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 李爱华 崔雅楠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酸雨等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环境会计这一概念随之出现,由于传统会计没有把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没有提供企业生态效益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消除环境被破坏的必然要求。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与应用都非常重视。张淑惠(2011)以沪市上市的9个行业的34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企业国际化程度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建议企业管理层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管理监督机制。李秋(2012)则指出:应当根据公司规模的大小,选择科学合理的披露模式。若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大,可以采取独立报告的模式;若公司的总体规模较小,那么可以采用补充报告的模式。高凯丽、程勇、李晗(2013)统计整理了十余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文献,其中有近四成的文献认同采用独立报告的方式披露,有一成的文献认同补充报告的形式披露,其余五成文献对于采用独立报告还是补充报告形式保持中立意见。赵海燕等(2018)以115家钢铁上市公司年报、附注说明及其环境责任报告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环保机制实施与环境信息披露具有显著同向性。刘坤(2019)等对云南省20家主板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上市公司的负债程度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正相关,同时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完整性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正相关。2020年王晨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面,主要有:其一,企业的相关概况。包括企业的基本介绍,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营模式以及生产发展对于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二,环境会计要素。关于环境会计的构成要素,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三要素论、四要素论、五要素论、六要素论。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综述,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1.企业经营发展需要相关信息。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主体,是一个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组织,其盈利和发展离不开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环境活动作为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每一项业务环节中,这就需要经营管理者必须了解相关技术及产品等对环境的影响。重视环境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首先,经营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对企业相关的环境业绩做出合理评价,对环境工作成效进行检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能力;其次,对于“外向型”企业来说,若想在国际上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减少相关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加强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加大无污染或少污染技术的研发,提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2.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需要相关信息。随着公众对环境关注度的不断增加,环境会计信息成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环保情况的渠道。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人、金融机构、国家管理机构等。投资人是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关注者。首先,出于对所投资金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考虑,投资人必须关注企业环境活动对经营活动和盈利水平的影响;其次,投资人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企业环境绩效,更看好那些具有环保意识和承担环境责任的企业,这也就增加了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需求。银行等金融机构现在已经把企业的环境问题引入到其基本的业务活动中。银行在对企业发放贷款时,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必须全面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环境问题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负债,将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作为是否贷款的相关依据之一。国家管理机构作为资源管理者,将资源有偿或者无偿提供给企业使用,就有权了解企业资源的利用情况和对环境的影响情况,所以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是理所当然的。
3.国家的发展需要相关信息。首先,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政府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而有利于环保部门对企业环境问题的监督和惩罚,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秩序,提高我国的环境质量;其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加强对经济主体的考核,通过对企业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支出、环境收入等内容的核算,政府可以更好地确定经济主体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考核其对社会的贡献度;再其次,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利于国家解决经济指标失真等问题,目前不少国家把GDP修订为扣除环境损失后的GDP,这样增加了指标的准确性,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1.披露方式不统一。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披露方式没有统一。我国并未颁布相关准则或制定相关制度来规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规范方式,这导致上市公司在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时随意性较大,有的公司是通过年度报告披露,有的公司是通过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导致信息比较分散,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查找相关资料。同时企业可以随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多数企业选择在年度报告中随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使得该信息没有可比性,增加了研究者对相关信息的研究难度,不利于公众对上市公司的环境影响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也不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监管。
2.披露内容过于简单,缺乏重要性。大多数上市公司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只停留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政策或关注环境政策的声明;二是与环境相关的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比较容易获取和计量的,并不能反映公司花费在环境方面的支出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情况的影响。公司一般只披露对自己有益的环境会计信息,像支付环境罚款这类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公司往往选择隐瞒,使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缺乏重要性,外界无法真实了解企业情况。最典型的就是许多公司选择在董事会报告的社会责任部分写“不符合国家标准中的重环境污染企业”。可见,我国多数上市公司没有真正重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不能发布一份独立的具有诚意的环境会计报告来详细披露相关信息。
3.公司自主披露程度低。尽管在政府的强制要求下,很多重污染企业都进行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但是披露的内容较少,缺乏有用性和时效性,往往不能起到监督企业环境活动的作用。同时仍然有许多公司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下,选择不披露相关内容,这导致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总体自主披露程度低,主动性不足。
