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思荣 ,陈 豆,赵忠喜*
(1.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0;2.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5)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1]。作为药学及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天然药物化学,在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及中药创新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本文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课堂进行改造,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及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为中医药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天然药物化学是在学习药用基础化学、天然药物学课程后具备一定化学及药学基础理论与实验操作技能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作为药学专业核心课程,开设于高职二年级上学期。为培养中医药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制剂生产与检验等工作的专业人才[3],学生需要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基本技能,能胜任中药提取工、中药制剂检验工等相关岗位工作。
学情分析是制订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的必备环节,对我校2018级药学专业128名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学习药学专业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调查发现具有药学中职背景或高中理科背景的学生占62.0%,中职生动手能力较强,但理论基础(化学基础)较差;高中理科生虽无专业背景,但学习能力较强,化学基础较好。化学基础知识测试中,仅有不到30%的学生具有基本化学素养,能够自学本课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化学基础知识的补充,同时在小组划分方面注意强弱搭配,尽可能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天然药物化学采用传统两段式教学法,教学效果不佳。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以视频、动画、实物展示作为学习媒介,希望多操作、多练习,同时增加课堂活动,提高趣味性;希望4~5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任务;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希望通过多做题来掌握知识点(为考证做准备)。分析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希望通过活动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希望课堂变得有趣,但对自学、翻转课堂、考试等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因此,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要注意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
学情调查结果显示,天然药物化学急需进行教学改革,应通过多种形式让课堂变得有效[4],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同时与执业资格考试对接。
根据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针对就业岗位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确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专业技能,对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课程评价方案进行调整。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组织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课程教学贯彻学以致用原则,采取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分组收集整理资料,团队合作完成项目,最后上台展示。教学成果检验环节注重学生实践成果的汇报展示,利用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题库进行考核,使学生具备天然药物化学基本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职业能力。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出发,使教学内容更符合现代中药生产企业岗位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中药专业职业教育特色,突出职业性,增强岗位适用性。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
3.2.1 认识天然药物的发展和开发路径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了解现代天然药物开发路径。
3.2.2 常用提取分离方法及设备 该模块主要为后续具体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讨论、比较学习、操作等,让学生掌握常见提取分离方法及设备的使用。
3.2.3 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 选取常见的8类天然活性成分进行学习,每类成分均以某个或几个确定的成分为主线,让学生分析设计、实施提取分离方案。遵循认知规律将8类活性成分(项目)按照根据给定方案完成项目→教师引导设计方案并实施→自主设计并实施、分析物质性质→分析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的顺序进行操作,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分离、鉴定能力。
3.2.4 天然活性成分开发 以某公司拟开发一款大健康产品(以天然活性成分为主)为项目,要求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产品开发的可行性报告。该项目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对其今后从事中药提取、药品检验、药品营销等岗位工作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拓展学生职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见表1、2)。
表1 教学内容模块划分与功能
表2 各项目情景设计与知识、能力目标
传统评价机制无法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无法通过考核促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对课程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进行调整。
考核方式:从知识、技能、素质3方面进行评价,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理论考试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强化过程性考核,项目结束时进行阶段性评价。线上线下考核相结合,将线上学习行为与线下操作情况共同纳入评价体系,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要求对理论部分进行考查。
考核内容:依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卫生类药学人员“三基”要求,基本知识(应知)考查以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点为主要内容;实践技能(应会)方面重点考查学生基础操作,同时考核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拓展考核内容为汇报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解构原有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体系,重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采用“任务驱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根据学习认知规律先培养兴趣、再掌握技能,之后由易到难完成项目。学习第1类活性成分时,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活性成分的基本知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提取分离线路进行操作,认识和了解天然活性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整个过程;学习第2~4类活性成分时,由教师指导学生设计提取分离方案并实施;第5~8类成分则由学生自主选择提取分离线路和方法,完成项目后汇报,通过撰写活性成分开发可行性报告的方式拓展综合应用能力。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需要学生自主思考,最终完全掌握。
目前天然药物化学课程题库包括自建试题250道,2002—2019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真题480道。通过将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真题引入理论考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真题练习使学生基础更扎实,为今后参加相关考试奠定良好基础。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素质与能力相结合、考试与考证相融合。
目前关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虽然对项目做了划分,但各项目间的联系与功能并无明显区分[5-6]。本研究重构了课程内容,在了解学生认知基础、遵循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各项目间的关系和功能重新定位,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得到了学生认可,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忙起来、学起来、想起来”,使课堂真正有效,进而培养具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推动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