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武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与创新性发展

2022-02-23 13:34周玉蓉
学习与科普 2022年10期
关键词:武术文化

周玉蓉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的“文化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资料、技法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等内容,再次明确了要加快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近代以来,武医文化对于汲取民族智慧、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价值意义重大。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信念和精神家园。在有史可查且确凿记载的人物记事和史料记载中,将武医结合并取得非凡成就的武医专家有四位,其中武医宗师郑怀贤在国内外久负盛誉,郑老先生不仅集众家武学之长,创造了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技法体系和武学理念,而且将武术和骨伤医术相结合,形成了一派骨伤医学体系,成就了其在中国武医结合领域的重要地位,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运动创伤学体系的先河,以郑氏骨伤为代表的武医文化已被正式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武学和医学本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深挖和发展传统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范式上来看,研究四川武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四川省推动健康和文化产业成链发展、有序发展的新型模式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四川武医文化的典型代表——郑怀贤武医文化

(一)早期武医文化的形成

“武医一体”,就其产生而言,是指早期的武术与中医在“起源上的同根性、技法上的互利性、目的上的同一性、传承上的融通性”,体现出二者在历史上的一体性。在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武者善接骨斗榫、跌打治疗,医者运用武术进行布气、点穴、舒经活络、打通经脉来医治内科疾病”的武中有医、医中有武、武医一体的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形态。

从技法上看,“传统武术以中医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神学说及经络学说为准则,提高对人体结构的认识,进而提升传统武术的科学训练水平和技击的有效性; 而中医把传统武术的发力和功法练习方式运用在推拿、正骨等医疗手段中,获得诊疗的精准性”,体现出“武医一体”的技法互利性。这种技法上的互利性传统,不仅是传统社会乡野环境中有效应对医疗条件落后、卫生知识缺乏、缺医少药生存苦痛的技术层面创设,更是“忙时种田、闲来造拳”的武者对强健体魄、健康生命的宏观把握。

从传承空间属性看,以家族、师徒相承的武术,在乡土社会的封闭性空间中,具有较为明显的代际差序性传承特点。这种差序性传承不仅体现在“横向的亲疏远近、纵向的等级次第”,更体现在嫡传、正宗的传承序列结构。为维持这种差序,代际之间往往将代表“祖传秘方”的医方,视为核心技术和象征符号进行传承,如形意拳秘传丹方“五行丹”,不但是练功药方,更是嫡传弟子的身份象征,从而体现为“武医文化”在传承空间上的一致性。

传统武术和传统医学在技理上的互鉴,在思维方式上的统合,是以满足人们生存需求为价值取向,具有“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情欲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实行”的实用理性思维特征,这种“实用理性”的思维方式为“武医一体”提供了“整体观”基础。也即是说,传统“武医文化”的知识与技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体现。从武医发展的理论导向上来看,传统武术以中医药剂为练功保障,以经络学、脏象学为理论指导,传统医学以传统武术为实践对象和治疗手段,形成了互利互鉴、二元通和的一体化发展。

从武医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武医的产生源于解决传统社会中民众疾苦、治疗战争创伤的实用需求。原始时期“人民少而禽兽众”严酷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对“武”和“医”的现实需求; 夏商周时代,在天命神权、宗教迷信、阴阳五行等思想下,武与巫医、原始宗教、教育、娱乐交织在一起,是素朴的、杂揉未分的武医雏形;隋唐太医署设有按摩科,有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掌管导引之法以除疾病,损伤折跌者正之;元代战争频仍,出现了靠师授家传的技术“理折伤”的“下甲人”,武医骨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武医的独立形态形成。

以郑怀贤武医文化为代表的四川武医文化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郑怀贤(1897.9~1981.10)又名郑德顺,河北省安新县人,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武术家、中医骨伤专家,郑氏武医流派的开创者,成都骨伤研究所和成都体育医院(更名为四川省骨科医院)的开创者,被后世尊为“武医宗师”。在武学、医学等方面的成就闻名于世、影响深远。作为“武医结合”典范的郑怀贤,受近代中国“救亡图存”时代语境的框定,燕赵地域“忠诚正义”文化与清末民初武术家“宽容大义”集体人格的陶染,不仅承继“武医结合”的文化传统,而且拓展了以武养德、以医从善内涵,其“以人为本、谦和仁爱”的人文关怀,“躬身践履、开创博纳”的实践精神。在他50余年的武医教学与实践中,有《正骨学》《运动创伤学》《伤科按摩术》《伤科诊疗》等著述;蕴藏的“武医”思想精髓集中体现在《正骨学》以及其学生的学术文献与口述材料,渗析出其在武学、医学和武医教育等方面的独到见解。在实践中博采众家,推陈出新,创立的郑氏武医流派的核心特质。

