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红
[摘 要]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落实可以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提供助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因为抽象知识较多,为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要点,将探究性学习方法应用其中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数学思维,提高数学素养。对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及途径展开分析和说明,希望对高中数学教育有所帮助。
[關 键 词]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8-0046-03
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对抽象知识进行加工处理,学会融会贯通。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很难做到应用实践。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数学学习模式的分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探究式学习模式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对于落实数学教育成效有着显著效果,下文对此展开具体分析。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结合课堂主题主动展开探究和学习,以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和要求。在探究性学习中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凸显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提高数学学习质量。探究性学习模式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重要教学手段,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利用合作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探究,以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为基本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一)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补充说明
高中数学知识涵盖的内容较多、范围广泛,复杂性和抽象性强,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的单一讲解对所学知识内容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且因为知识间关联性不强,所以学生对部分知识的学习可能存在断档情况,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探究性学习模式的落实能够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深入探究和分析,以提问或发现问题的方式对有限的知识加以扩展,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实现对固有知识的补充说明,大大增强数学学习的有效性,降低了学习难度。另外,探究性学习可密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把握数学内容,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再者,探究性学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也起到显著作用。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在探讨中找出问题答案,并从中获取更多知识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做到科学的解读和应用。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不用受到任何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促进自身潜能的发挥,丰富数学解题的经验,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实现兴趣的科学引导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也是整体性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和探讨,以此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实现课堂的任务目标。为此,在落实探究性学习前,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了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教学内容、主题、任务等进行科学设置和规划,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探究效果,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要考虑到在探究性学习落实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给出合理的防控方案,以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学生拥有持续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数学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一)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探究式学习模式顺应了现阶段教育教学理念的发展需求,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探究式学习引导下,学生在课上开展讨论活动,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快速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对传统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
探究式学习将传统填鸭式教学存在的问题直观展现出来,在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引导下,对传统模式予以创新和优化,解决现存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体来说,首先,探究式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了传统一言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其次,探究式学习增加了实验、小组探究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了良好的数学思维;最后,探究式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增强了学生思考和提问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
四、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
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多数都在沿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将重点放在学生考试成绩提升方面,忽略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情况。课堂教学中,以应试灌输式教学方式为主,不断地向学生输出刻板知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在该模式教学下,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增加,对学生日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二)加大习题训练力度,忽视总结与归纳的重要性
目前在数学教学中,除教师讲解消耗的时间外,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习题练习上,教师希望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记忆解题要点,掌握解题模式。但这种方式导致学生面对大量的练习题,难以做到知识的巩固与归纳,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路转换及应变能力不强,如此就降低了数学教学质量,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制约,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主动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再加上固定的教学模板,学生思维体系得不到创新,在面对问题时不会主动思考,大大降低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不利于学生日后的综合发展。
五、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组织开展策略
(一)探究性学习组织开展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可探究性原则
在落实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加以科学规划和设计,确保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同时所需探究的内容应具备挑战性和研究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找寻答案,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2.小型化及多样化原则
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应该以小型化为主,题材则要遵循多样化的原则,前者目的是为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研究,并能在较短时间内找到答案并完成学习任务;后者则是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主动参与到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来,发挥自己潜能完成问题答案的找寻及深层次的了解。尤其是在初期使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时,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强,教师需要以小而精的任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后再逐渐加大探究难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3.递进性原则
在初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任务设定不能太高,因为过高的目标会浪费较多时间,且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设定目标任务,逐步开展学习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问题引导
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将固定的解题思路及方法直接告知学生,省略中间的思考环节让学生固定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想理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思考数学知识也较为固化,難以做到灵活运用,即使该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无法满足教学的本质要求。而在探究性学习模式下,教师可利用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可结合课程要点,对学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查找和验算问题,掌握灵活的解题思路,增强数学学习效果[2]。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实行深入探究,总结和归纳重点内容,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三)变式引申
变式引申是通过目的性较强的命题变化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探究效果的形式。变式引申能够对命题的非本质内容加以改变,让学生透过表象了解其核心内涵,透过表象看本质,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变式引申是探究式学习得以落实的重要推动力,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四)特殊性与一般性探究
特殊性与一般性探究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较常使用的方式之一,其将数学中的抽象知识予以提取,开展研究工作,使其从抽象逐渐向具象转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类似于归纳总结的过程,将复杂的知识内容转变成简单直白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加强知识间的连接性,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特殊性与一般性研究活动的开展,还能够促进知识的延伸,丰富学习资源,加强学生的数学能力。这种探究方式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与掌握,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
(五)实践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作用与效果,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快速掌握,了解知识的核心内容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对所学知识有灵活的应用,同时也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多样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探究式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落实,除了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外,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必不可少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在学习中及时提出疑问,开展研究探讨,找到问题答案。再者,在良好环境的推动下,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得能以提升,有助于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
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讲解“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一节内容时,在正式讲课前可为学生展示各类立体几何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化、具象化地观察立体几何模型,引导学生尝试将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画出来,且对这些不同视角下的平面图形作对比。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对几何体的了解,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选用的教学模式尤为关键。其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所学知识。同时,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可更好地回顾所学的数学知识。切实可行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解决数学问题,也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柱体、椎体、台体表面积与体积”时,可在课前向学生提问与之相关的问题。如:若将圆柱和圆锥的展开图结合,同学们能否想到圆台的展开图。若已知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和母线,能否依据已知条件计算圆台表面积?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使其自主研究。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全方位了解教学的重难点问题。如推导圆台表面积为课程重点,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之后实现空间图形问题向平面图形问题的有效转化,以较快的速度得到圆台表面积的计算方式,展现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加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该种方式也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高效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三)结合实际
数学教学中,为实现抽象知识的具象化处理,在教学中应密切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列举生活实例,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开展探究活动,之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者,通过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连接,可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解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引入生活实例,布置教学任务,如能否根据投篮动作对抛物线特点加以总结。学生会按照问题要求自主带入场景,了解抛物线的特征,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优化教学效果。
七、结语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落实,是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体现,是解决传统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手段。做好探究式学习的融入,可以对抽象性知识实行简化处理,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斌.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0(7):82-83.
[2]张维东.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开展[J].科学咨询,2020(11):119.
[3]陈阿芳.对新课改下开展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科普童话,2019(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