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彤
结合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存在教学单一化的问题,虽然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游戏试图转变传统教学形式,但中小学生中包括一些随班就读的特需生,如视力、智力、听力残疾的学生,此类学生在体育游戏中常呈现“随班而站”“随班而休”的情况,影响公平教育理念的实施。“五育”融合理念下所开展的中小学体育游戏活动,更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不仅满足普通学生学习需要,更迎合特需学生特点。为此,教师有必要将“五育”融合理念贯彻于中小学体育游戏中,为提高普通学生和特需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教育教学中坚持“五育融合”,这是由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全面育人的目标所决定的,即基于学生学习规律出发,于教育教学中实现改变。就融合教育理念分析,其应用于教育中,多指引导大多数特需学生进入普通班,并实现其于普通班正常学习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教学模式中均将重点置于“如何实现融合教育”,将完成教育教学模式的设计作为最终目的,缺少“五育融合”理念的践行,导致教学存在问题。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展开分析,便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为保证特需学生能够融入体育教学,虽然为学生设计相关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上重视特需学生的实际需求,但并未基于教育理念角度出发,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造成教学困境产生,更影响整体学生的学习水平发展,顾此失彼的情况下影响整体教学。简而言之,即在体育教学展开过程中虽然能够展开融合教育,但忽略了特需学生与普通学生同样需求全面发展的特点,导致学生于学习过程中效率相对较低,学习内容缺失。
特需学生多为随班就读状态下的,在生理上客观存在视力、听力、语言以及智力缺陷。就该类型学生的实际表现而言,其参与体育游戏时,与普通学生既存在共性也带有明显差异。论及共性,为两类学生均需要借助学习活动逐步提高自身能力,而差异则在于特需学生学习进程较慢,并且存在运动障碍,需要采用个别化教学手段方可达成教学目标。虽然融合教育能够基于特需学生的基本状态、客观情况以采取针对性的资源设置与教学安排,能够保证其接受基本教育,但细节方面明显不足,尤其在个别训练和协作教学上还有所欠缺,甚至于缺乏。
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分析,以游戏教学为例,游戏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意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设计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锻炼体育技能,于强化体质之余增强自身发展,培养良好观念,但特需学生很可能无法适应正常的游戏模式,因此教师多采取针对性的设计以实现游戏教学环节。而由此出发,需要重视的问题、影响教学的困境便逐渐呈现,即教学中特需学生的需求并不局限于通过游戏学习知识,而在于基于学习过程,基于“与普通学生一同学习的教学氛围”获得健全发展。一些学生期望能够获得发展,但实际过程中往往由于游戏的特殊性而无法实现目的,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基本发展造成一定影响,更在缺乏师生沟通、交流的情况下不利于特需学生的整体进步。
目前,融合教育中面向特需学生的教学方式分为两种,分别为以助学伙伴、个别辅导,基于集体教学模式下面向特需学生展开教学。就文献资料与教学实践发现,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环节中,面向特需学生的教学内虽然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整体而言较为零散,并未形成整体的、系统的,根据学生反馈实时调整的教学模式,即尚未形成成熟教学模式,很可能无法面对不同情况,还需实现调整。从教学困境角度分析,该情况所导致的教学困境在于教学过程中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特需学生与普通学生一同展开的集体教学中,无法根据两类学生的共性与差异,整合协调,在面向特需学生的教学模式中虽然能够采取协作方式实现教学设计,但缺乏整体性、缺乏系统化,在教育结合方面存在问题。简而言之,即虽然融合,融合后仍旧缺乏系统性,并未针对教育教学中整体与细节的两种不同方向实现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使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展开。结合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环节而言,便是教学过程中游戏环节能够展开,亦有面向特需学生的游戏活动,但在教学中仍需教师细致调整相关内容,尤其是如何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结合融合教育角度实现整体层面教育教学、针对特需学生实现融合教育的教育模式,并且初步形成的教育模式中缺乏个别化教育,即无论特需学生抑或普通学生出现学习问题时,并没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拟定,进而使协作教学模式缺乏系统化。
体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之处在于,体育能够为学生带来真实的实践体验,学生可在实践中获取学科技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小学体育教育方向发生改变,传统以学科技能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然无法适应中小学生综合发展,尤其对特需学生而言。综合考量特需学生残疾特点分析,大致分为七类,分别为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精神以及多重残疾。虽然无论是对普通学生还是对特需学生而言,体育游戏均能起到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但体育游戏是否能够发挥实质作用,还需结合特需学生的残疾情况来制定游戏计划。除基于特需学生和普通学生需要完善体育游戏外,还需考量体育所发挥的育人价值。“五育”融合视域下,更注重体育教学活动所达成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效果。为此,教师还需将德育贯彻于体育游戏中,一方面借助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另一方面结合德育元素,磨炼学生意志,使学生能够形成意志品格上的发展。