二、郑怀贤武医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的价值

当下倡导的大健康观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体现,着重人与社会、生态和谐,强调神形和通、天人合一;追求健康生活和行为方式,实现躯体、心理、社会责任和道德的整体健康,最终提高生活质量。传统武术和中医所形成的整体健康观,倚重于以和谐、安乐的生活状态致力于人体体质促进与增强,讲究“精”“气”“神”之调理,以“神形兼顾”“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之健康追求,为今天武医融合提供思想启迪。在身心素质上,武术是提供社会健身的一种有效锻炼手段。中医跌打具有医疗保健功能。其武医并用具有生理、心理等调节能力,对防止生理衰老、避免病理性衰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视武医的技术与德才兼备,充分发挥武医之术来弘扬其德对人的社会需求。“仁者无敌”“中庸之道”“能者为师”“天人合一”等傳统民族文化思想,在其武医结合作用于社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武医之仁义,提高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形成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的共识,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武医的中庸之道,有利于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发展通过武医传承、创造,对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体现武医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郑怀贤武医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相关史料的收集、考证及研究工作

文广旅、教育、民宗、档案、地方志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本系统武医资料、技法普查清查工作,特别是要加大武医资料、技法普查清查力。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及民间所藏武医资料、技法情况,充分摸清家底,为以后武医资料、技法传承打下坚实基础。加强与在蓉高校、省级图书馆、博物馆等的协调合作,做好数据对接、资源共享等方面工作。鼓励推动在蓉民间机构将收藏武医资料、技法在所在地图书馆进行登记、定级、著录。并整合体育学、医学、史学等多学科研究,使武医文化研究走向系统性、深入化,

(二)建立郑怀贤武医文化的传承人培养机制

充分发挥成都体育学院与四川省骨科医院传承郑怀贤武医文化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使之融入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内容。要继续发挥两个实体的作用,积极研究武医文化的历史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推进武医学术研究的纵深发展。同时,重视历史、文化、体育研究,寻求其源头文脉,建构中国武医的理论体系,阐明武医文化与中华文化及其他文化的交流历史。系统整理武医文化相关文献资料,出版历史专题图书、学术图书,逐步形成具有四川特色乃至中国特色的武医学、武医社会学、武医与中国商学等学术成果。

(三)支持武医文艺创作

加强历史上武医文化名人史料挖掘,加强与武医相关的武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加强濒危武术项目包括少数民族武术的抢救与传承。支持武医文化的文艺创作。从四川武医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提炼体裁、汲取养分,把武医文化中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新时代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武医文艺作品。

(四)推进武医文化的学校传承与社会传播

根据国家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深入研究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武医知识,建立由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把武医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全方位融入教育领域。把正史记载中与武医有关的历史人物史实,有选择、科学地融入教育体系。在教材中,作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拓展内容。重视把武医文化融入大众文化生活中,让历史传承下来的武医伦理以武医文化主题活动的形式嵌入大众生活,让人们感知武医的文化品格与人格魅力,让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品格、民族性格活态传承下来。

(五)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传承四川武医文化

举办持续性的“中国武医文化”论坛,围绕武医历史研究、人物研究、区域研究,推动武医的学术传播、文化传播、历史传播,讲好中国武医故事、地方武医故事,提高社会影响力。发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武术国际赛事,助推中华武医文化的国际传播。以中华武术及习武人群为载体,通过华侨华人、文化体育名人,讲好中国武医故事。

武医文化面临着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的历史机遇,其倡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武学与医学的优秀文化内容,正以一种新的形态阐释着社会大众的需求,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振伟,张瑞林,韩磊磊,等.传统武术与中医融合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J].体育学刊,2019,26( 01) : 27-31.

[2]曾庆宗.曾庆宗武术医学文化研究文集[M].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5:128-129.

[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 生活. 读書.新知三联书店,2008:335-342.

课题来源: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课题项目TY2021210

猜你喜欢
武术文化
现代武术“打练结合”教学模式浅析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我爱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谁远谁近?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