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古代戏曲属于一门综合的艺术,既体现出美术、表演、音乐、文学等艺术的融合,又体现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是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通过探究古代戏曲形成过程,可进一步印证古代戏曲形成和多民族文化融合密不可分的结论,这在古代戏曲宫调音乐和艺术风格形成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有学者提出两宋之际所形成的南曲戏文,是古代戏曲成熟的重要标志。对于早期的南戏,主要是“随心令”的“村坊小曲”。而根据王国维在《戏曲考源》当中对古代真正戏曲做出的艺术界定,即“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就是艺术成熟的戏曲应该是戏、曲两者的完美结合,由此看来,早期南戏艺术属不属于成熟戏曲艺术还有待商榷[1]。相比之下,金元之际所形成的北曲杂剧,戏曲宫调艺术体系已经相对严谨、规范,戏曲风格极具特色,目前是学界公认的成熟标志。由此看来,古代戏曲首先形成于北曲杂剧,并在其影响下形成后期南戏,并且艺术形式体现出“也不寻宫数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艺术,所以古代戏曲是从元杂剧开始的。
对于古代戏曲来说,其音乐包含多个曲牌联套式宫调形式,无音乐则无戏曲,而宫调是戏曲音乐的基础。在北曲杂剧以及南曲戏文当中,戏曲宫调音乐都源自唐宋大曲、宋金唱赚、唐宋词调、诸宫调等音乐艺术,其中对古代戏曲形成影响最为深远的是诸宫调。北宋民间艺人孔三传是诸宫调的首创者,到了金、元二世,诸宫调仍有流传,但是只有很少的传世作品,目前所流传的诸宫调就更少了,只有三种,即《天宝遗事诸宫调》《刘知远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名目主要应用在宋金杂剧当中,后经过改编,形成南戏戏文以及北宋杂剧。这反映出诸宫调无论是在思想倾向还是戏剧题材等方面,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古代戏曲的形成。诸宫调这一音乐形式在北曲杂剧当中有直接应用,并由此促进了古代戏曲宫调音乐艺术的形成,使古代戏曲艺术更加成熟。
虽然诸宫调在北宋时期才形成,但其艺术渊源能够追溯至十六国北朝的八十四调,但是八十四调是不能被中原传统乐器弹出的,需要通过西域琵琶来弹奏。这还要追溯到鲜卑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公元561年和突厥公主和亲,此时西域音乐的乐师、乐器以及部乐等当作陪嫁开始进入中原。最早是汉代发明的中原传统琵琶,在中原传统音乐当中,五声音阶属于正声以及基本形态,但实际上,五弦琵琶却并不属于中原传统乐器,而且四弦琵琶是无法弹奏八十四调的,就算对于五弦琵琶,弹奏难度也非常大。所以,苏祗婆就通过西域龟兹乐改进了中原传统音乐,结合中原传统音乐当中的七声,经过推演形成八十四调,使中国古代音乐音阶调式更加丰富,并成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渊源。
古代戏曲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就是十六国北朝以及金元两代,古代戏曲最初是从十六国北朝开始兴起,到了金元两代才正式成熟。
促进古代戏曲形成的因素有很多,而社会的文化现象是最值得注意的因素,正是因为古代各个民族推进着文化融合,才为古代戏曲形成提供了温床和良好的形成条件。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多个民族文化开始相互融合,这使西域音乐以及周边多个民族的部乐开始大规模地流入中原,同时和中原传统音乐深入融合,由此孕育并诞生了龟兹乐八十四调,经过演变产生燕乐二十八调,最后出现了诸宫调等多种音乐艺术,这些艺术形式都为古代戏曲形成提供了优良的艺术基础。到了金元时期,多民族文化开始深入融合,尤其是金元胡乐曲流入中原之后,促进中原传统音乐观出现巨变,同时在和诸宫调等多种音乐艺术实现相互融合之后,促使古代戏曲正式形成[2]。所形成的音乐风格和南北戏曲有很大差异,独具特色,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和古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密不可分,而所形成的古代戏曲正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
