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凤 陈昌翠 李宏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普外科 江苏扬州 225200)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作为临床恶性肿瘤的一种,多发中老年人群,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大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由于大肠癌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发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表现出食欲缺乏、贫血、排便频繁等临床症状。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帮助患者清理肿瘤病灶[2]。手术对患者的情绪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会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所以,大肠癌围术期的患者接受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快速康复护理以循证医学为证据,对损伤、疼痛、护理技术等多个方面开展整合,实现对围术期患者护理工作的优化和完善,从而促进患者临床康复,确保患者预后安全[3]。鉴于此,为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有效性,对照常规护理的效果,数据组间比较,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6 月~2021 年1 月我院收治的42例大肠癌患者,电脑抽签完成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 例。
对照组男性13 例,女性8 例;年龄50~87 岁,平均(66.12±5.16);结肠癌13 例,直肠癌8 例。
观察组男性12 例,女性9 例;年龄50~86 岁,平均(65.87±5.35);结肠癌12 例,直肠癌9 例。
两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可比较。
纳入标准:符合直肠癌、结肠癌的诊断标准者;择期安排手术治疗者;签订研究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晚期大肠癌者;精神疾病者;泌尿系统障碍疾病者。
两组择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为患者实施口头宣教,指导患者做好肠道准备工作,术前6 小时禁食,禁水2 小时,在术前2 小时给予葡萄糖溶液(排除糖尿病患者),术日进行灌肠操作,未留置胃管。护理过程中注意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观察组予以快速康复护理。如下。
(1)疼痛管理。术后可以为患者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及时进行疼痛评分,根据阶梯给药原则给予镇痛治疗。同时提供舒适环境,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保证患者休息,听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加强疼痛管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发生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对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影响。如果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可以为患者使用止痛剂。患者由手术室送回病房后,按医嘱每隔12 小时为患者使用止痛剂1 次[4]。
(2)早期床上功能训练。为提高患者术后卧床期间适应能力,术前安排患者练习床上排便和饮食等训练,学习如何正确翻身和体位的变换,防止术后活动不当对手术伤口造成牵拉,引起疼痛。术后监测患者血压,可适当抬高患者的床头30°,床尾抬高15~20°,将患者改为半卧位。在患者情况允许时协助患者及早在床上开展肢体活动训练。对患者活动强度评估后,确定活动时间,患者的四肢练习伸展、弯曲和摇摆等动作训练,使肢体逐步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指导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重要性,针对患者情况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评估患者训练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利于患者提升训练的配合度。
早期床上功能训练除主、被动肢体活动外,还要配合踝泵运动、安排患者穿静脉曲张袜、足底泵治疗等方式,能有效预防形成深静脉血栓。在床上安排患者抬臀训练,对患者双侧足三里、合谷穴进行按摩,安排患者情况允许下及早下床活动,能明显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3)舒适化护理。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及早进食、活动,能利于患者及早出院。康复期患者生理指标、身体机能逐步恢复正常,在此期间加强康复训练,指导患者了解注意事项。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开展心理干预,关心和鼓励患者,使患者可以倾诉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需求,才能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同时为患者提供饮食干预,术后及早安排患者恢复进食,指导患者正确饮食,了解术后早期活动的意义,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三方共同努力,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按恢复情况及时调整计划,才能利于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理舒适度。通过生理、心理多方面的干预,可以为患者全面康复提供保障[5]。
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 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共8 个维度,每个维度总分100 分,得分高代表健康情况好[6]。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个人护理能力进行评估,评价维度有4 个,包括疾病掌握水平、自我概念、责任感、护理技能,每个维度以得分高表示护理能力强。
记录两组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包括感染、肠梗阻、深静脉血栓等,将这些并发症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做统计学分析。
数据SPSS22.0 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t 值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对比(,分)
表1 生活质量评分两组对比(,分)
组别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精力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观察组(n=21) 56.82±13.96 45.38±11.26 47.46±12.89 63.04±16.98 53.98±12.27 60.18±15.87 65.47±13.87 55.32±11.46对照组(n=21) 48.02±13.14 36.25±10.87 33.24±11.96 52.26±16.28 41.96±11.45 49.06±14.22 56.39±13.14 44.74±12.23 t 2.103 2.673 3.705 2.100 3.282 2.391 2.177 2.892 P 0.041 0.010 0.000 0.042 0.002 0.021 0.035 0.006
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价,观察组各方面自我护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自我护理能力组间评分(,分)
表2 自我护理能力组间评分(,分)
组别 疾病掌握水平 自我概念 责任感 护理技能观察组(n=21) 21.35±8.72 24.23±5.02 42.31±3.55 32.99±6.18对照组(n=21) 14.26±6.98 16.38±5.58 38.14±3.02 23.07±6.25 t 2.908 4.792 4.100 5.171 P 0.005 0.000 0.000 0.000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分析,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术后并发症组间对比[n(%)]
大肠癌临床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研究发现,术后易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生理、心理多个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大肠癌患者围术期要开展科学的护理干预,才能减少手术造成的应激性损伤,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快速康复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此项护理用于大肠癌患者围术期,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能明显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加速患者的临床康复。围术期常规护理工作针对术前肠道准备、进流食、留置胃管、术后排气后方可进食等方面开展护理服务。但是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恢复、并发症控制等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而快速康复护理更重视护理方式的完善和创新,加强围术期干预,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及早安排患者床上进行活动锻炼,利于患者身体康复[7]。
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在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后,SF-36 各维度评分明显更优。表明围术期引入快速康复护理内容后,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患者生理上、心理上多个方面的干预,为患者提供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管理,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帮助患者身心在围术期都能得到最佳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配合护理的积极性。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观察组引入快速康复护理内容,通过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针对患者多个护理内容进行强化管理,例如:疼痛管理、早期活动管理,多方面干预维持患者身心在最佳状态。及早安排患者接受早期床上主被动训练,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有效控制深静脉血栓、感染和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对病情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8]。
综上所述,大肠癌围术期患者予以快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