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胡人俑分析

2022-02-23 00:17年盛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3期
关键词:风帽平城长袍

年盛伟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阐述

北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个文化碰撞融合的朝代。鲜卑民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北魏,北魏一统中国北方之后,中国历史开始了南北朝时期。整个北魏时期,鲜卑文化、中原文化、西域文化不断交流,其中丧葬习俗无疑受到了各方影响,诞生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丧葬习俗和陪葬陶俑。

北魏从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开始,在孝武帝永熙三年(532)结束,共148年。最早在盛乐建都,公元398年迁都至位于今山西大同的平城,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再次迁到洛阳。学界一般根据都城的变化将北魏分为“盛乐时代”“平城时代”和“洛阳时代”。

偶,也叫偶人,是墓葬中较为常见的随葬器物。一般为木质、陶质、泥质、银质、金质和石质等,是替代活人殉葬之物。《礼记·檀弓下》郑玄注:“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郑玄注:“刍灵,束草为人马。”将最早出现的用来殉葬的偶人称为“刍灵”,即用茅草扎成的人马。这里所说的“偶人”,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使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模拟真人的俑。陶俑则可以认为是使用陶土捏制的偶人。

陶俑作为墓葬中的一种明器,是古人“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反映,是一种用以替代活人殉葬的器物。墓主人希望死后能继续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所以出现了人殉现象,将生前服侍墓主人的侍从埋入墓中殉葬。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殉的现象减少,大量代表生前生活场景的各种各样的陶俑便出现了,象征着武士随从、仪仗侍者和庖厨等。陶俑反映丧葬文化,同时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陶俑映射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这就使研究陶俑有了一定的学术价值。

1.2 研究现状

什么是胡人,从古至今历代学者都有所关注。在《西胡考》及《西胡考续》中,王国维进行了详细分析:汉人将西域的各个国家称作西胡,原本是以匈奴和东胡作为参照的,后来汉人将申葱岭周边的所有国家都叫作西胡。

荣新江在《何谓胡人》中从不同民族的视角去观察到底什么是胡人,认为胡人是指西北的外邦之人。吕思勉在《吕思勉读史札记》中认为,只要是高目、深鼻、卷发的,长相与汉人不同的,都被称为胡人。所以汉以后的胡人俑是异于汉人形象的一类俑。

对陶俑的研究多集中于两种方式:一是对多个地区陶俑进行对比,将陶俑按照类型学的方法分类,最后论述。或是对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陶俑进行研究,研究一个地区陶俑的变化,根据陶俑的变化对北魏逐渐汉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二是对某一类型陶俑进行研究,研究这类陶俑的源流、发展。比如对其源流、演变进行论述,研究发展演进规律和进行区域比较,有些引牛驾车的胡俑造型逼真,恭恭敬敬地等候主人登车,地位较低,通过胡人俑的作用来探讨胡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本文以北魏墓葬发掘的各类胡人俑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北魏墓葬中出土的胡人俑相关资料,根据北魏时期出土的胡人俑的分布、种类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把握胡人俑的发展特点。

2 北魏墓葬中胡人俑发现概况

从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形象来看,胡人俑相貌和汉人不同,主要特征是深目高鼻、络腮胡、卷发等。根据这一标准,目前有13座墓出土了胡人俑,分别位于内蒙古、山西、河南三省。

2.1 内蒙古

呼和浩特大学路北魏墓,男性胡人俑1件,头戴风帽,穿窄袖长衣,双拳前垂,或为牵骆驼的陶俑。

2.2 山西

宋绍祖墓,发现胡人俑4件,大小相同,面部深目高鼻,头戴圆形风帽,身着胡服,衣服上有图案,双手向前伸,作托物状。

司马金龙夫妇合葬墓,出土胡人俑8件,深目高鼻,大小相同,手部动作各异,有的双手前平举,有的左手上屈。头顶为风帽,穿窄袖圆领长衣。

雁北师院M2,发现胡人俑9件,均通体彩绘,其中缘橦杂技俑1组3件,深目高鼻,面相丰满,脸部涂红,圆领,下摆处有红色纹饰。

田村北魏墓,出土胡人俑1件,高鼻深目,脸上有明显的络腮胡,身上穿着圆领长袍。

云波路北魏墓,出土胡人乐俑4件,头戴风帽,均深目高鼻,双腿与肩同宽,姿态各不相同。

2.3 河南

侯掌墓,出土胡人俑4件,大小、形态均相同,深目高鼻,身穿着圆领长袍,腰上束有腰带,双手握拳,拳中有一孔。

杨机墓,出土胡人俑27件。镇墓持盾武士俑1件,左手持有一面盾牌。执剑武士俑1件,张口露齿,双手在胸前拄着一把长剑。站姿武士俑14件,有发髻,发髻上面有一个倒三角形状的头巾,持盾武士俑4件,手皆持盾,铠甲武士俑4件,身穿盔甲。甲骑具装俑3件,头上配有毡帽。

