职院校教育特色化是引领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动力,然而部分中职院校存在校本化育人能力欠佳的问题,校本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教育战略等条件不利于教师发展专业素养,有时还会产生阻力,对语文教师教改产生干扰,降低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性。基于此,中职院校需加强校本化发展,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持续增强给予支持[3]。
四、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
(一)强化职业道德,奠定专业化发展基础
从本体来讲,中职语文教师需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中职教育事业而奋斗终生,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自选择语文教师这个职业起就不忘初心,将名利荣誉抛诸脑后,能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甘愿站在学生的背后,作为他们成长之翼下的风。风是看不见的,却能真切地让人感受到,教师清廉、敬业、无私,在风中则蕴含着荷花、青竹的芬芳,教师若浑浑噩噩,教育之风将变得污秽不堪,无法吹散学生成长途中的雾霭,使中职语文教育功能随之弱化。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师需强化职业道德,积极参与本校师德师风建设,用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使中职语文教师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发挥师德师风育人的积极作用。从客体来讲,中职语文教师需热爱学生,用一视同仁的眼光看待学生,不用个人好恶评价学生,关注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成长动态,致力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在学生群体中做无意义的比较,教师要依托文本、作文、随堂提问等载体了解学生,为学生认知迁移、潜力深挖、趣味乐学提供条件,同时保护中职学生的想象力、自尊心及个性,使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能有效纾解成长、学习、交友、家庭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压力,在语文教师的帮助下全面发展[4]。
(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化发展质量
新时代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中职语文教师需积极诵读与研究经典名著,如《论语》《孟子》《大学》等,还需拓宽思路接触更多传统文化,如戏曲、传统手工艺、民俗民风、民间歌舞、民族器乐、少数民族特色美食、四史等,在五育并举理念的助力下通过群文阅读、读写结合、“微剧本”创演等育人途径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学生强化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并在文化中获取成长养分,继而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化发展的目标。立德树人指出教师要德育为先,除在教材、传统文化中找寻德育支点外,教师还需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法治、民主、诚信等主要内容作为教育抓手,使中职语文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得以提高。在教育接轨新时代的基础上,中职语文教师需围绕口语交际、阅读理解、写作、综合性学习等育人模块深入钻研,从实际出发探寻中职语文教育阻力并制定教研目标,如“网络化教育改革”“红色文化渗入路径”等,使教师能在课题研究中搜集更多资料,在专项研究中不断学习,有效更新知识结构,使中职语文教育视野更为开阔,推行教研成果填补教育短板,达到提高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质量的目的。
(三)教学能力增强,拓宽专业化发展渠道
中职语文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备课。教师应深耕教材并剖析学情,根据课程内容及新课标明确教育目的,如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热爱传统文化、提升语用能力等,帮助教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同时能吸附更多的育人材料,还能有效应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使语文教学活动更为多样且有趣。(2)教学实践。教师除按照备课时制定的教案育人外,还要留意学情,与学生多沟通,利用生成性教育资源搭建生活化情境、问题情境、表演情境等,使学生乐读、想写、敢说、勤思,优化学习体验,累积求知经验,加强认知迁移,提升语文素养。(3)课后反思。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动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善于“沉淀”,在课后留给自己反思自评的时间,通过自评与反思加强教研,解决专业化发展问题,如知识面窄、对学生的专业不了解、“双师”型课堂构建能力较弱等,继而为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给予支持。
(四)校本深度开发,凸显专业化发展优势
中职院校需以支持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优化校园文化,将勤勉奉献、创新争优、团结合作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营造你追我赶的专业化发展氛围,加之监督、培训、考核、管理、教学研一体化等机制的共同发力,指引中职语文教师立足本校开发课程,凸显中职院校育人特色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势,在语文课程单向开发的同时共建开发校本化课程的协同育人体系,发挥“三全育人”的作用,保障中职语文教师能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进程中强化专业素养,树立“大课程”观,统筹多方资源,如显性资源、隐性资源、信息资源、生活化资源、后勤服务资源等,推动中职语文走上“大开放”发展之路,赋予语文课改无尽生机,深度开发校本化课程并创建課程体系,继而有效提升中职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5]。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升相关院校育人能力的关键,在教改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需对专业化发展理论加以研究,将角色转变、突出特色、标准为基视为个人专业化发展的着力点。为攻克发展阻力,中职语文教师需强化职业道德、更新知识结构、增强教学能力、校本深度开发,继而在师德师风建设、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持续改革、树立“大课程”观的基础上实现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和情.中等职业学校青年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J].教师,2020(11):105-106.
[2]苏蓓.刍议内涵式发展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248-249.
[3]黄秋萍.以专业化为导向探究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新发展[J].文存阅刊,2020(11):100-101.
[4]王思骄.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352.
[5]罗华.中职学校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