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沃塔”是犹太精英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聊天模式,是围绕某个主题,用提问、对话、讨论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海沃塔”聊天不是闲话家常,而是有意识的头脑风暴。
前阵子的“名师送教”需要借班活动,活动前我特意叮嘱班级教师不用介绍,正好来次“海沃塔”聊天,引导幼儿学习如何认识“陌生人”。
走进班级,我环顾一圈,并不作声。幼儿瞪大眼睛看着我,其中一名幼儿小声问:“你是谁呀?”我笑眯眯地回答:“你不认识我。”其他幼儿陆陆续续地说:“我也不认识,我也不认识……”于是,我们的聊天模式开始了。
師:想认识我吗?
幼(齐声说):想!
(这时要关掉自己内心的说话声,千万不能自我介绍,否则就中止了幼儿的思考,堵住了幼儿表达的可能性。可以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让幼儿“多说一点”。)
师:用什么办法可以认识我?
幼:问我们曹老师(班级老师)。
(如果按照幼儿的思路,直接可以把问题解决,但同时也把问题给聊死了,不要说深入了,连交流都谈不上。这时,教师提出符合逻辑的问题至关重要。)
师:认识我,为什么要问曹老师呀?(幼儿停顿,可能习惯于教师直接解决,我等待着。)
幼:我们曹老师认识你呀。
(本来想提问:怎么知道曹老师认识我的?转而一想,好像偏离了主题。)
师:问曹老师的问题,可以直接问我呀!
幼:你自我介绍。
师:介绍什么?
幼:你的姓名。
师:想知道我的姓名,这个问题可以怎么问?
幼:你的姓名?(语气像法官)
师:姓名是书面语言(估计幼儿不一定听懂,原谅我找不到更好的表达),可以这样问:“你叫什么名字?” 谁来试试看?
幼:你叫什么名字?
(价值:幼儿在模仿中学习提问。)
师:我叫陈菊。
环顾一圈,没人举手,感觉可能聊不下去。这时我用逗趣的语言,激发幼儿发问,进入“海沃塔”聊天第一核心要素——聊开。
这是“海沃塔”的基础,就像汽车的引擎一样重要,必须小心呵护,不能敷衍,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师幼间的平等,感受到被倾听、被重视、被尊重、被关爱,他们才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
师:你太厉害了,提个问题就让大家都知道了我的一个秘密,我叫——
幼:陈菊。
师:谁试试也用这个办法,可以知道我的第二个秘密?
(沉默一小会儿,陆续有幼儿举手,思维需要爬坡。此时,教师要学会等待。)
幼:你家住在哪里?
师:我家住在宝岛花园。
幼:我们家也住宝岛花园的,你住在哪一区?(小家伙还知道几区)
师:我住C区。
幼:我住B区。
幼:我住A区。
幼:你家住在几号楼?
师:我家住在X号楼。
幼:我家住……
幼:你家住在几层楼?
师:我家住在二层楼。
幼:我家是三层楼的……(小家伙都急着表达,感觉住得越高越神气。)
幼:你家住在几零几?
师:我家住在202室。
幼:我家也是202的。
幼:我家也是的。
当幼儿开启了话匣子,愿意提出更多问题和说出更多想法时,教师要认真倾听,机智回应,不仅让话题更深入,更要有思维的训练。于是,进入“海沃塔”第二核心要素——聊透。
“海沃塔”是深思的,必须有营养、有逻辑,教师要适时引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回答,让幼儿享受脑力激荡带来的更大乐趣。
幼:你今年几岁了?
师:这个让你们猜猜,仔细看看,看谁能猜对。
幼:30岁?
师:比30要大。
幼:36?
师:比36大。
幼:46?
师:比46大。
幼:100?
(提问的幼儿露出“狡黠”的笑容,估计是故意的,其他幼儿则哈哈大笑起来,可以判断他们发现了答案的不合理性。)
师:你们为什么笑?
(让同伴来解决幼儿的“故意”行为,比教师直接说教好得多。)
幼:100岁的人太老了,路都走不动了……
(无须教师引导,同伴是老师,老师是同伴,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主动思考,发现问题的漏洞,这样的质疑、思辨更有趣,思维训练也更有效。)
师:有道理。
(教师用“肯定性语言”让幼儿明白表达不能随意,必须重视答案的合理性。)
幼:60岁?
师:比60小。
幼:40?
师:觉得他猜的数字有问题吗?(全体幼儿迷茫状,我等待。)
(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学会表达,更要学会倾听,并以此为资源在倾听中发现问题。这样,幼儿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表达会越来越精准。)
幼:40肯定不对,你刚才说比46大。(稍微等待后,就有幼儿发现了问题)
……
(年龄问题在幼儿有依据的猜测、符合逻辑的判断中完成了,大家很是兴奋,满满的成就感。这时幼儿聊天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思路更开阔,问题不断,那就让思维的子弹再飞一会儿。)
幼:你属什么?
师:我属蛇。
幼:哎呀,跟我爸爸一样的,我爸爸也属蛇。
幼:你是什么星座?
师:我是天蝎座。
幼:我妈妈也是天蝎座。我爸也是天蝎座的。
……
幼儿的问题很多,涉及到家里有谁,是女儿还是儿子,叫什么,几岁了,上什么大学,有没有结婚,等等,自然而然地进入“海沃塔”聊天第三个核心要素——聊嗨。
“海沃塔”是一种开放性的合作,没有标准答案,也不需要统一,只是通过互动让思维走得更远些,让表达更有逻辑。
幼:你的头发是真的还是假的?
师:怎么想到问这个问题?
(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幼:因为你已经54歲了,头发应该白了,但是我看到都是黑的,所以我想可能是假的。
(关联问题,合情合理,有理有据,必须陪着幼儿再探索。)
师:54岁,满头黑发,一定是假发吗?
幼:不一定,还可能是染的。
(提取已有经验,合理质疑。)
师: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我的头发是真的,还是染的?
幼:让我们拉一拉就知道了(孩子们发出了“狡诈”的笑声。)
师:我怕疼,还是我自己拉吧。你们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幼:前面的头发拉一拉。
……
(我从前后左右都拉了拉。)
幼:是真的,是真的。
聊天进行了近45分钟,结束了,我尝试着总结一下,看看幼儿能记住多少。
师:现在你们都认识我了吧?
幼:认识。
师:我叫…今年…属…星座…家里有…家住…几号楼…
……
幼儿的回答是前所未有的整齐响亮。
师:你们都认识我了,可我还不认识你们,怎么办?
幼:我们可以自我介绍。(小家伙太给力了,这真是我希望的答案。)
师:那就从左边开始,一个接一个。
幼儿的自我介绍堪称完美。
“海沃塔”聊天法,让聊天变得更有意义、更高效、更精准。只要教师放下身份,平等交流,幼儿会让你惊喜不断。
“海沃塔”聊天法,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用心体会。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