在十六国北朝,曾出现了一大批古剧,这些古剧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古代戏曲的形成。《通典》当中就提到了几个唐代兴盛的古剧,包括《踏摇娘》《拨头》《大面》等,而唐代盛行的这些古剧以及唐代古剧最高艺术典型代表的参军戏均源自十六国以及北朝时期。以《大面》为例,该剧既有故事情节,又有歌舞表演,富含戏曲艺术元素。在《宋元戏曲史》当中,王国维把《大面》和《踏摇娘》放在一起对比,提出这两个曲都围绕一件事演出,而且有歌有舞,而在此之前的戏剧要么有歌舞却没有形成故事,要么在演故事过程中未融合歌舞,称这两个古剧是“非优戏之创例也”[3]。
在北齐,《踏摇娘》是最成功的歌舞戏,这在《文献通考》《太平御览》《乐府杂录》以及《通典》等当中都有记载,足以见得此剧具有重大影响。《踏摇娘》是通过歌舞来表演故事,其中包含了情节、故事、调弄、歌舞、化妆、打斗、角色、动作、场面表情等,所包含的戏曲艺术元素非常完备。北齐有一位宫廷优伶名叫石动筒,善于滑稽戏谑,在《启颜录》当中,记载了石动筒的多种滑稽表演,比如《佛是日儿》《孔子弟子》《佛骑牛》《是煎饼》等,这些古剧的艺术造诣都非常高。如在《天姓也》中,主要有两个角色,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表演,属于参军戏艺术格局。最早的参军戏形成于十六国时期后赵,随后参军戏兴盛于唐代,它的发展对促进古代戏曲艺术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唐代的参军戏促进着滑稽戏和古代歌舞戏两种艺术深度结合,随着唐参军戏逐渐演变成宋杂剧,使古代戏曲艺术形成进程进一步加快,并于元明之际形成相对成熟的戏曲艺术。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在汉晋之前,西域和其他各民族音乐就已经进入中原,而相关音乐大规模地进入中原是在十六国北朝。在我国历史当中,十六国北朝是各个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时期,从晋室南渡开始,鲜卑、匈奴、羌、氐、羯等少数民族逐步进入中原,随后建立十六国。由于政权不断更迭,所以那个时期的文化相对落后。纵观十六国北朝,都没有正式建立朝廷乐制,主要使用西域和周边其他民族的部乐,典型代表就是龟兹乐。十六国北朝还有周边各民族、西域等都更加倾向于发展草原游牧经济,这些民族文化比较相近,交流频繁,所以在西域还有其他各民族部乐流入中原之后,广受十六国北朝夷主喜爱,并不断扩大着流传范围[4]。
西域还有周边各个民族的部乐流入中原,直接冲击着中原传统音乐,中原传统音乐也开始和西域以及其他各民族的部乐融合发展,有效推进着古代音乐变更与发展,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八十四调深刻影响着中国戏曲宫调音乐的产生及发展。
西域音乐以及周边各民族的部乐流入中原,并在十六国北朝时期形成八十四宫调,直接影响着隋唐音乐的发展。隋朝在统一之后,基于八十四宫调建立了乐制,其中汇集并整理了南北朝多种音乐,同步吸收西域音乐和其他各民族部乐,从最初的七部乐发展到九部乐最终增加到十部乐。在这其中,中原传统音乐已经不是主流音乐,大部分都是西域音乐和其他各少数民族的部乐,可见当时中原盛行西域音乐,并对中原传统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十部乐中,燕乐位居首位,唐代提出了燕乐二十八调,在各种讲唱艺术、诸宫调、宋金唱赚、唐宋词调、唐宋大曲当中被广泛应用。到了金元之际,经过演变后的诸宫调这一音乐形式发展成北曲杂剧宫调音乐,在其促成下,正式形成古代戏曲音乐,同时影响着明清戏曲还有南曲戏文。
从十六国北朝之后,中国古代音乐无论是燕乐二十八调还是十部乐抑或是八十四调,其中都是西域和其他各民族的部乐占据主流地位。在燕乐二十八调中,主要包含七宫(黄钟宫、仙吕宫、南吕宫、道调宫、中吕宫、高宫、正宫)、商声七调(林钟调、歇指调、双调、高大食调、小食调、大食调、越调)、角声七调(越角、林钟角、小食角、双角、歇指角、高大食角、大食角)、羽声七调(高般涉调、黄钟调、高平调、中吕调、般涉调、仙吕调、正平调)[5]。
综合对比之后,发现自十六国北朝时期西域音乐融入中原传统音乐当中,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戏曲宫调音乐的形成及发展。中国古代戏曲是基于诸宫调这一音乐形式所形成的戏曲宫调艺术,而诸宫调又和燕乐二十八调关系密切,龟兹乐八十四调是其渊源。所以,诸宫调、燕乐二十八调以及八十四调是各民族音乐相互融合的重要艺术结晶,汇聚了西域民族音乐和中原传统音乐的精华,形成的音阶调式既丰富多彩,又使古代音乐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这些都为古代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音乐基础。若在十六国北朝时期没有融入西域和其他各民族的音乐,就不会形成八十四调以及燕乐二十八调,更不会有诸宫调;而若无诸宫调,中国古代戏曲的音乐又从何而来,因此,古代戏曲是多民族音乐艺术融合的结晶。
