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

2022-02-23 11:40朱俊婷鲁虎石峰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3期
关键词:小儿推拿儿童保健

朱俊婷 鲁虎 石峰

摘  要:目的  探讨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新疆克拉玛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的70名儿童择为研究对象,依据儿童保健参加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名。两组均给予常规小儿保健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同步开展小儿推拿保健干预。对比两组随访1年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健康状态及小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头围、体质量及身高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营养不良表现发生率、呼吸系统患病率及其他疾病类型患病率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小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升儿童的机体健康水平。

关键词:儿童保健;小儿推拿;生长发育情况;健康状态

中图分类号:R7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10-03

儿童保健是一种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为主要内容的预防医学干预措施,其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有助于提升儿童的生存质量,降低其患病率[1]。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小儿推拿这一理疗方案在儿童保健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小儿推拿可通过为儿童开展整体穴位推拿干预,达到显著的舒筋活络及祛邪扶正的干预效果,可大幅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2-3]。本研究主要分析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新疆克拉玛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的人群中随机抽取70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儿童保健参加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名。对照组中男性儿童21名,女性儿童14名;年龄1~7岁,平均年龄(3.16±0.41)岁;儿童家属的年龄31~47岁,平均年龄(39.16±4.11)岁。观察组中男性儿童19名,女性儿童16名;年龄1~6岁,平均年龄(3.09±0.37)岁;儿童家属的年龄30~49岁,平均年龄(39.19±4.10)歲。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对象家属均已明确研究内容,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可主动配合开展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的系统性功能疾病;中途无法继续配合研究;对研究中所采用的干预内容存在排斥表现。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儿保健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医务人员依据小儿家属的认知水平为其开展个性化健康宣教,同时依据小儿的健康状态为其制订针对性饮食干预计划,对于身体状态较为理想的小儿,建议其开展适量户外运动,以有效提升机体免疫力。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小儿推拿保健干预,具体干预内容如下:在开始推拿前,统一对小儿开展健康状态评估,依据评估结果为其选择适宜的推拿方法及手法;医务人员依据小儿的体温提前对推拿室的室内温度及湿度进行合理调整,彻底清洁及擦拭双手,并均匀涂抹医用滑石粉,依据推拿部位顺序依次开展头部、上肢、下肢及胸腹腰背部位的手法推拿。在推拿期间,应用运、揉、推等轻柔手法进行操作,之后逐渐增加推拿力度,待基本推拿操作结束后,可依据小儿的具体情况,为其开展针对性推拿干预。对于身体状态较为平衡的小儿,可应用捏脊手法分别进行揉门板(150次)、清肝经(100次)、清心经(100次)、补肺经(200次)、补肾经(200次)及补脾经(200次)等操作;对于存在心肝有余的小儿,可为其于基础推拿前提下分别开展清天河水、清小肠、泄心经及泻肝经等操作,上述推拿操作频次均为200次,之后为其开展各100次的补肾经、补肺经及补脾经手法推拿;对于存在脾肺不足的小儿,可开展3~5次的捏脊处理,之后进行推三关(100次)及揉门板(150次)推拿操作,并为其开展各300次的补肾经、补肺经及补脾经手法推拿。推拿开展频率为3次/周。

两组总干预时间均为8周,其在干预结束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健康状态及小儿家属满意度水平。其中生长发育指标包括头围、体质量和身高。健康状态指标包括营养不良表现、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类型疾病(包括多动症、惊厥、抽动障碍、手足口病等)。应用新疆克拉玛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小儿家属的满意度展开评价,问卷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头围、体质量和身高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头围、体质量及身高均更高(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健康状态对比

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营养不良表现发生率、呼吸系统患病率及其他类型疾病患病率均明显更低,P<0.05。见表2。

2.3  两组干预后的小儿家属满意度对比

干预后,对照组小儿家属的满意度评分为(76.45±3.69)分,观察组为(94.67±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10,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儿童保健这一健康干预方法亦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多数儿童均存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等生理特征,其在生长发育期间对于外界环境的依赖性较高,且适应能力较为被动,在受到病毒侵袭或外界不良刺激后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疾病,进而对其机体健康水平及生长发育质量带来不良的影响。儿童保健方法作为一种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可依据儿童的身体状态为其针对性的开展系统保健干预措施,进而有效改善儿童的机体健康水平[4-6]。

小儿推拿是一种以中医医学为理论基础的中医保健方法,主要通过捏脊、推法、拿法、揉法等推拿方法对相关穴位进行手法按摩,可确保干预对象得到理想的推拿干预效果。在手法推拿前,依据儿童的身体状态评估结果为其选择针对性的推拿干预方法,通过开展手法按摩干预,进而起到显著的气血调节及强身健体的功效[7-8]。推拿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在开展期间可对机体起到较为显著的双向调节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阴阳平衡,调节脏腑功能,进而提升儿童自身的疾病抵抗能力,起到显著的气血调节及强身健体的干预效果。由于该干预方法在开展期间可避免对儿童造成不良事件,从而有效提升了儿童及其家属对小儿推拿的接受度[9-10]。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头围、体质量及身高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营养不良表现发生率、呼吸系统患病率及其他疾病类型患病率均明显更低(P<0.05)。由此证明,将小儿推拿应用于儿童保健干预中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升其机体疾病抵抗能力,保健干预效果突出。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小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表示通过应用小儿推拿方法开展儿童保健干预可明显提升小儿家属的干预认可度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升儿童的机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倩,張星贺,宋咏丽,等.小儿推拿干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系统评价[J].陕西中医,2019,40(7):972-975,984.

[2]石志勇.小儿推拿五指配属五脏的理论依据[J].中医学报,2019,34(2):230-233.

[3]于娟.小儿推拿独穴疗法探究[J].中医药导报,2018,24(11):42-44.

[4]李美玲,路桃影,王立新,等.小儿推拿临床研究设计的方法学思考[J].中医杂志,2018,59(17):1474-1479.

[5]王文奕,蔡君豪,纪清,等.影响小儿推拿临床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28):147-150.

[6]王海宽,杨良兵,王继红,等.五步小儿推拿治疗脾胃虚弱型小儿厌食症的效果分析[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8,41(5):88-92.

[7]王文晟,袁德培,曾楚华,等.浅析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清补疗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651-3653.

[8]陈春燕.小儿推拿疗法对小儿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研究[J].四川中医,2018,36(3):183-186.

[9]王玉梅.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探析[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8):828-829.

[10]徐鹰,陈桃秀,肖慧.小儿推拿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8,31(23):82-83.

猜你喜欢
小儿推拿儿童保健
《小儿推拿》CAI课件设计与制作
廖品东教授推拿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经验总结
儿童保健门诊系统管理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探讨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作用
小儿推拿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虚型泄泻20例临床观察
我国小儿推拿发展现状及前景思考
儿童保健在儿童成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探讨基层儿童保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