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朗读教学的方法分析

2022-02-23 19:34:04马晶
学习与科普 2022年7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马晶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还需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让学生的学习记忆得到加深,让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朗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小学阶段也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掌握朗读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给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需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朗读,让学生能够学会朗读,从而让学生和文章的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以此构建高效率的朗读教学课堂。

一、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普通话,这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想要让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首先加强学生的普通话训练,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读音能够把握准确,可以给朗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还需帮助学生把握读音,让学生的读音能够保证准确。

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重视自身的课文范读,这也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关键。教师要精心准备,对文章的内涵深入体会,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课文的范读,以此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教师所树立的榜样是非常有效的,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能力,学生在接下来的朗读过程中,一定会对教师的范读方式进行模仿,比如模仿老师的语气和表情等,所以,教师需要让自身范读课文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需要给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情感就像是池塘中平静的池水,只需要采用一颗小小的石头,就能够让池水泛起涟漪。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其中的感人情节,并且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桂林山水》这节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学习情境,采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观看相关的课件,首先让学生欣赏辽阔的大海,再观看水平如镜的西湖以及雄伟的泰山,让学生去感受这些自然界的美。之后教师告诉学生:“同学们,大海的辽阔,西湖的美景以及泰山的雄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这些景色都无法和桂林山水相比,桂林山水不但山美和水美,并且还有奇山围绕着碧水,碧水可以倒映着奇山,使得山水相互交融,从而充满了诗情画意。此外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还有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点缀得更加美观。”在这种相应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灵去体验,从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激活。

三、教师需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开展朗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每一种形式的朗读都有着自身的使用范围,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一)录音范读的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模仿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在开展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这种模仿能力可以让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朗读形式和其他的朗读形式相比有着一定的优势,对于朗读人员,需要保证朗读人员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字正腔圆,并且需要采用标准和规范的普通话开展朗读,如果让学生在入门的过程中就能接触到准确的读音,这对于小学生的朗读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可以避免学生出现错读的情况。否则,如果错误的朗读方式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习惯,那么在日后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改正。此外,采用录音范读的形式,还能帮助教师按照教学的目的,掌握范读的内容,因此,录音范读是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对这种教学方式进行重视,从而帮助学生完成不同层次要求的阅读任务。

(二)分角色朗读的方式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文章的时候,这篇文章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其中的人物形象各异,并且对话的内容相对较多,能够充分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童话的世界,让学生对其中的人物有更加具体和感性的了解,比如骗子的狡诈形象,皇帝的虚荣心理,还有大臣的阿谀奉承以及愚蠢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参加分角色朗读的学生,还需明确自身所负责人物的说话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性格进行把握,对心理特点进行掌握,以及对话中采用什么样的语气和语调等,都要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开展分角色朗读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对其中人物的性格进行深入的体会,同时还能让学生的表演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个别朗读的方式

对于这种方式的采用,可以对学生的个人朗读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的重要方式。对于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教师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稍高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朗读材料。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开展朗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能总是给成绩好的学生提供朗读学习的机会,这样会打击其他层次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应该其他学生多提供朗读学习的机会。对于难度相对较低的朗读材料,如果教师感觉学生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朗读任务,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起朗读的信心。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朗读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开展良好的朗读,能够让学生的多重感官功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变得更加立体化,能够让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增加想象的空间,从而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

参考文献:

[1]李宗莹.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成才之路,2020(33):78.

[2]张盛铨.论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的运用方法[J].新课程(中),2019(10):23.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