除了上述音乐艺术形式,金元胡乐曲也对古代戏曲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胡乐蕃曲是从金元时期传入中原的,不仅极大冲击着中国传统音乐观念,还在其影响下加速形成古代戏曲的音乐风格。其实金元入主中原前,胡乐蕃曲就已传入中原,并和中原传统音乐深入融合,改革着中原传统音乐观。在隋唐时期,围绕西域和其他各民族的部乐制定朝廷乐制。到了北宋时期,士大夫都能够唱蕃曲。“天净沙”这一曲牌和木怜道驿站的名称息息相关,所以其音乐很有可能是在天山、净州以及沙井相关区域广为流行的民歌。在北曲杂剧当中,戏曲宫调音乐吸收了多曲胡乐蕃曲,包括天净沙、蒙古摇落四、异国朝、风流体、太平令等。
金元胡乐曲传入中原,对中国古代音乐产生的影响就和西域音乐融入中原一般。在宋金之际,古代音乐出现一定分流,部分音乐朝着纯音乐艺术方向发展,还有部分音乐则转变为戏曲音乐,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古代戏曲音乐。此外,因为宋金南北分治,在此影响下,宋杂剧也产生了艺术分流,宋杂剧在南下之后,经过和南方音乐、村坊小曲的融合逐渐产生了南曲戏文;而留于北方的宋杂剧,和北方音乐相互融合,尤其在和胡乐蕃曲融合之后,逐步演变成北曲杂剧,促使古代戏曲真正走向成熟,使古代音乐正式转变为戏曲音乐[6]。
古代戏曲音乐在融合金元胡乐曲之后发生了艺术巨变,反映出多民族文化融合在推进古代戏曲形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着巨大贡献。另外在金元统治之下,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和来自草原文化的冲击密不可分。中原文化起于北方地区,在这个地区兴起并兴盛,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各民族文化融合在推进古代戏曲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结论在诸宫调的发展命运中有着充分体现。我国所流传的多种诸宫调都属于宋人作品,但流传至今的诸宫调都创作于金元时期,这反映出宋人所创作的诸宫调可能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缺乏艺术突破,在长期发展中逐渐被淘汰。而金元时期的诸宫调因为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并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广泛受到社会认可,更能经受历史考验。综合来说,宋金诸宫调之所以能发展,并演变成戏曲宫调音乐,和金元时期多民族文化融合密不可分。
古代戏曲自形成之时起就独具特色,这既离不开金元胡乐曲的融入,又离不开金元草原文化的融合。古代传统音乐更加追求雅正的音乐以及和谐柔媚的声调,而北曲杂剧因为受到金元胡乐曲影响,呈现出的艺术风格为雄丽、劲切、慷慨、嘈杂、调促、浅俗、令人勇往直前且神气鹰扬,满是嘈杂杀伐之音,尽美不尽善[7]。这是因为北曲杂剧音乐融入了金元草原文化,在多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元朝统一之后,中国南北地区都开始广泛流唱北曲杂剧,戏曲宫调音乐的规范与谨严,使南戏黯然失色。到了元代之初,北曲杂剧开始传入南檄,风靡一时。受到北曲杂剧的影响,南戏曲家一再改造南戏艺术,逐步构建起南戏戏曲宫调艺术体系,并形成异于北曲杂剧的南曲戏文风格,体现出美善兼至、消峭柔远、婉丽妩媚、调缓、柔媚、纡徐绵眇等特征,促进了南戏的兴盛发展。
十六国北朝属于古代戏曲形成的起点,而金元两代是古代戏曲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两个时期恰恰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双向交流的关键时期。在多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有效为古代戏曲形成及发展增添新活力、融入新要素。所以,可以得出古代戏曲形成和各民族文化融合息息相关,古代戏曲是多民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