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召松,李文昱,和梦鑫,王欣,程宇琪,许秀峰,沈宗霖
抑郁障碍(MDD)是自杀死亡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1]。研究发现,血脂水平可能影响患者的自杀意念或行为[2-3]。目前研究发现血脂综合指标如动脉硬化指数(AI)、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脂蛋白结合指数(LCI)相对单一血脂指标能够更好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及其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4-5];表明其可能更有利于反映疾病的某些特征。AI、AIP和LCI是一类在传统血脂指标基础上建立而来的血脂量化指标,能够更加全面、灵敏地对血脂进行综合评价[6]。经昆明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探讨MDD患者血脂及血脂综合指标与自杀意念及临床特征的关系。
1.1 对象
MDD患者来自2011年12月至2014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纳入标准:①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MDD的诊断标准,由两名主治及以上级别的精神科医师使用DSM-IV轴I诊断用定式临床检查手册(患者版)(SCID-I/P)进行筛查;②首次抑郁发作,未接受任何方式的抗抑郁治疗(包括不规律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18分;④年龄18~60岁;⑤病程≤12个月;⑥体质量指数(BMI)为18.5~24.0 kg/m2;⑦患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包括炎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当前或者既往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有脑外伤者;③合并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或目前存在精神病性症状者;④有物质滥用史者;⑤目前正在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经颅磁刺激(TMS)治疗或系统心理治疗者;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根据HAMD-17条目3“自杀”的评分≥1者归自杀意念组,否则为无自杀意念组[7-8]。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由两名经过培训的精神科研究生对入组者进行姓名、年龄、性别、病程、身高、体质量等一般人口学资料采集;由1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师完成HAMD-17等量表的评估。
1.2.2 血脂水平检测及血脂综合指标计算[5]抽取入组者晨空腹静脉血,由本院医学检验科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血脂综合指标计算:①AI=(TC-HDL)/HD;②AIP=Log(TG/HDL);③LCI=TC×TG×LDL/HDL。
2.1 入组者分组及一般情况、HAMD-17评分比较
共有122例首发MDD患者纳入研究;自杀意念组94例,无自杀意念组28例;两组年龄、性别、BMI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自杀意念组HAMD-17总分、体质量、认知障碍、阻滞因子分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0.05或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HAMD-17评分比较例数/M(P25,P75)]
2.2 两组血脂水平、血脂综合指标比较
有自杀意念组血清TG水平及LCI明显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MDD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2.3 血脂水平与自杀意念及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TG水平与HAMD-17条目3得分呈负相关(r=-0.221,P=0.015),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r=0.238,P=0.008);血清LCI与HAMD-17条目3得分呈负相关(r=-0.260,P=0.004),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r=-0.192,P=0.034),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r=0.203,P=0.025);HAMD-17条目3得分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r=0.765,P<0.001),与阻滞因子分呈正相关(r=0.324,P<0.001),与体质量因子分呈正相关(r=0.219,P=0.015)。
近期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MDD患者血脂水平异常,且与抑郁程度有关[9]。本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的MDD患者血清TG水平明显低于无自杀意念组;与既往多项研究结果一致[7,10],表明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是MDD发病机制和自杀风险的共同生物学基础。本研究将血脂综合指标AI、AIP和LCI纳入分析发现,有自杀意念组LCI明显低于无自杀意念组,且LCI与自杀意念评分呈负相关;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11-12];表明血脂水平与MDD患者出现自杀意念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对于低血脂水平与自杀风险相关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袁勇贵等[13]发现抑郁症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与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而后者又可反映中枢神经递质的代谢水平;此外,研究表明脂质微结构参与5-羟色胺(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蛋白和受体信号的调节[14];国内外研究也发现血清血脂水平与中枢5-HT活性具有相关性[7-8],而5-HT活性降低又与自杀相关[15]。综上推测,有自杀意念的MDD患者由于体内血脂水平较低会影响脂质微结构对5-HT的调控,导致患者中枢神经系统5-HT活性降低,从而诱发自杀风险,但该假设需要研究进一步验证。
睡眠障碍是MDD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显示自杀意念越高的中老年MDD患者睡眠障碍越严重,并认为睡眠障碍是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16-17]。本研究并未发现有自杀意念和无自杀意念MDD患者之间睡眠障碍因子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却发现TG和LCI水平与睡眠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这与Syauqy等[18]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血脂代谢异常可能能够反映MDD患者睡眠障碍的程度,而其机制可能是失眠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过度活跃,进而导致患者血脂代谢紊乱[19]。
认知功能损害是MDD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有自杀意念的MDD患者的认知功能较无自杀意念的MDD患者损害更严重[20-21];本研究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近期Jia等[9]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脂质谱、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三者的网络,结果显示TC、TG和LDL水平与抑郁状态和认知功能呈负相关,表明TC/TG/LDL水平越高,认知功能越差。本研究发现自杀意念与认知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虽然TG和LCI两者在有自杀意念的MDD患者中较无自杀意念的MDD患者低,但是只有LCI与认知障碍因子分相关,因此LCI可能成为预测有自杀意念MDD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重要指标。
综上,本研究结果显示MDD患者有无自杀意念在TG和LCI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LCI与MDD患者的自杀倾向、认知功能以及睡眠障碍相关,表明LCI对于MDD患者的自杀意念、认知功能以及睡眠障碍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这也为进一步理解MDD患者的自杀意念、认知功能损害和睡眠障碍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依据。
血脂水平与年龄关系密切[22],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为18~60岁的MDD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影响;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纳入对象的自杀风险、认知功能和睡眠障碍情况仅依靠HAMD-17因子分进行评估,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偏倚;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血脂水平与自杀风险等临床特征关系需要未来扩大样本量、纵向研究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