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琪 孔洋溢 刘 念
(上海报业集团东方网创新研究院,上海 200030;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 201620)
哲学家罗素曾说:“人生而无知但非愚蠢,他们是被教育教蠢的。”(Men are born ignorant,not stupid.They are made stupid by education.)为什么会有“愚蠢教育”?科学家爱因斯坦给出了答案,他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你以爬树能力来评断鱼,它将一辈子相信自己是笨蛋。”(everybody'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教育家陶行知也曾坦言:“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综上所述,把人变蠢的教育,主要归因于“单一无个性的评价标准”和“理论实践相脱离的教学方式”,显而易见的对策就是“因材施教”和“知行合一”。“因材施教”是过程方式,“知行合一”是结果目标,问题是“如何开展因材施教,如何达成知行合一”。
本文结合笔者于2021到2022学年开设的《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①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视觉学院新媒体学院院长汪建强、书记唐余琴的支持和信任下,笔者为广编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这是一门跨两学期的专业主干课和必修课。作为紧扣当下全媒体传播生态的实践操作型课程,该课程也成为实训教学的典型载体。课程积极融合O2O的线上线下渠道,在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中,摸索形成“六位一体”教学法。的教学实践,以体现“知行合一”教学目标及“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教育方法为研究对象,分析基于O2O(Online To Offline)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实训教学”是指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2022年春季上海遭遇新冠疫情,网课成为课程开展的主要渠道,也带来了O2O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的契机。
图1 “六位一体”教学法的模式框架示意图
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六位一体”教学法,是通过构建实训导向的生态化学习场景,以“知行合一”为一体化教育目标,将师生关系设定为“教练和队员”两类身份,反复强化“表达自己—适应角色—赞美同伴”三种练习,通过“激发参与感的业务实操课”“提升获得感的业界认知课”“增强体验感的模拟场景课”“巩固认同感的新闻理论课”这四大教学模块,完成“目标(诉求共识)—任务(问题解决)—角色(关系协作)—舞台(场景应用)—自信(评价导向)”的五道步骤,最终实现具备“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六项成果特征[1]的教学模式。
“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六位一体”教学法的结构主轴。其中,“知行合一”侧重对应教学法导向层面的目标、身份和练习,“因材施教”侧重对应教学法实施层面的模块、步骤和特征。
《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全面实践“六位一体”教学法,在育人导向和课程目标的设置上,第一学期通过学生分组协作的方式,循序完成进阶性的系列实操任务,以实训习得全媒体采写方法和经验;第二学期根据每个同学的不同特点和擅长,为个体提供全媒体新闻采写模拟实战的展示机会,开拓视野、释放潜能、增长心智。
以“知行合一”为一体化教育目标,是实训教学的行为属性所决定的。“知”和“行”的主体是同一个,目的是同一个。“知”包括因客体认同而获取的“闻知”,也包括因主体体验而获取的“行知”;“行”包括基于实用主义而验证未知的“践行”,也包括基于经验主义而展示已知的“循行”。由此可见,“知行合一”是建构在“学得”和“习得”两个交替阶段上的认知一体化;以此为教育目标的实训教学,本质上是构建实训导向的生态化学习场景。
课程实践中,各项实训任务都采取“以练带教”的方式。第一学期将学生分组成立若干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各组依循所属公众号的受众定位、内容风格、运营策略等自我设定,依次完成定向人物采访、定向主题采访、不定向人物采访和不定向主题采访等四个校内外专题任务;学生根据角色分工,全程参与全媒体的新闻采访、视音频图文创作、新媒体流量运营和渠道沟通。每个任务采取“先实践后讲解”的实训模式,让学生自主发挥后进行归纳点评,并穿插讲解消息稿、通讯稿、人物专访、人物群访、会议报道、新闻摄影、版式编排、病毒链传播等全媒体新闻采写技巧。
