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应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2022-02-23 02:32许艳丽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自主权学业放学

■许艳丽

《河北教育》(综合版)在近几期连续刊发了多所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典型做法。仔细阅读发现,各地学校在推进与实施过程中,都能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关措施,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落实。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学校和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刚性的制度水土不服,教育结果适得其反,学生负担不减反升等问题。

比如,教育部要求早上上课时间小学不得早于8:20,一些地方为了保障学生睡眠,层层加码,明确要求学校7:50开校门,造成急于8:00上班的家长意见很大,学生提前在校门口聚集。再如,一般在下午放学之后,课后服务时间至少2小时,一些地区学校没有午餐服务,初中下午放学一般在5点之后,加上2个小时的课后服务,放学时间将近7点,学生在校时间过长,天黑回家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凡此种种,都是教育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思维僵化,认识偏差,执行过刚的问题,而其本质上还是在于学校办学自主权的缺失,管理者对于“双减”仅仅关注政策,而没有设身处地从实际出发,以更加科学、灵活、开放、自主的形式,既将国家的政策执行到位,又让政策释放应有的活力,更好地服务教育的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深刻把握政策的核心。“双减”工作的目的,在于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快乐的成长。因而,学校在落实过程中,要将一切制度、措施的出发点放在服务学生上,坚持以生为本,将学生放在教育的正中央,看学生是否在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变革中真正受益,看学生的学业负担是否真正降下来,身体素质是否真正提上来。

二是系统研究政策的要求。“双减”工作,是学生减负的“组合拳”,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学校管理者应组织教师对教育政策全面深入的学习,系统地研究,找到各项政策制度的结合点,有效融合,巧妙处理,相互关联,共同促进,解决管理难题。

三是妥善处理政策的弹性。刚性制度,需要弹性落实,只有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以及家长的需求,才能让好的制度生发活力。这就需要赋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允许更多的自由与创造的空间。比如,课后服务根据实际,调整为上、下午两个放学时段,上午最后一节课用于辅导学生作业,下午课后服务用于体育锻炼与素质训练。

猜你喜欢
自主权学业放学
艰苦的学业
科技部等四部门针对科技自主权政策“最后一公里”答疑
放学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器官捐献中死亡自主权建构*
快放学了!
高校招生自主权:历史嬗变与困境突围
尊重老年人的婚姻自主权
放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