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教育的融合

2022-02-23 23:56李明玉
现代英语 2022年23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政治

李明玉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一、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其他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国家意识为基础的思想工作和思想教育,是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人民施加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校学生继续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与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同时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习俗,不断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一门学科。由于大学英语教学语言及西方文化载体的特殊性,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有待加强、教学内容“重西轻中”、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2]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及评价中,教师更多地把英语的听说、阅读、写作作为教学和考核重点,对关于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学内容认识与理解不足,将思政内容或元素融入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以及技巧性还需要不断提高。因此,针对英语人才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将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实现对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和精神塑造,增强文化自信,推进英语教育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目的。

二、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这一课程,更应该渗透各个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中。[3]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忽视了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想道德观念、政治理念以及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和正确评价英美文学所传达的价值理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既承担着满足个体精神需要,关心、培养个体,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通过思想凝聚力量,推进共识,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整合。[4]这门课程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向受教育者传递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英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作用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人。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5]因此,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也需要在其他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内容,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英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辨性等特点,这和思政课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有很多的契合点。[6]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英语语言的魅力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陶冶,使学生在掌握语言运用技能的同时,可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并增强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看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材中阅读的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其部分主题与内容的主旨在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后,能与思想政治内容相衔接,有利于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内容或元素。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技能与思想素养同样重要,相辅相成,二者是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育的当前融合度分析

目前在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有关思想教育内容的融入情况不容乐观。一是部分高校虽开展过与思政内容相关的英语讲座或演讲比赛,但部分同学表示并没有参加过这种活动。这表明虽然部分高校教育者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和推广起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二是有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会加入适切的思政素材,例如时事新闻、国家领导人语录等,但在两者的融合程度、衔接以及教学渗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在讲授贺拉斯·曼运动时,应以当下的意识形态高度对当时这场运动进行再讨论,在分析作品时,一方面要结合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运动中的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站在文明互鉴的视角下分析对我国的影响以及在新时代这个背景下有何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如今的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在价值观引导方面还有待进一步重视和提高。由此可知,通过对两者当前融合度的分析,说明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与课程思政内容或元素的结合还存在一定困难。

三、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英语教学理念和内容缺失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英语教学没有秉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善用“大思政课”,着力构建立德树人的社会大学校、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课程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同时,又因为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即其内容大部分以母语为英语的西方国家为课程资源,这些国家的社会体制、教育形式与理念以及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与我国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有区别的。[7]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尤其需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在认可度方面,无论是高校教师和学生还是社会人员都更加关注的是英语证书、考试成绩、四六级,把英语人才的培养窄化为对语言技能的训练,成为一种工具,缺乏对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

其次,英语教育教学中所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足。从英语学科的资源来看,英语教材以及课外书籍的内容偏向于西方的文化,并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一定冲击。例如,西方的传统节日近几年在我国愈演愈烈,声势浩大的劲头甚至盖过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些节日有一定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向学生传递如何把握英美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与共性,学会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此外,大学英语考试的出题形式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单词以及语法的运用,内容的选择大多来源于英美国家的外刊文章。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知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切地融入一些时事热点、具体案例,例如,“全面建设小康”“脱贫攻坚”“党的十九大”等,一方面让学生去翻译掌握这些特有名词,训练其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工作生活中自觉讲授“中国故事”的情怀。

(二)教师融合意识弱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是一种师生相互配合的双边活动,教师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不仅要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自身的道德情操以及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学生,对学生学习态度、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教师通常把英语听、说、读技能的掌握以及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太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意识到大学英语课堂既是学生提高其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其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一条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思政内容结合的难度。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制约

首先,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机械,大多是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授的方法。这种方法一是不便于学生理解思政教育内容的真正意义,二是不利于给学生提供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讨论、进行实践的机会,学生没有参与感,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与反抗,达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学校教师没有充分用多媒体资源,这种现象在年长教师的课堂教学上更为明显,他们在观念上并不是十分认可多媒体对教学的帮助与支持,因而在实际操作上也显得力不从心。

四、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在英语教育教学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创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也应该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将培养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以课程为载体把学科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利用中西方价值观的共性和差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8]这要求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工作者以及教育学者共同探寻英语与思想政治教育最佳的结合点,构建一个大学英语课程同思想政治内容或元素结合的课程体系。

(二)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

英语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课堂角色的复合性。英语教师既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意识和极高的思想觉悟,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观点看待西方文化。只有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这一目的。更重要的是,教师也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鉴别各种西方文化思想,正确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防止西方国家文化思潮的强势渗透,培养文化自信。

(三)应用互联网工具,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科学地应用互联网工具,实现多平台、多渠道、多维度的思想政治内容的广泛传播[9]。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将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上插放由中国五洲传播中心和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联合出品的《鸟瞰中国》,让学生在欣赏祖国大好山河的美景,激发内心对祖国的热爱的同时,锻炼学生翻译中国特有名词和特色话语的能力。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其生动性、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师生之间的多种教学互动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双语的政策文件、思政新闻以及国家领导人讲话,积累英语形式的思政素材,实现由语言运用技能培养向育人的转换。

五、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融合需要基于深入分析教学材料的基础上,探寻两者内容适切的融合点。二者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英语”加“思政”,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内容,将国学经典、思政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涵采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入英语课堂教学。同时,英语教师作为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践行者,需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改变教育理念,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政治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