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加工厂里黄澄澄的小米粒,随着流水线堆成小山;服装厂里一群中老年妇女,缝纫熨烫灵巧利落;葱丝辣椒厂的师傅们,正在用老铁锅炒制辣椒酱……这是《科学导报》记者2月10日在长治市武乡县上司乡蒋家庄村看到的火热场面。
近年来,蒋家庄村在抓好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外,走多元化产业发展之路,先后兴办了服装加工、杂粮加工等4家村集体企业,带动全村120多户村民增收致富。村集体收入主要用于发放村民福利和村集体公益事业,全村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走进蒋家庄,很少遇到来回走动的人,村党支部书记赵月明向记者说:“村民们都安排在服装厂、小米加工厂、食用油厂、葱丝辣椒厂上班。”说着引导记者到入驻蒋家庄村产业园的利民服装厂参观。
“在服装厂上班的大都是村里上了年齡的妇女,有21个人,负责熨衣服的赵焕梅今年已经75岁,是年龄最大的,年龄小的也45岁了。厂里一年四季订单不断,大伙儿工作得也很起劲。”赵月明边向记者介绍,边跟大家打招呼。
“在这儿上班自由,谁家里有事儿就先忙家里的,工资计件算,一年下来多的能挣一万五六,少的也能挣到6000多元。”一位妇女说出了在服装厂工作的好处。
葱丝辣椒是武乡地方特色调味品,具有乡土风味,不仅入口香辣,而且开胃消食。葱丝辣椒厂技术人员对该食品进行科学配料、精心炒制、严格包装,成为深受消费者好评的一款新型调味品。
“村口这排新板房就是我们的葱丝辣椒厂,去年和周围6个村集资156万元建成。进来看看,这是去年夏天新上的包装线。还是用传统老铁锅炒制辣椒酱,这样炒出来的酱那叫一个香。后面是冷库。”葱丝辣椒加工带动了村民种植谷子、辣椒和大葱的积极性。赵月明介绍了葱丝辣椒厂的生产运营方式,“我们这葱丝辣椒厂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经营,集辣椒种植、收购、加工、销售服务等于一体,打造一条龙产业链条。”
据了解,他们生产的葱丝辣椒酱销量不错。为了丰富产品种类,他们还新研发了土豆丝辣椒酱、黄花菜辣椒酱,现在正测试新品辣椒酱的保质期,只要保质期符合标准就可推向市场了。
上司小米色泽金黄、颗粒圆润饱满、口感绵甜,广受消费者青睐。“我们的小米加工厂与近邻8个行政村签订种植协议,提供种子和农药,秋收时以高于市场价回收加工,每年回收10万公斤左右谷子,一公斤市场价卖16~18元钱,去年仅小米加工厂就为村集体增加了七八万元收入。”赵月明对小杂粮加工也倾注了大量心血,“还有食用油厂,生产纯豆油,一公斤要卖到40元,榨完豆油的豆渣还能做成豆制品放到集上去卖。”
产业强,百业兴。如今,蒋家庄村村民工作有岗位,享受的福利一天比一天多,村容村貌变得美艳如画,邻里关系和谐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赵月明表示,今后将持续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的市场融合度,壮大集体企业,提高幸福指数,凝心聚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