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制度对肺心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2022-02-24 09:13仇娟芸
人人健康 2022年27期
关键词:肺心病分层护士

仇娟芸

(甘肃省灵台县人民医院 甘肃灵台 744400)

引言

肺心病因其病程长,易复发,对病人的心、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不及时治疗介入,易导致心衰及其他并发症[1-2]。提高肺心病的护理质量,已成为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点,但是对医护人员也造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3-4]。为促使护理工作人员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护士的分层管理模式发展,本文在此背景下以肺心病为研究对象,分析分层管理制度效果,为今后的肺心病护理提供相应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0 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共90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人,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设1、2、3 级分层护理。3 级得分>30 分,为严重冠心病,属于需烦琐照顾的患者;2 级是得分在21-30 分的冠心病患者,病情平稳,但是生活不能自理,有慢性疾病或是年老体衰的患者;1 级得分为10-20 分,属于生活能正常自理患者。

1.2 纳入标准

肺心病的诊断标准: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或模糊,肺部听诊可闻及湿 音;患者满足CT辅助检查的标准。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宣传护理基础知识等。

观察组:实行不同分层下的护理措施。

1.3.1 护理体系。研究组开展分层次护理:创建分层次护理工作组,包括小组长、实行护士及助手护士。小组长为该科护士长,对护理工作进行督查;义务护士由护师工作人员担任,承担实际操作宏观调节;实行护士由部门主管护师担任,对患者开展基本护理干预;助手护士由工作经验较少的护士担任,承担帮助实际操作护士开展基本护理的工作。护理人员分布特征:慢性级别患者应当由从业1 年以上职业大专护士担负;普通级别患者由非专科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并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护士。定期培训各层级护理,制定考核标准,定期考评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准确评估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1.3.2 病情观察。对急性患者开展24 小时心电监护仪,不断对患者的吸气、脉率及其血压值、氧饱和度等数据开展动态观察及观测,留意体温变化。在患者供氧环节中,对他进行氧流量及含氧量的调整,然后进行外围氧饱和度控制。对慢性患者监测环节中,对其排尿量开展动态观察。对于患者患病期内发生的呼吸不畅等状况及时处理,要确保其呼吸系统顺畅。

1.3.3 心理疏导。对急性肺气肿患者病案,通常存有一定程度的害怕、心烦、焦虑情绪等不良心态,若患者精神压力比较大,非常容易对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因而,规定护理人员与患者开展更多的联络和交流,给予患者鼓励和支持。与此同时向对方详细介绍救护取得成功的病案,提高其自信心,让他们能够保持乐观心态,积极主动地与医护人员合作。对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人员必须与其亲属积极沟通,使亲属对患者多给予照料。并及早发现患者发病初期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提升心理状态抚慰和看护,减少患者的无力感、寂寞感。对危重症患者,正确引导其亲属对患者开展宽慰,降低患者因经济负担而引起的担忧,清除患者的顾忌[5]。

2 评价指标

2.1 护理质量评分

选用医院设计制作的护理品质评分量表作出评价,信度分析0.913,区分效度0.875,收录本次研究的护理专业能力、病房消毒及管理、护理公文、健康教育知识与宣传策划5 项,每项5 题,每题20 分,满分100 分,并且每个单项内容都是从得分情况进行分析、总分值的评定等。

2.2 护理满意度

使用本院自编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分析。5 项共包括10 题,采用Likert-3 级计分法,0-2分表示不满意。评分越高,表明护士对患者的需要理解得越充分,即显示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总分为20 分,15-20 分表示满意,6-14 分表示一般,0-5 分表示不满意。

2.3 负性情绪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评价。每个量表包括20 项,每项1-4 分,得分高,说明患者焦虑不安、抑郁情绪越严重,SAS 总分大于50 分说明患者存在焦虑状态,SDS 得分大于53 分,说明患者有抑郁状况。同时,实验组按常规护理加心理治疗方式护理,对照组实行普通治疗方案,两组在实施不同措施前后进行对照观察,以探讨其效果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症状积分相对较低,说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良好。另外,经过治疗前后两组间对比观察,其结果表明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组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调查发现:介入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均明显改善,但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不同幅度的提高;与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介入一个月后,SDS 评分较干预前低,有显著性差异。

3 统计学方法及结果

采用SPSS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给予计数资料的χ2检验,计量资料经t 检验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量表各项目得分和总分值计算出总分。具体统计结果为:

3.1 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估

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评估

3.2 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完成后,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总分为64,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为8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7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80,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此种结果可以显示,当住院时间及病房条件都比较优越的患者得到照顾,推进护理工作完善,加强患者关怀,对不同患者采用分层护理形式,对于病程较长、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可给予一定程度上的照顾,如陪护或增加日常关心等。同时要做好和其他部门的交流和心理疏导,从而较好地促进疾病的改善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有效防止疾病复发,确保医疗安全。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3.3 两组护理并发症统计

观察组有1 例患者出现感染并发症,对照组高血压患者1 例,肌肉痉挛者1 例,感染患者2 例,两组患者都没有死亡病例。结论: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如未及时处理,易使患者血压增高,诱发各种疾病,因此,需加以重视,积极防治。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并发症统计

3.4 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估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及躯体疼痛情况,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与精神健康以及其他各生命质量得分的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生理机能进行分析,生理职能及躯体疼痛情况、一般健康状况及其他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身体状况

4 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对肺心病护理质量的影响,冠心病患者有心悸、胸闷等不舒服的表现,容易产生焦虑和其他负性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能力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将分层护理应用于肺心病患者中,探讨该方法在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方面的效果。同时本文还发现,与未实施干预相比,实施分层护理组的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未予干预者。另外,实施分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肺心病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的深度,增强了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这一结果表明在介入分层护理之后,分层护理干预能提高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可知观察组患者接受了健康教育,了解对肺心病的原理,对治疗目的、方法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医院为之说明了有关注意事项、可发生的并发症、坚持重视治疗、开展日常生活指导等,增加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5 结论

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更加提升科室的管理水平。从事临床工作时,医护人员需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紧张与不安情绪。对肺心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分层护理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解除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促进疾病康复,促使其尽快回归社会。

猜你喜欢
肺心病分层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中医综合治疗对肺心病缓解期近期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