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锋,刘 洋
(射阳国投集团公司,江苏 盐城 2243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正是有了国有企业,才有了国有经济,才有了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国有企业大发展,文化是根本。企业文化既是“融合剂”,更是“催化剂”。打造富有鲜明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能在凝聚员工的同时激发国有企业责任感和创造力,提升其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除具备一般企业文化的特点,更由于其孕育的环境、承担的责任、呈现的方式有别于民营企业,而具有自身的特质。
(1)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应具备引领力。国有企业文化的引领力体现的是责任属性。国有企业在不断追求做强做优做大目标的同时,应当当好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主力军和引领者。新时代国有企业的使命赋予了国有企业文化的引领属性。一方面,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对内发挥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引导认知、凝聚共识,为员工提供方向和方法,引导员工自发遵从企业战略部署,确保企业整体运营的方向感和节奏感;另一方面,这个“引领”还面向消费群体,更面向民营企业、面向社会大众,通过外树形象,传播品牌,打造知名度,让外部知晓企业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整合企业所需的关键外部资源担负社会责任,形成“头雁效应”。就内容而言,国有企业文化的引领力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治引领。国有企业是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组织,更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其政治属性是根本属性。强化国有企业文化引领力,首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政治建设贯穿始终,持续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时时刻刻自觉对标对表,真正做到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为党争光,成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典范。二是价值引领。只有价值一致,才有认知、结构与行为的协调。国有企业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平时入手、从点滴入手、从活动入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入行,融入国有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打造全社会的“价值高地”。三是制度引领。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不断健全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形成制度化管人管事、管钱管物的常态;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健全企业文化保障机制,保证企业文化建设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成为全社会文化建设的标杆。
(2)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应具备聚合力。国有企业文化的聚合力体现的是价值属性。企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凝聚整合各种要素,才会成为高价值的集体。“聚合”,不仅是“物理变化”,更应该是“化学变化”。打造具备聚合力的企业文化,应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缔结思想纽带、情感纽带和物质纽带。围绕“灵魂驻足”缔结思想纽带。企业应该是员工灵魂所依,国有企业更当如此。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企业发展全领域、全方位、全环节,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特别要引导员工认知、认同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企业目标之中,在追求共同的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与企业同频共振、同心同德,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围绕“精神满足”缔结情感纽带。国有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出模式化、程式化的沟通误区,加强与员工之间的实地交流,与他们交心结友,为他们排忧解难,走进他们心里,真正尊重、信任和关怀员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围绕“生活富足”缔结物质纽带。聚合人心,物质是基础。国有企业应该构建公正的薪酬机制、科学的晋升机制和有效的帮扶机制,帮助员工解决好“票子、房子、孩子、位子”等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投身企业发展无物质之困、无家庭之忧,使员工发自内心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3)优秀的国有企业文化应具备穿透力。国有企业文化的穿透力体现的是效果属性。企业文化应该真正感染人、教育人,起到直击心灵、持久震颤的效果。国有企业文化的穿透力来源于建设过程中的针对性。思想政治工作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企业文化建设更需要搔到职工“痒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变革,企业职工的思想状况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变得愈加复杂。这就需要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时代特征、职工特质和企业特点,多做分众化与个性化工作,精准化推进实施。国有企业文化的穿透力来源于建设过程中的感染性。企业文化并不简单等同于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不能标签式张贴、口号化宣传,搞一些表面热闹的应景式活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将企业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等细化融入企业各项制度、流程、工作要求和行为规范中,融入企业与员工的互动关系中,融入平时的沟通交流中,融入每位员工的心理体验中,更多是无言的教育、无形的熏陶,是春风化雨般的润物无声,是长年累月的韧性坚持。这样才能持续发挥正能量,形成全员价值认同、战略共识和情感共鸣。国有企业文化的穿透力来源于建设过程中的仪式感。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感染性并不意味着忽视形式。相反,对一些必要的仪式,不仅不能取消,而且要长期坚持、创新提升。如重大节日的升国旗仪式会持续激发员工的爱国热情,新员工的入队(团队)仪式会强化其职业的责任感,每月一次的员工集中生日庆典会强化其家庭体验等。通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仪式活动,增强员工的职业自豪感、工作成就感、发展光荣感,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初衷。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少企业在实践探索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就国有企业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在突出弘扬“四种文化”。