重构师生间的关系和身份认定,是实训教学的目标属性所决定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在《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实训教学中,依据结果导向的行为逻辑,根据课程一年期的目标要求,提升实训中师生共同的目标感,将教师的身份转化为“教练”,将学生的身份转化为“队员”。教练的职责设置为三方面:1.提供梯度课程,并在课程中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方法;2.提供训练环节,并让队员通过反复训练来巩固技能;3.纠正学习偏差,并让队员在共同目标实现中得到价值反馈。队员被要求在阶段时间内和共同目标下,通过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一系列进阶任务,实现自我潜力的发现、自我特征的获悉、自我空白的弥补、自我擅长的优化,最终具备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领域的通识和擅长。
实训教学中,师生身份的转化也重构了师生关系[2]。原本的“老师-学生”关系建立在课程前提下,有课才有师生,安排的课程是师生关系的载体;新的“教练-队员”关系则建立在目标前提下,完成任务是教练与队员的共同目标,一致的目标是双方关系的载体。这就促使师生关系中原本教与学的“对面站位”,转化为类似通关游戏中修炼与辅导的“一致站位”。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化的心理暗示,对00后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内驱力激发效果和共情效应,在课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新闻采访和写作”作为紧贴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具备理论联系现实的强实操性;向学生提供针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体验,是实训教学的核心构成。《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在思政元素的基因融入上,设置了四方面要求:一是在新闻实训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演练传媒人的素养和操守;三是在团队协作中,体验责任感和人际沟通;四是在课程学习中,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及反思。具体到实训教学中,演化为三种习惯的反复强化:表达自己—适应角色—赞美同伴。
第一、“表达自己”在课程实践中贯穿始终。一方面,反复训练学生对自己作品和意愿的准确表达,形成自己的阐释风格;另一方面,不断练习对自己关注和疑惑的大胆表达,形成自己的提问技巧。比如,课程第一节课就要求刚入学的新生,以出席记者招待会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并接受大家提问;此后每次分组任务都要求各组轮流安排队员以发布会路演方式介绍任务完成情况,并回应大家点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主题为《我是谁:一场关于自己的发布会》,全程在视频网站BiliBili(后简称B站)直播每个人(包括老师和学生)5分钟脱口秀,结束后全体投票并举行颁奖仪式;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主题为“我对话疫情中的我”访谈视频及节目海报,22位同学在五个小时的首映会上,展示作品并阐述导演手记,大家彼此建议后票选出金银铜奖(图2)。两次考试紧扣“表达自己”,第一学期采取“发布自己”为主题的脱口秀,难点在于学会当众自嘲的自信表达;第二学期采取“对话自己”为主题的视频与海报,难点在于学会深刻自省的反思表达。用全媒体手段,完成对自我的观察和采访,锻炼的是新闻采访和创作的视角与表达,也是对疫情特殊时期的自我状态反思与剖析。
图2 两次期末考试:线上脱口秀和线上首映会
第二、“适应角色”在课程实践中有的放矢。第一学期强化“岗位角色”,同学们抽签分组成立若干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每组设主编、写手、视觉、运营四个岗位角色;首次以抽签组队,半程任务后各组岗位重新竞聘(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团队构成及跳槽选择)。第二学期强化“人设角色”,在模拟艺考生面试的任务中,同学们分组扮演考生、考官、校长、记者和家长五种角色,重温改变人生轨迹的校考历程,展示同一事件中的多个叙事角度,也检阅自己近一年的学习所得和成长体验(图3)。
图3 同学们分角色线上模拟校招面试现场
第三、“赞美同伴”在课程实践中养成习惯。不论是在线下现场教室中,还是在线上视频会议里,课上总会有频繁的掌声和喝彩。同学们的每次当众表达,都会得到全场的掌声鼓励及不同方式的建议肯定;每次任务后的发布会上,也会设置现场推选最优的投票环节和获奖者的表演环节。这些有意识的环节设置和引导性的行为强化,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和聆听身边同学的精彩,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鼓励,还是对放飞创意的松绑。值得一提的是,00后基于互联网弹幕评论的使用习惯,会潜移默化形成围观式的群体性意见表达;创造良好的意见氛围,有助于学生实训行为的顺利开展。
《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课程设置紧扣“因材施教”展开,立足于强化实训教学的参与感、获得感、体验感、认同感,形成“激发参与感的业务实操”“提升获得感的业界认知”“增强体验感的模拟场景”“巩固认同感的新闻理论”四个模块。O2O实训教学实践中,第一学期以团队为单位,通过线下项目任务来完成;第二学期以个人为单位,通过线上课程任务来完成,分阶段梯度实施。
