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潇
不管是各路平台的热度指数,还是直播间人数,现在鸿星尔克基本回归到了捐款之前2021年7月的正常水平。
这当然是大部分人都能预料到的。
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虽然短期的情绪能极大程度地影响市场,但从长期来看,品牌在自由市场的表现主要取决于核心的差异化价值。
因此,很多人说捐款事件可能会是鸿星尔克复兴的机会,这种说法其实基本不成立。因为鸿星尔克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并不是短期的外部机会就能扭转现状。
情绪是拯救不了品牌的。
不少媒体把鸿星尔克事件看作国潮崛起的标志性事件,但鸿星尔克真能算国潮吗?
什么是国潮?
国潮的本质是因典型中国元素而产生的追捧和溢价——不管是因为传统价值被挖掘和放大,还是国民对外部敌对势力的仇视,越来越多的人愿为带有典型中国元素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
比如故宫淘宝、花西子和中国李宁,都是国潮典范。
甚至包括华为——虽然它跟传统文化没什么关系,但它已然成为“不畏列强,大国崛起”的代表,所以也能算国潮的一员。
至于鸿星尔克,不论是捐款事件还是品牌内核,跟典型的中国元素都不沾边,因此并无国潮一说。
另外,不少人给鸿星尔克支招:“现在国潮那么火,还不快借助此次事件,把自己也打造成国潮品牌!”
其实没机会了。如果国潮算一种品类特性,那在运动品牌中,李宁和安踏基本已经站稳了老大和老二的位置。
拋开早年大规模投放的电视广告不谈,鸿星尔克是如何做营销的呢?
据界面数据不完全统计,从2005年至今,鸿星尔克至少与10项网球赛事开展合作,并3次参与奥运会代表团赞助。10多年的时间里,网球一直是鸿星尔克营销投入的重点。那么,网球真的是鸿星尔克最佳的选择吗?
确实,不少运动品牌都是靠着运动赛事打出了名气,开拓了市场。
比如阿迪达斯,最开始就是凭借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以及穿着阿迪达斯率先发明的钉鞋、连夺4块金牌的黑人运动员而名声大噪。
再比如耐克,也是凭借NBA和乔丹的热度,打开了全球市场。
这里可以注意到:不管是短跑、篮球还是足球,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普及度和关注度都很高。而鸿星尔克选择的网球运动,相比之下就偏门得多。并且,鸿星尔克当年的火爆,更多是因为抱了电视广告的大腿,跟网球关系不大。
选择网球是一个弱势,但也不是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以下两点:
一是目标人群与网球运动之间的匹配度较低。
鸿星尔克一直主打年轻人市场,而网球运动更多是集中在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群中。并且在人们的认知中,网球的主要关键词是“高贵”和“优雅”。这就是为什么LACOSTE(鳄鱼,法国的品牌)会将网球融入自己的品牌故事之中。
二是运动装在网球领域其实很难做出差异化。
不管是鸿星尔克、LACOSTE还是其他品牌的网球服,在产品层面都没做出专属网球运动的明显特征。
它不像篮球鞋有护脚的高帮和极佳的回弹力,不像足球鞋有钉子,不像Lululemon(露露柠檬)的瑜伽服特别讲求塑形、贴身质感和弹性,不像DESCENTE(迪桑特)的滑雪服特别讲求保暖性和耐磨性。
这就导致即使鸿星尔克要协同营销活动去主推网球运动装,也很难产生“专业网球运动品牌”的用户认知——怎么看都是普通休闲运动装。
加上2008年奥运会之后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强劲攻势,鸿星尔克就变得泯然众生。
没有特征就没有差异化,没有差异化就没有溢价权,就只能退居三四线。
光退居三四线都没用,三四线的消费者心智依然是被大牌占领的,再加上假货的夹击,鸿星尔克的路是越走越窄,并且只能打价格战。
开篇提到,鸿星尔克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并不是某些单一或独立因素造成现在的局面。
有人说,鸿星尔克的没落是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的,它高估了奥运会对国产运动品牌的助推作用——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不但没有学友商去清库存和关门店,反而孤注一掷注资8亿元去维持表面的风光。直到2011年把这8亿元算入营收,被指出财务造假而停牌,此后就一蹶不振,连亏10年。