王温墓,其中1件胡人俑,身形较小,头上一顶毡帽,还可以看出留着卷发,高鼻深目,络腮胡。

元邵墓,共出土6件胡人俑。长衣俑2件,头发看似微微卷起,身穿圆领大衣。童俑1件,蹲坐,头埋于双臂间,只能看到满头的卷发。持盾武士俑1件,披甲,左手扶盾。持剑武士俑2件,身着铠甲,双手拄剑。

纱厂西路北魏HM555,1件胡人俑,头戴风帽,身上一件圆领大袍,高目深鼻,右臂上屈,左臂微抬,脚下一块长板,好像是牵骆驼的陶俑。

陈庄北魏墓,发现1件胡人俑,残件,深目高鼻,头戴四棱方圆顶帽。

吉利区北魏墓,胡人俑4件,形态一致,头上缠布,高鼻深目,脸上明显的络腮胡,身上穿着圆立领长袍,上衣蓝色,右手在右腹部,左手在左胸处。

2.4 小结

目前能收集到的已发表的带有胡人俑的北魏墓葬有13处,共有胡人俑71件,分布于山西、河南、内蒙古三省。

3 北魏胡人俑类型

根据上文北魏胡人俑发现概况,以及每个胡人俑功能的差别,本文将北魏时期胡人俑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武士俑、杂技俑、侍俑。下面进行分类分析。

3.1 武士俑

各个墓葬中都有发现,象征着护卫墓主的军事力量,北魏时期共有四种武士俑。

第一种,持剑武士俑,手中持有长剑,如元邵墓武士俑,身着铠甲,双手持剑。第二种,持盾武士俑,手中有一面盾牌,如元邵墓武士俑,身上有一副铠甲,铠甲外为风衣,双手拄着长剑。第三种,普通武士俑,身上有一副铠甲,没有任何兵器,如杨机墓武士俑,身穿铠甲,左臂屈肘,右手下垂。第四种,骑马武士俑,身着铠甲,未持有武器,如洛阳孟津北陈村王温墓武士俑,深目高鼻,身披铠甲。

胡人武士俑出现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的时期,这个时期采用汉民族丧葬习俗的墓葬数量越来越多,胡人武士俑的数量和种类都出现了上升,可以看出胡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3.2 杂技俑

杂技俑一般多人一组,均为高鼻深目面相,头戴风帽,身体直立,眼睛直视前方或仰视天空,手上有不同的动作,表演不同的杂技,手中原来拿着的器物早已腐朽。

杂技俑一般有两种动作:第一种,手置于胸前做动作,如宋绍祖墓M5∶105、104及M5∶98缘橦杂技俑和司马金龙墓中胡俑。第二种,双手叉腰,头向上看,表演杂技,如云波路北魏墓杂技俑。

杂技是一项能够给人极大视觉、听觉冲击的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北魏时期杂技俑中,胡人占据一定数量,这些杂技俑一般身穿圆领窄袖长袍,头戴风帽,并非传统汉族所穿的交领宽袖长袍,种类较多。胡人杂技俑全部出土于北魏迁都洛阳前的平城地区(今山西大同),而胡人杂技俑在迁都洛阳后并未发现,可能已不再流行,也可能是社会风气改变,胡人杂技俑不再受大众喜爱,或是胡人地位上升,不需要做这种地位低下的活动来融入社会。

3.3 侍俑

侍俑,指陪伴在墓主人身边侍奉墓主人的一类俑,分三种。

第一种,头戴风帽,如纱厂西路北魏墓HM555侍俑,深目高鼻,头戴风帽,身着圆领长袍,站于长板之上。

第二种,头戴瓜皮帽,如晋墓北魏墓M2∶46侍俑,深目高鼻,有络腮胡,头部戴瓜皮帽,身穿圆领长袍,两手均握成拳,拳中有孔,原应持物,所持物已佚。

第三种,坐姿,如:王温墓侍俑,身材矮小,头发卷曲,深目高鼻,有络腮胡,身穿白色圆领窄袍,右手指头呈思维状;洛阳北魏元邵墓侍俑,坐姿,右手抱头,埋头于双手间,只露出满头卷发。

3.4 小结

从出土的北魏胡人俑可以看出,迁都洛阳后,实行汉化政策,胡人俑与之前平城时期的形象相比发生了变化,穿着圆领窄袖长袍的胡人俑减少,穿着圆领宽袖长袍的胡人俑数量增多。

胡人俑分为武士俑、杂技俑和侍俑三种。从功能上看,武士俑起着保护墓主人死后安宁、不受侵扰的作用,侍俑和杂技俑起着服侍、愉悦主人的功能。

北魏胡人俑的一些特征在汉唐魏晋时期的胡人俑上都有所体现,北魏胡人俑也与前代胡人俑有很大不同。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俑大量出现,不再像汉代那样地位低下,转为雄壮魁梧、外表明显的特征,令人印象深刻。