一方面,基于线下教学的实地采访,课程中组织同学用全媒体报道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在校内开展不定向人物采访,主题为“食堂的你”,自主发掘身边熟悉人物的背后故事;在校外开展定向主题采访,观展并群访“不准停电”科技艺术展策展人,报道公众活动的台前幕后。同学们的作品包含了图文视音频等全媒体元素,不仅得到艺术展主办方的高度认可,推文甚至带动了被报道食堂摊位的生意。另一方面,基于线上教学的联屏共享,课程中要求同学以《疫情日记》为主题创作短视频,对疫情封校期间生活进行报道和记录。同学作品涵盖自述、跟拍、对话、表演、说唱、3D动漫、原创乐曲、媒体节目模仿等手法,最终票选出的最佳作品收录进广编专业微信公号推文《要艺不要疫,隔离期的第二人生》,视频浏览量超过2600。将新闻业务实操与“路演发布+交互问答+逐一点评”的教学模式相结合,能更大程度激发同学们的全程参与热情和多角色参与感。
全媒体平台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融合形态层出不穷,通过线下教学的实地参观报道和线上教学的视频会议平台,“走出去请进来”[3],一方面组织同学们以实习记者身份参与2021国际智能制造大会等重大会议报道,并有机会专访中科院院士;另一方面广泛邀请全媒体相关领域的业界前辈和领军人物,在线与同学们交流最新的业界实践和发展趋势(图4)。
图4 同学们为业界认知课部分嘉宾设计的课程海报
东航空难发生后,邀请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原主编林天宏以《大事件中的小视角》为题,讲解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模式,课上同时分析公共事件下的受众心理和舆情特征、机构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运营模式差异、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同心圆模型等。为梳理全媒体发展史,邀请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节目原主编汤颋以《传媒百年风华:大洋两岸一席谈》为题,讲解百年来传媒形态的演进及中美社交媒体的传播形态对比,课上同时分析不同阶段媒体的内容模式、传播机制和发展方向。围绕广编职业前景和行业发展,邀请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陈婷和广告导演汪丹妮,共同讲解广电行业、广告行业、影视行业的用人规律及综艺节目制作的市场导向、共情营造、人员选拔和沟通技巧等。
课程中构建基于全媒体新闻实践的模拟场景,被同学们戏称为“剧本杀”。充分挖掘线上教学的多媒体方式,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课上先后组织了校招艺考面试和时事访谈节目等模拟场景(图5),让同学们在不同的角色扮演和场景复原中,体验不同的观察视角和立场[4]。俄乌战争伊始,组织同学们模拟经典访谈节目《锵锵三人行》,讨论当下乌克兰局势,并在B站上直播。访谈中,同学们分别扮演访谈嘉宾、摄制组、编导组、现场观众及弹幕网友;结束后,结合表现专题讲解访谈节目的咨访关系、座位调度、镜头运用、平衡控场等知识点及国际时事报道的新闻立场。同时,课程中也会频繁引入“选题策划会、创作比稿会、模拟提案会、新闻发布会”等全媒体新闻业界场景,增强职业身份的体验感。
图5 线上线下直播模拟时事访谈节目场景
借助在线教学的资料展示优势,课程中多次用当下最热门、最鲜活的全媒体案例来透视背后的新闻理论,让同学们从专题解读案例中把脉规律,看见趋势。比如以自媒体人灰鸽叔叔(第一财经广播原新闻总监李晖)在疫情期间的原创自媒体《鸿发早知道》为例,结合他本人亲口叙述,在线分析自媒体新闻策划的基本步骤、操作路径和评价方式,探讨传统新闻理论中“新闻五特性”在当下的新应用。同学们课后的学习体会也交由李晖本人批改并择优推荐,形成即时反馈。又比如,以00后喜欢的B站《失意者联盟》访谈节目为案例,探讨新闻人物采访的基本原则和创新模式,分析人物访谈中的主题线切换、场景化共情、多人称叙述、纪录片形态等创新手法。此外,通过跟读讲解的方式,配合当下新闻热点,在线探讨“去中心化”的媒体价值、元宇宙与媒介定位等前沿性话题。
根据一学年《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的课程实践,将“六位一体”教学法在O2O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归纳为五道实施步骤:目标(诉求共识)—任务(问题解决)—角色(关系协作)—舞台(场景应用)—自信(评价导向)。
关键是教学目标(对教师而言)与教学诉求(对学生而言)的共享与共识,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课程实践中,第一堂课就征集同学们对本课程的目标诉求,统计归纳为四类:A.主题短视频实操;B.分场景模拟实操;C.新闻采写理论讲解;D.新闻视角下的社会认知。结合教学目标,根据同学们的学习诉求针对性匹配设计课程模块。目标阶段要让同学们自主思考“想学什么”,激发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公开表达和讨论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并达成师生共识;此举有助于构建起学习自发性和自觉性的“隐性契约”,也有助于强化学生们学习的目标感,明确学习的路线图,为因材施教的实训教学开启“自动开关”(图6)。
