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咬合创伤改善的研究

2022-02-23 01:31朱敏姬滕英潘慧琦罗衍靖
当代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牙周组织牙周炎牙周

朱敏姬,滕英,潘慧琦,罗衍靖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 肇庆 526020)

牙周炎属于口腔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炎症,牙齿松动、移位或脱落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发病初期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患者就医时通常已处于较为严重的阶段,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还有可能导致牙周软组织坏死或牙齿松动、脱落[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牙周炎,该术式能使牙周组织再生,但由于牙周炎患者多存在牙齿畸形或咬合创伤等情况,若单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不佳[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5 年6 月至2020年6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80例,旨在研究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咬合创伤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5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80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7.01±1.12)岁;病程1~3 年,平均病程(2.44±0.37)年。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7.18±1.20)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7±0.35)年。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牙周袋深度均≤6 mm;均确诊为牙周炎,且存在咬合创伤情况;均有较为良好的口腔卫生,且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曾进行过咬合、正畸或牙周治疗患者;磨牙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术前做好患者牙龈的清洁工作,并将化脓组织刮除干净,平整牙根表面并清除牙菌斑。检查患者牙槽骨和牙周袋部位,对于牙槽骨已经严重受损或丧失且牙周袋较深的患者,应用牙周翻瓣术予以治疗,在患者压槽嵴边缘相邻之处寻找牙周缺失的准确位置,然后植入人工骨,之后对黏膜骨膜瓣进行缝合;对于其他情况的患者,依据其自身具体情况对其牙槽骨开展吸收与矫正工作,再进行牙周再生手术治疗,嘱咐患者术后第2 个月务必来院复查。

观察组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手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再生手术的方法与对照组一致,之后进行口腔正畸治疗,具体措施:借助磨牙粘接颊面管固定患者口腔,之后将直丝弓矫正器放置于患者的移动牙齿段,利用镍钛丝将患者所有牙齿排齐并进行相应平整,平整完毕后,移动镍钛丝将牙间隙关闭。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1周1次牙周复查,以及1周2 次的定期牙齿洁治,嘱咐患者正畸手术结束后第2个月务必来院进行复查并维护牙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1 d 与治疗后第2 个月,比较两组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及牙齿松动度。其中,咬合时间与咬合受力情况采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检测系统记录;牙齿松动度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牙齿无松动或几乎无松动为0 度,牙齿向颊舌松动度<1 mm 为Ⅰ度,牙齿向颊舌松动度≥1 mm且≤2 mm为Ⅱ度,牙齿向颊舌松动度>2 mm则为Ⅲ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BI、GI、AL、PD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BI、GI、AL、PD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数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数比较()

注:BI,出血指数;GI,牙龈指数;AL,附着丧失;PD,探诊深度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n=40)观察组(n=40)PD(mm)4.50±1.68 4.49±0.89 0.03>0.05 4.29±1.53 2.43±1.13 2.36<0.05时间治疗前治疗前t值P值治疗后治疗后t值P值BI 2.87±1.22 2.74±1.01 0.21>0.05 2.43±1.14 1.21±0.87 2.07<0.05 GI 0.89±0.73 0.52±0.13 1.00>0.05 0.85±0.36 0.12±0.08 4.01<0.05 AL(mm)3.42±2.09 3.19±1.45 0.21>0.05 3.40±1.88 1.44±0.99 2.04<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比较 治疗前,两组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咬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咬合受力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咬合时间、咬合受力百分比比较()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n=40)观察组(n=40)时间治疗前治疗前t值P值治疗后治疗后t值P值咬合时间(s)1.47±0.22 1.43±0.21 0.35>0.05 0.71±0.44 0.32±0.27 2.60<0.05咬合受力百分比(%)7.29±1.73 7.12±1.45 0.19>0.05 5.85±1.26 4.19±0.88 2.56<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牙齿松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牙齿松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牙齿松动度比较[n(%)]

3 讨论

牙周炎属于一种常见的口腔慢性疾病,主要致病原因为受微生物感染,进而逐渐引发牙周组织出现炎性坏死,最终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在口腔科疾病中发病率较高[3]。目前,针对该病患者均给予非手术基础治疗,如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式以控制牙菌斑,用3%的双氧水和0.9%氯化钠溶液对局部进行交替冲洗,在局部涂布碘甘油和派丽奥对牙周组织进行消炎,最后用漱口水漱口来巩固疗效,维持口腔内的菌群环境,保持口腔卫生。基础治疗对于轻度牙周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对于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仅采用基础治疗的治愈难度较大,因此,针对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临床主张在基础治疗上联合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为牙周组织再生术,该术式不仅能恢复牙周组织,而且使受损的组织得以再生,治疗效果确切。但由于牙周炎疾病患者通常容易并发咬合创伤、牙齿畸形等情况,而单一使用牙周组织再生手术进行治疗,对于并发症难以起到改善或完全解决的作用,因此,该术式临床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4]。

口腔正畸能对移位及倾斜的畸形牙常进行移动及平整,使牙列排列整齐,有效减少因牙齿拥挤不齐、清洁不力而堆积的牙菌斑,有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与保持,进而改善患者牙齿和面部美观[5]。此外,口腔正畸在矫正牙齿的过程中,通过移动牙齿来使咬合力重新达到平衡,进而有效减少患者咬合创伤[6]。在实施口腔正畸手术前,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手术治疗,可有效抑制患者牙周炎的症状,控制菌斑,去除坏死的牙龈组织,进行有效降低BI、GI指数,有利于牙周组织恢复与再生,为实施口腔正畸手术提供良好的口腔卫生及牙周生长基础[7]。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口腔正畸手术,一方面可使牙齿及其牙周组织获得支持力,改善牙周附着能力,恢复受损的牙龈组织,降低AL、PD指数;另一方面,可降低牙齿松动度,进一步提高牙齿对咬合力的承受能力,进一步增强牙周组织的恢复和再生能力,最终达到改善咬合创伤以及牙齿美观的效果[8]。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BI、GI、AL、PD、咬合受力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咬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牙齿松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咬合创伤的改善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牙周功能,促进牙周组织恢复、生长,还能提高牙齿对咬合力的承受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周组织牙周炎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正畸-牙周联合治疗对替牙期儿童错位伴继发性咬合创伤牙齿牙周组织的疗效
口腔护理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炎患者临床效果分析
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对牙周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