4.对所披露的信息缺乏鉴证和审核。目前,我国审计的对象仍然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报表,这就使得社会责任报告缺少第三方的监督,导致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总体上缺乏鉴证和审核。一方面,许多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诱导债权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往往操控所掌握的环境会计信息,掩盖真实信息;另一方面,有些上市公司为了减轻公众和政府的监督,采用粉饰相关信息的方式来欺骗利益相关者,而实际上企业的真正环境支出、环保政策等并没有达到自身披露的高度。第三方也主要关注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度还不高,进而出现了环境会计信息“搭便车”的现象,致使信息使用者不能辨别其中的真假,误认为全部是鉴证过的信息。
1.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法规的约束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体制建设具有主导作用。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诸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但尚未制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会计核算的相关准则,致使上市公司在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缺乏明确的标准,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随意性较大。
2.监管不到位。我国现有的环境保护监管部门虽然涉及众多,但这也导致了监管权属和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的出现。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常常出现职责交叉而导致的相互推诿责任情况。审计机构虽然是环境监管的主要部门,但由于缺乏可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审计时间有限等原因对企业的环境报告无法进行合理的审计,这也影响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自觉性。同时,社会公众也没有很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媒体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关注度也不够,对重污染企业没有形成舆论压力,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主动性。
3.利益相关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度不够。目前我国民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还不高,环境保护意识与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瑞士、新加坡等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国家的民众会自觉关注企业的相关环境信息,国内的一些组织机构也会自发地开展对企业环境保护情况的评价,起到了很好的社会监督作用。我国的多数民众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都不大关心,企业投资者也主要是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获得的利益,以此来作出投资决策,他们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上市公司的股东一般也只注重企业是否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短期经济利益。
4.环境会计人员匮乏。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的规范性披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发展,所以与环境会计相关的人才非常少。首先,高校会计相关专业开设的依然是传统财务会计课程,为社会输送的会计毕业生对环境会计的了解微乎其微;其次,由于我国没有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规范法律法规,这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人员无法得到相关的培训,对环境会计领域的核算和信息披露能力比较弱,对环境会计所包含的内容比较迷茫,没有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去应对所出现的环境会计相关问题。
1.健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国家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应联合研究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环境会计准则,为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提供规范,也为监管部门提供监督评价依据。其次,在制定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准则时,应区别公司规模的大小及行业的特殊性,选择科学合理的披露模式。再其次,应当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报告的模式,统一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和时间等信息。
2.加强政府和审计监督力度。政府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具有扶持作用,还要有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政府应设置相关部门,加强企业环保情况的专项监督;政府还可以与媒体联合,通过媒体宣传引起社会民众对企业环保信息的关注度,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制度引导鼓励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目前我国专业的环境会计信息审计人员还比较匮乏,尚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会计审计部门,为了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政府应该与审计相关部门共同商议,培养环境审计人才,建设专业化审计队伍,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污染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定期公布,促进企业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能力的提高。
3.提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度。为了提高公司的环保意识,政府应引导企业弱化利润最大化目标观念。首先,国资委应该在国有企业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增加有关环保考核指标。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制度对环保意识强、环保投入大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出台法律加大对环境污染超标企业的处罚力度。再其次,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引导社会和公众提高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度,与媒体联合加强企业环保宣传力度,还可以建立“企业环境会计报告信息网”,通过这个网站,使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快捷的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加强对企业环境保护情况跟踪分析,为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优惠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环境会计报告的关注和需求度,全面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以便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绿水青山。
4.注重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人员培养。首先,各高校应在会计学相关专业开设环境会计课程,重视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人才的培养,加强会计人才环境会计核算能力的提高,为社会输送环境会计核算和环境会计审计人才,以缓解这方面人才短缺的局面。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利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渠道组织专业师资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强环境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能力的培训。再其次,企业有关领导应该提高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重要意义的认识,为企业会计人员提供环境会计核算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环境会计人才是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主要承担者,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来促进相关会计人才的发展。
总之,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虽然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一方面政府要出台政策制度加以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的重视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舆论的监督。环境一旦遭到破坏,需要付出几倍的努力才有可能恢复,因此,全社会都要提高环保意识,而上市公司的环保问题在我国占有较大比重,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