如在“跑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组建“微型马拉松”竞赛活动,鉴于普通学生与特需学生之间的差异,可将学生分为两组下发不同的竞赛规则。针对普通学生,要求其在完成“微型马拉松”跑步任务的基础上,缩短跑步时间,应用时长最短的学生即为获胜。为激励学生参与,教师还可为学生自制冠亚军奖牌,以此磨炼学生意志,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针对特需学生,应采用区别性教学计划。如部分学生存在视力和智力方面的障碍,基于此类学生开展集体性跑步竞赛,难免提高学生出现损伤的概率。为此,教师可从跑步行为教学着手,明确学生在跑步中正确的摆臂、高抬腿方法,并在学生形成对跑步行为的初步掌握后,结合“模仿比赛”的方式,考查哪位特需学生所呈现的跑步动作更贴合实际。德育注重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但德育区别于书本教学,其教学过程和意志的形成过程无迹可寻,为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搭建德育氛围。如在“微型马拉松”比赛前,为学生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和“红色体育故事”,带领学生了解一些“马拉松”竞赛形式。又如在特需学生开展的“模仿竞赛”活动中,结合信息技术设备,为学生播放奥运会视频,使每位特需学生均能领略奥运健儿为国争光的风采,以此帮助学生立体育强国之志,促进学生体育精神的形成。此教学方法迎合了普通学生和特需学生的需要,既融合德育元素,确保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形成,又切实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教学思想,为体育课堂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体育并非单纯的体质、体力发展,相反,在体育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智力,通过思考解决学习问题正逐渐呈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随着教学技术资源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可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从模仿专业体育训练的角度引导学生意识到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智力发展密不可分。而这不仅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更使其从实践尝试中认识到体育学科中的包容性与发展水平。
如以实际为例,教师可基于技术设备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运动数据分析、运动知识学习中,将技术与设备所呈现的“智能体育”与原有教学手段所结合,进而引导学生从实践尝试角度产生认知。无论是特需学生,还是普通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均存在以运动表现为代表的运动数据,如完成时间、阶段参数等,教师可基于运动相机、测速设备等能够获取数据的相关设备,引导学生在完成运动后主动参与到“复盘”环节中,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结合学生以往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其主动计算、分析自身在运动中的表现,进而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实现提升。以长跑运动为例,中小学所涉及的长跑活动虽然体量较小,但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一定要求,教师可在面向普通学生、特需学生的运动上实现精心设计,随后引导学生从体育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表现进行分析,明确每个阶段的体力用量,如何在长跑这一类周期较长的运动中均衡使用体力,获得更好的表现。必要时,还可结合相关信息,通过数据与权威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在体育运动中合理分配体力、合理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体育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朝着智育方向不断发展。
对特需学生而言,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具备无疑需要相较普通学生而言付出更多的努力。众所周知,体育之所以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学科之一,不仅在于其能够强健体魄、保持健康,更在于体育精神中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努力突破极限等积极精神观念的实质性表现。结合特需学生的客观情况而言,尤其是处于中小学阶段中的特需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较易由于自身客观情况而产生自卑、自闭的心理问题,而体育正是使他们摆脱消极情绪的良好渠道。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中,还应基于“五育”融合理念,于融合教学中通过不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尤其是引导特需学生从行动上认清自己,即客观情况已然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应如何在发展中突破自我、挑战“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注意的不仅是对学生实现引导,更需要基于特需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潜移默化的鼓励、支持,引导学生感知体育精神,使其实现有效发展、长期发展,形成终身良好观念,促使其发展与进步。