(1)弘扬责任文化,彰显勇于担当的企业品格。国有企业作为政治和经济功能的混合体,兼有企业属性和公共属性。讲责任是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本质要求,也应该是国有企业员工的群体品质。具体讲,培育责任文化有三个路径:一是规范明责。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从公司高层到普通员工,每个单位、每个岗位都有十分明确的具体职责规定,进一步明晰各方职责,进一步理顺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使责任文化的外延更加丰富。从月度到年度,每个阶段都有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形成完整有序、纵横交错的“责任链”。同时,加强工作职责的贯宣学习,不断强化 “责任胜于能力”的理念,在企业形成“人人讲责任、人人知责任、人人尽责任”的良好氛围。二是敬业履责。打造一支爱岗敬业的团队是弘扬责任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习惯性把国有企业当作“体制内”,有的企业仍然存在“吃大锅饭”,部分员工“慵懒散”等现象。国有企业要正视队伍建设的不足,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大力宣传爱岗敬业的典型,引导员工热爱本职、乐于奉献;大力加强职业能力建设,鼓励员工刻苦钻研、精于业务,把责任感、责任心转化为全身心投入工作、创造性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争取最佳工作业绩。三是勇于担责。提倡和鼓励员工不但要善于创造业绩,也要有勇气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胆量承担工作中的过错和不足。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宽容善意失误者、惩治麻木渎职者,促使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打造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团队。
(2)弘扬创业文化,坚定拼搏进取的理想信念。随着时间推移,企业往往容易志气减退、锐气不再、暮气上升。特别是不少国有企业出身“名门”,其创建初始,虽有诸多不易,但往往迥异于民营企业的创业艰辛、步履艰难;到常态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员工更容易滋生“乘凉心态”“养老心态”“躺平心态”。国有企业重塑创业文化、弘扬创业文化,某种意义上说是必需的“补课”过程,更是事业常青、发展持续的必然要求。弘扬创业文化必须保持雄心勃勃的创业状态。创业最宝贵的是激情。雄心常在,精神不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发展新常态,尤其是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国有企业尤需锤炼不畏艰难、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知重负重、艰苦奋斗,始终保持高士气状态,高目标定位,高频率节奏,破解各种难题,抓好重点工作,打通难点堵点,持续创造新业绩、迈上新台阶。弘扬创业文化必须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崇尚开放务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着力打造效益国有企业。在市场开拓上追求“快”,苦练内功、打破束缚、拓展渠道,以强者的姿态快速抢占市场。在经营管理上着眼“细”,开源节流、精打细算、严格把关,让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发挥出最大效益。在作风建设上倡导“俭”,以俭养德、以德立身,不讲排场、不比阔气,以勤奋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勇毅前行。弘扬创业文化必须坚持慎终如始的创业底蕴。市场经济千变万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善于学习钻研,坚持自我革新,常怀“空杯心态”,树立归零意识,与时俱进,汲取新知识、积累新经验、掌握新技能,保持对行业的高度敏锐性,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勇立潮头。有为的国有企业永远视今天为落后,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刻都不敢停止拼搏,一刻都不敢停止奋进,始终秉持创业初期直面困苦、善于开拓、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也成为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不竭动力。
(3)弘扬争先文化,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市场千变万化,机遇稍纵即逝,发展刻不容缓。“领跑者”的角色要求国有企业在落实上下工夫,在扎根市场上做文章,在做活经营上求突破,人人拿出“争”的姿态,形成“人人争先、事事创优、处处向上”的浓厚氛围,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一是点燃“争”的激情,在工作中分秒必争。强化“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反对纸上谈兵、拖泥带水,倡导立说立行、日事日毕,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不等不靠不推托,落实落实再落实,紧紧围绕既定目标,紧扣时间节点,抓进度,抢时序,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切实抓好各项重点工作落实。二是拿出“争”的姿态,在发展浪潮中攻坚克难。后疫情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内强管理、外拓业务、培育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重点难点工作,都决定国有企业的发展无法轻轻松松,越是困难越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坚决打破思维定式、经验束缚、路径依赖,一项一项抓攻坚,一件一件求突破,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务实的作风拼出精气神、拼出新局面。三是展现“争”的风采,在统筹兼顾上务求实效。国有企业发展任务繁重,党建引领、效益提升、机制创新等工作交织叠加。只有统筹兼顾,才能在协调均衡中聚合整体效能,实现争先进位。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的指示批示精神,找准与当前工作的结合点,找出各项工作的突破口,精准发力、重点重抓,实现新跨越。要树立大局意识,着眼全局系统性思考工作,统筹考虑阶段步骤,切实形成工作合力。要以“钉钉子”的精神紧咬重点工作,不应付、不糊弄、不打折扣向前冲,让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4)弘扬主人文化,发挥凝心聚力的特殊效应。员工与企业之间是一个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精神共同体。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身份认同、激发员工主人翁精神,有助于员工以积极自发的强劲动力推动企业发展,有助于员工在企业良性发展中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弘扬主人文化,要深耕和谐温暖的家国情怀。真正把员工当作主人,持续营造“家”的氛围,倡导“幸福国企、快乐国企、实干国企”,着眼员工工作生活,建好放心食堂、职工之家、阅读阵地等基础设施,关心员工的喜怒哀乐,让员工上班有一种回家的温馨感,下班有一种离家的眷恋感。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最大程度提升广大员工的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真正使企业成为员工的另一个家。弘扬主人文化,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组织培训、以师带徒、政策支持等多种形式,激励支持员工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精于打磨,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修炼内功,学业务、强本领、练技能,真正成为能作为、有作为、善作为的主人翁式员工。弘扬主人文化,要放大忠诚坚守的奉献精神。引导员工着眼未来,锤炼大眼界、大胸怀、大格局,适应新时代,把握新要求。引导员工时刻关注发展大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切实提升跟随全局、服务全局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辩证看待“位”与“为”的关系,多讲奉献担当,少计个人得失,提振精气神,传播正能量,积极营造争做示范、争当表率、走在前列的干事创业氛围。引导员工讲法纪、知敬畏、存戒惧,充分认清公职人员的职责使命,坚守为民初心,坚守道德底线,不碰法纪红线,打造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干干净净的国有企业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工程。国有企业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持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准确把握优秀国有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科学内涵,充分依靠员工、组织员工、引导员工与企业互动共进、互促共建,不断探索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径,增动力、强活力,把企业文化建设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