4 北魏胡人俑分析

4.1 平成时期和洛阳时期胡人俑特点

根据北魏墓葬胡人俑的发展演变规律,可将北魏的胡人俑分成两个时期:

平城时期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七月到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平城时期陶俑在俑群随葬组合上基本没有变化,有乐舞百戏俑、出行仪仗俑、镇墓俑三类。胡人俑在这一时期有两种类型——杂技俑和侍俑。侍俑有大学路北魏墓牵驼俑;杂技俑有雁北师院M2出土立姿乐舞俑、三人一组的杂技俑和云波路(M10)杂技俑、吹笛俑,而多人杂技俑在洛阳时期并未发现,可能已不再流行。平城时期胡人俑的最明显特征为头上戴有风帽,服饰为圆领窄袖长袍,不同于其他陶俑。

北魏洛阳时期陶俑组合上同平城时期没有太多的变化,胡人俑在这一期同样有两种类型:一是武士俑,代表陶俑为杨机墓出土的执剑武士俑和持盾武士俑;二是用来侍奉墓主人的侍俑。杂技俑在洛阳时期已经消失,是胡人俑的一个重大变化。洛阳时期戴风帽的胡人俑数量减少,出现带小冠或是束发的胡人俑。服饰上,窄袖衣袍减少,身上为宽袖衣袍胡人俑数量较多。这应为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孝文帝对北魏社会习俗改革形成的新风俗。

4.2 胡人俑变化原因

北魏墓葬陶俑俑群中胡人俑类型的变化和服饰风格的变化体现了北魏丧葬观念的变化,其中陶俑服饰的变化是最为直观的。北魏统治者为鲜卑族,是游牧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是披发左衽,因此受到了南朝统治者的讽刺,认为鲜卑族为蛮夷之族。平城时期的历代皇帝都在不断对鲜卑文化进行改革,以减少同中原服饰的差异。孝文帝在位时,对鲜卑风俗再次改革,但效果不佳,直到魏明帝熙平二年(517)才算是完成。孝文帝改革前,鲜卑风俗占据北魏主流地位,孝文帝改革后,中原文化习俗逐渐占据主流地位。

北魏胡人俑出现新变化,杂技俑消失,武士俑出现。胡人俑从地位较低的乐舞娱乐功能的杂技俑,转变为身强力壮具有一定实力的武士俑,证明了胡人地位较之前出现了实质性的提高。

在北魏平城地区,胡人俑穿着为窄袖长袍,可能是当时鲜卑贵族拒绝接受中原习俗,保留鲜卑习俗,工匠制作陶俑时,将陶俑刻画成窄袖长袍,减少潜在的风险。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逐渐深入人心,中原传统宽袖长袍变得更加流行。

5 结论

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后,扩土开疆,尽可能地扩大北魏疆域。随着统治管辖范围的不断增大和统治人口的逐渐增加,北魏统治者将大量中原民众迁到平城,极大改变了平城地区文化面貌,为平城地区发展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提供了条件。

鲜卑文化、中原文化不断交流,墓葬受到了各方影响。陶俑的风格几乎是崭新的,呈现以鲜卑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共同生长的面貌,诞生了许多与以往不同的丧葬习俗和随葬陶俑。北魏的建立者是北方游牧民族,浓厚的游牧习俗是短时间内难以割舍掉的,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管理北方汉人及应对与南方政权的对峙,对内部进行不断改革,以适应现实需要。这一时期的墓葬服饰风格的变化也反映了这种改革趋势。

北魏统治者经历了从鲜卑化到汉化的发展过程,鲜卑习俗和中原习俗交相融合,此消彼长。从平城地区以鲜卑服饰为主,到洛阳时期以汉服为主,证明统治者强烈的融合需求。对于普通民众看来是胡人统治了汉人,所以转变了对胡人的整体看法,胡人形象在陶俑中变得正面,地位不再低下。

北魏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演变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直观反映北魏时期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同时间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制度和墓葬随葬习俗,为复原北魏社会生活提供了翔实、全面的信息。从胡人俑的变化特点看,平城时期和洛阳时期墓葬中陶俑的不同特点也为北魏时期无明确纪年墓葬的年代判定提供了断代标尺。北魏墓葬不仅反映出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还涉及中外文化交流多个方面。这在胡人俑中的杂技俑身上得到了证实,胡人杂技俑反映出了当时民众对这种娱乐休闲表演的喜爱。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更是中外文化交流在北魏时期的具体体现。北魏胡人俑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种类与形象的变化也展现出了北魏社会文化的变化,这就是研究胡人俑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风帽平城长袍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风帽大面积脱落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北魏明堂和平城遗址
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
开拓奋进谱华章
——记大同市劳动模范、大同市平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开龙
长袍连衣裙
长袍连衣裙
长袍连衣裙
轨道车辆废排风帽排风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