也有人说,鸿星尔克是产品设计能力不行,生产出来的产品虽然质量还行,但款式真的很土,进不了高线市场。
然后还有那场烧掉半数设备的大火……
总之,各方失利。
抛开企业内部的问题,也不谈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和导火索,单从外部视角来看,鸿星尔克就是典型的因定位缺失而导致管理失焦,最终导致品牌老化,被市场边缘化。
鸿星尔克的产品分为九大类:综训、网球、生活、女子、大球、IP合作、电商、跑步、户外。其中综训和生活是最大的盘子,跑步是做尖货,网球的用料最好。
但就鸿星尔克目前的体量和市场占有率,再考虑到市场的竞争和细分程度,已经不支持它再去做个全品类运动品牌了。
它需要收缩战线,需要聚焦资源——可能是聚焦到某个运动领域,也可能是聚焦到某个产品品类。
更好的选择是聚焦到领域,当然,现有的鸿星尔克选择的是网球领域,只不过用户认知不够。
但认知不够不一定是坏事,意味着还有重来的机会,毕竟船小好掉头。
考虑到鸿星尔克年轻化的品牌基因,加上Z世代喜欢展现自我的特征,以及他们对潮酷文化的热爱,街舞其实是值得探讨的切入点,主要看好以下5点:
1.虽然街舞流行很久了,但目前还没有专注街舞的服装品牌,且很多街舞爱好者都会针对“街舞如何穿搭”进行询问和讨论——既要考虑款式个性,又要考虑功能性,确实是个社会问题。
2.街舞是极度碎片化,且具有高度展示性的运动——随时随地都能舞一下,喜欢街舞的人大多也具有展示自我的意愿,这就意味着品牌有高频的自传播机会。
3.专业街舞的产品线是可以做出专属特征的,如款式(夸张、炫酷)和功能性(耐磨、耐脏、弹性好、包内物品不易掉落等),这就有了专业度、差异化、议价权。
4.潮酷人群对大牌的崇拜度较低,他们更喜欢个性鲜明的品牌。
5.虽然前期可能相对小众,但街舞文化的破圈其实不难,尤其是在短视频的推动下,人人都能舞一段,并且万事皆可舞。
街舞不是专业运动,而是时尚运动,所以这也算是在跟FILA共同做大时尚运动的蛋糕——以相对较低的价位争取更广大的年轻市场,争做第二品牌。
当然,这个方案对鸿星尔克内部资源的调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会产生结构性的变化,但在这里就不探讨了。
总之,核心的观点是要聚焦。
最近看了不少针对品牌老化的提案,几乎所有提案都提到“要重新俘获年轻消费者”。
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好像品牌老化就是指品牌不再受年轻人欢迎了,只有年纪大的人才买。
按照这种逻辑,足力健老人鞋是永远不会品牌老化?还是说它老化了之后也需要重新俘获年轻消费者呢?
品牌老化的本质,是曾经成功的品牌,因没能顺应市场的变化,逐渐被目标群体抛弃和遗忘的状态。
虽然在现象上,很多老化的品牌会呈现消费者偏大龄的状态,但其本质上是跟年龄无关的。事实上,某些主打年轻市场的品牌,如果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更大龄的市场,说不定还有第二春。
比如两性社交平台,以前都把精力放在30岁以下的用户,但随着同质化竞争的加剧,以及大龄单身市场和离婚率的增加,30岁以上的两性社交需求其实是越来越大的。类似的还有母婴市场……这些都是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引起的需求变化。
“新消费”是2021年特別火的词,一共火了两次:一次是说新消费很牛,另一次是说新消费也没那么牛。
其实新消费根本不是什么新概念。
如果品牌老化是指老品牌没能顺应市场的变化,那么新消费就是指那些成功顺应了市场变化的品牌——它们二者是对应的。
为什么说新消费不是新概念?
因为类似的事情早就发生过了——比如从补血到滋补的阿胶,从大店到小店的西贝,从没档次到有档次的卫龙……它们在很大程度都能对应所谓的新消费品牌,因为它们都顺应了一些共同的规律:
在利益方面,马斯洛高层次需求越来越大,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出乐趣,吃出身份。
在成本方面,体验成本越来越低,以前想吃火锅,要去火锅店花300元,现在直接在楼下一站购齐,100多元就搞定;以前想撸猫,需要买猫买粮耗精力,现在去楼下猫咖馆就行了……
总而言之,利益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低。而顾客利益减顾客成本,其实就是用户价值。
所以,所谓的规律其实一直没变——提升用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