组织特需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的意义在于,使特需学生逐步具备自理能力,与普通学生共同实现体育技能的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结合以往教学情况来看,有的中小学教师过度关注特需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简单化游戏项目调动特需学生参与,此类游戏形式不仅会在某种程度上打击学生自信心,还会影响学生在体育领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设置体育游戏过程中,应选择符合特需学生思维特点的内容,尽可能地引导特需学生与普通学生共同参与同一游戏,减少对特需学生的“差异化”对待,打破特需学生在学习空间和环境的限制,使特需学生能够形成自己与他人公平竞争的心理,在公平竞争视域下逐步实现体育技能的提升。“五育”融合理念,强调美育在体育游戏中的作用,其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美育主题下所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相对简单,适于普通学生和特需学生共同开展。为此,教师应围绕体育教学主题,结合美育思想,在游戏中注入特需和普通学生可共同参与的游戏内容,以此达成审美教育目的。
体育课程中所强调的美育要素多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为意志品质美;其二为技术战术美;其三为智慧美;其四为风格美。针对意志品质美,教师可开展耐力训练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急速挑战”“消防演习”“孤岛求生”等游戏。鉴于部分特需学生多呈现自闭症行为,可在游戏中搭建真实情境,如播放紧张且欢快的音乐,通过听觉上的冲击调动特需儿童的感观,使特需儿童能够切实参与到游戏中。同时,应考量每位特需学生体育技能特点,基于学生体育能力,设置带有挑战性的游戏环节,使每位学生能够在挑战自我的同时,形成意志品质美。若学生存在行为障碍,可为其设置简单的游戏角色,以避免游戏中出现危险。针对技术战术美,可结合信息技术+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不同体育游戏技战术,结合视觉冲击增强学生游戏体验,使学生掌握体育游戏带有的技战术之美。智慧美的培养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在体育竞赛中形成对体育行为的准备判断和记忆;风格美强调学生体育道德风格和技术风格。针对此两部分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设置带有剧情的体育“闯关活动”,如分别扮演“警察”“人质”“小偷”等角色,要求“警察”需要冲破各类体育运动障碍搭救人质;“人质”需要通过体育知识问题的解答获得“求救”机会;“小偷”需要结合体育训练来获得“逃生”线索。游戏中,教师可结合自由分组或是根据特需学生和普通学生需要进行角色分配。此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更帮助学生了解体育道德风格,达成体育审美能力的培养。
此外,体育课程下的审美能力培养涉及身体美元素,即学生在力量、耐力、速度等方面的能力体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学生曲解身体美概念,“以瘦为美”的概念也不利于学生体育学习的养成,甚至将直接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为此,教师应以身体美和素质美为体育游戏下的审美教育方向,积极为学生展现“长期运动积淀”下的人体内部美的形式,以此坚定学生体育运动信念,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形成正确审美观点的情况下,逐步养成体育运动习惯。
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有助于调动普通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启发特需学生体育思维,促进学生体育运动主动性的提高。“五育”融合背景下,传统教学形式、教学氛围已然无法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因此,教师应以劳动教育为核心,在达成“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帮助特需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实现特需和普通学生的协调发展。基于融合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困境分析可知,因特需学生与普通学生所产生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实施中存在个别训练和协作教学上的欠缺。为此,教师不仅要围绕劳动教育思想,搭建体育游戏氛围,还需结合特需学生特点,开展个别乃至合作学习活动,以构建协同发展的体育精神文化,以此促进不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体育技能的提升。
实际过程中,体育教师可定期组织学校范围内的劳动游戏活动,大到劳动技能游戏比拼、小到基础劳动技能游戏,为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游戏选择。针对基础型劳动技能游戏,多适于特需学生开展,如班级清洁活动、教室卫生比拼,可组织以“擦玻璃”为主的体育劳动竞赛,对比哪位学生清洁度更理想且清洁时间更短。因特殊学生存在部分劳动障碍,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赛前针对劳动内容做好“功课”,如询问家长或是其他带有“擦玻璃”经验的人群劳动技能方法,以便于获得比赛胜利。在特需学生劳动结束后,教师应带领其他同学一同鼓励特殊学生,肯定其劳动行为,使特殊学生能够在体育劳动游戏中收获快乐。针对劳动技能游戏比拼,可以“农民运动会”的方式开展,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由普通学生和特需学生组成融合实践小组,开展“树木嫁接”“搭连架”“剪羊毛”等活动,此类活动仅依托特需学生自主参与并不能达成劳育效果,由普通学生带领特需学生一同开展,更能培养学生体育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在劳动中强健体魄,从而实现劳动为荣思想的培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定期拓展劳育形式,结合体育元素,展开“烹饪”“钳工”等游戏活动,此类活动均有助于特需和普通学生协同开展,也能进一步达成劳动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劳动意识和体育素养的双项提升。
总而言之,融合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为确保特需学生和普通学生均能在游戏教学模式下收获知识、体验快乐,教师应结合“五育”融合主题,创新中小学体育游戏活动形式。融入德育理念,搭建多元化游戏实践平台;结合智育思想,挖掘特需和普通学生体育智力水平;强化体育教育质量,锻炼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依托审美教育,深化学生审美体验;形成劳育游戏模式,使学生在体育劳动活动中,建立劳动价值观念,并形成协同合作的学习模式,为特需和普通学生未来学习成长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