图6 第一堂课上同学们对课程的学习目标予以现场投票
关键是设置具有问题导向的进阶任务序列,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的过程中形成获得感和成就感。00后这代学生在成长经历中有着强烈的网游记忆,游戏化的任务通关过程容易激发同学们的挑战欲和投入度,尤其增加了公会(游戏术语,一种玩家组织)组团式的竞争意味。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任务设置必须事先明确游戏规则,老师以教练身份要带头全程尊重并维护游戏规则,适时给予参与游戏的队员们以公平公开的指导。任务本身的梯度难易也将构建起队员成长序列。
关键是角色设置必须是现实社会中角色的投影,协作关系也必须是现实社会中关系的投影。实训教学的分组角色或个人角色都对应在实操任务和模拟场景中,才能强化实训过程中的职业身份心理暗示。比如分组角色中,不仅要明确主编的责权利统一,明确写手、视觉和运营的岗位分工和职业要求;而且要设置团队随机组合和岗位竞聘跳槽等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变量。又比如艺考模拟中,记者角色根据所属的校外媒体和校内媒体而不同,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媒体定位和运营特点等社会综合现实因素。
关键是增加场景体验的实操价值,充分考虑O2O的线上线下场景特征。场景体验方面,不要关门“扮家家”,而要开门“真人秀”。比如在综艺节目的课程任务中,根据线上教学的场景特点,邀请东方卫视独立制作人给同学们模拟真人秀节目的选人环节,每位同学以“1+x”公式介绍自己,老师和嘉宾以评委视角逐一点评并给出调整建议,同时穿插讲解公域和私域话语场中的沟通法则等。这个课程任务分两次,原本三小时的课足足上了七个小时,同学们大呼过瘾之余,也为将来到东方卫视节目组实习建立起了“绿色通道”。
关键是教学过程中对同学表现的及时反馈,以及阶段结果上对同学成长的多元评价[5]。比如在新闻海报任务中,22幅学生海报涵盖了摄影、后期、插画、漫画等手法,充分展示了每个人的自我认知和才华特长。第一次作品路演采取“自我表达+同学点评+老师建议”的伴随式指导方式,同时穿插讲解新闻海报视觉化的三元素,可视化配色及字体规则、海报“画中有话”的授受博弈原则等;第二次作品展示则采取“自我表达+同学投票+老师点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同时专题解读50多幅专业媒体的新闻海报,作为案例对照。近四小时的在线课,同学们全程吸引其中热烈参与,表示这堂课更像个在草坪上或酒吧里的分享派对,彼此袒露对自己的洞察和对别人的欣赏。
“六位一体”教学法在《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课程上的实践,呈现出“精准、个性、优化、协同、思维、创造”等六项结果特征。
第一“精准”,包括教学“目标—实施—评价”全过程的精准制导。针对有目标感的实训教学,开展精准配置的课程任务;对于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精准对应的教练服务;在此基础上发展深度场景化学习,打造支持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生态,配以多元化测评,以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第二“个性”,个性化学习的设计可分为八个环节:学习环境设计、学习干预设计、学生适需服务设计、学生动态分组、课程设计、优质教学设计、目标设定与学习跟踪、形成性评价设计。每个环节都紧扣“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来设计,以提升个性化教学实践的实用价值。
第三是“优化”,不仅包括教学流程再造的优化,如课程任务的进阶序列调整和课程资源的介入调整;而且包括教学方式持续迭代的优化,产生基于学生效果反馈的“敏捷教学系统”。根据O2O的复合渠道,线下教学注重同一空间中的同场竞技,线上教学注重同一时间中的个体反馈,构建功能互补的“无边界课堂”。
第四是“协同”,包括“内部协同”与“外部协同”。“内部协同”是基于实训模拟业务关系内的人际协同,包含目标导向型与机会驱动型;“外部协同”则基于实训任务对象、实训资源对象等更广泛关联关系的人际协同。这些协同本身的历练,是实训教学成果的重要组成。
第五是“思维”,涵盖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审辩思维等经典思维,也涉及系统思维、设计思维等新态思维。经典思维与新态思维的交集是“价值思维”,价值思维可以升华为“指数思维”,也可能堕落为“零和思维”,如何促进价值思维正向转化,实训教学的评价机制起到杠杆作用,甚至是指挥棒的作用。思维方式,是实训教学课程的副产品,却也是体现更深远价值的核心成果。
第六是“创造”,可理解为“能力增值和价值观实践的美好体验”。世界经合组织在《学习框架2030》中阐明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实训教育中的场景化、模拟态、角色性、任务型,都在为能力增值和价值观实践提供载体平台。通过实训教学,使同学们对全媒体新闻采访和写作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有工匠之心且传承与创新皆备,善于内省与反思,坚持努力有韧劲,崇尚自由但遵循一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