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玲
摘要:根据现阶段教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当积极寻找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办法,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新型教学模式想要契合学生兴趣和学习特点,教师要合理设置教学办法,核定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利用分层教学的辦法,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本文将重点阐释在初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如何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策略
引言:
分层递进教学这一词的含义理解最初来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说,即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使他们提高学习质量,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我国现代教学中,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掌握这一阶段的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初中化学知识的难度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增加,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分层递进教学恰好符合这一学习规律,所以将这一教学策略有效地运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必要。
一、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否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有效的学习方法学好化学知识,是教师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个性开始彰显,如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吸收和收获,会很容易降低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学习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之间在智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结合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领域不是全面的,是有优劣之分,那么想要实现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学生层面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个体学习行为中不同层次的思维导致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被视为一个整体,并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跟不上课堂进度,从而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可以放慢他们的学习进度,集中控制基础知识,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提高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教师层面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成绩,教师需要从各个方面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依托分层教学法,通过科学分析学生真实学习能力,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制定相应教学方法,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层次,从根源上解决学生学习能力差的问题。继续学习进步、学习效率低等问题。
(三)教学层面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时,他们会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这对于不熟悉化学新学科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选择分层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层次。从而协调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进度,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不平等问题,使教师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教学。
三、保证初中化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成功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课堂练习要具有针对性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前,应当细致了解此部分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顺应科学的发展。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建设输送具有时代价值的人才,化学中含有多样化的理论内容,涉及的社会层面较广,教师要能通过设置课堂练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发展与化学学习之间关系。习题的分层特性要适应不同层级的学生,对于C层级的学生,习题的解答目标应当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提升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感悟程度;而B层级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结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A层级的学生能力较强,过多的简单题目只会使其失去深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可为这部分的学生设置开放性的探究问题,激发其创新意识。例如,在讲解有关海水制碱的内容时,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常见的酸碱,明确其对应的理化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和条件,教师设定海水制碱的探究活动,可深化学生对盐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方式。首先,设置教学目标。对于A层级的学生而言,其要明确氨碱法的原理,了解小苏打和纯碱在生活中的用途,明确二者的区别,掌握碳酸钠的化学性质,通过观看和查阅资料树立爱护环境的信念。B层级的学生要在A层级学生的指导下,明确侯氏制碱法的基本流程,可以准确写出Na2CO3与HCl、H2SO4、NaOH、Ca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C层级的学生仅需要掌握反应方程式即可,不做过高要求。实际讲解中,教师为学生播放关于制碱的视频,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在满足探究主题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化学与实际生活间的关系较为紧密,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家中常用的碱面,拉近学生与实际生活间的距离,接着提出问题:“想要利用氯化钠溶液制取Na2CO3还需要哪些原料?”此时为引导B、C层级的学生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将答案小声告知教师,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同时在学生回答完毕后,引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彼此的观点。对没有在一定时间内给出答案的学生,教师要结合其所处层级,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引导B层级学生从元素的角度分析,给C层级的学生两个选项,CO2和H2O2,这一过程体现出教师对各个层级学生的重视。
(二)灵活运用多种课堂练习方式
所谓灵活的课堂练习方式,指的是教师所设置问题的解答方式可相应调整,将属于某个层级的问题交由其他层级的学生解答。例如,要求处在A层级的学生研究B、C层级学生的问题,有助于提升其做题速度,使学生收获自信心,在之后的合作交流中能够发挥出领导者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B、C层级的学生在长期处理简单题的情境下很容易丧失深度探究的欲望,教师可适当邀请该层级的学生给出探究意见,鼓励其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努力,可增加积分制和小礼物奖励等激励政策,帮助低层级的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
(三)作业分层
课后作业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分层教学法的原则,教师需要根据课上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表现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保证布置的作业能够帮助优等生和中等生在原先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深化拓展;对学困生,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保证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着重于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热情,树立学习自信。例如,教师在教学“溶液的形成”这一课时,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分层布置,如学困生的作业内容为:溶液的定义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存在什么溶液?中等生的作业内容为:在家中进行简易实验,以水作为基础溶液,观察在融合食用油、洗洁精这两种物质后的反应,然后观察这三种物质混合后的反应,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优等生的作业可以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开展中,教师要积极引入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细致研究学生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设定相应的发展目标,积极引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精准定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方面的能力,提升对化学知识的感知力度。同时,应用合作探究和分层教学的办法,体现出不同层级学生的价值,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276.
[2]李树娟.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16):125.[3]安玉珍.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基础学科,2019(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