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冉 刘轶
摘 要:目的 分析临床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pH、PaO2、SpO2等指标值均高于常规组,PaCO2指标值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综合护理干预;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3-0102-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为慢性呼吸类疾病,常伴有呼吸衰竭的症状,并且容易累及心肺等器官。据相关研究表明,国内40岁以上的人群中,COPD病发率竟然高达8.3%,并且每年呈现逐步增长趋势,而随着患者病情不断的加剧,会对患者呼吸功能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进而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本研究通过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综合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干预组患者男36例,女24例;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7.42±4.95)岁;常规组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68.05±5.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2]中相关临床诊断;②神志清晰,能够配合研究;③无精神障碍患者。
排除标准: ①依从性差,无法配合研究者;②其他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者;③伴有肺部肿瘤者;④伴有心脏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是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的清洁卫生,及时通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合理安排饮食。而干预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具体为:①为所有患者详细介绍BiPAP呼吸机治疗方法,解答患者提出的所有疑问,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②依据患者面部的特点来合理的选择面罩与鼻罩,并在呼吸时询问舒适度,及时对呼吸机的压力和气流的流速以及吸气的时间进行调整。③开展呼吸的训练,保障人机的协调性,与此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④开展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因面罩配戴时间过长导致胸闷情况后产生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感,并询问患者各项需求和生理与心理感受,降低患者不良情绪,鼓励并帮助其建立治疗的自信心。⑤依据医嘱进行雾化吸入,嘱咐口咽干燥的患者多饮水,并辅助排痰困难的患者排痰。⑥及时调整面罩的位置,如患者治疗时出现和通气相关的腹胀情况则指导患者进行闭口呼吸,在必要时使用胃肠的动力药物来对气体引流,当患者面部出现压迫损伤时对面罩进行调整,并在必要时运用保护贴。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血气指标主要对比血液酸碱度(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利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满意进行评价,主要分为三项,即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满分为10分,>8分为十分满意,6~8分为满意,≤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十分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pH、PaCO2、PaO2、SpO2等血气指标值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pH、PaO2、SpO2的指标值均高于常规组,而PaCO2指标值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满意率为96.67 %,高于常规组的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COPD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发病基于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发展而来,COPD恶化后容易造成十分严重的呼吸衰竭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伴随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导致肺功能减退,致使其劳动力逐步丧失,与此同时,患者受到病情长时间的折磨易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3]。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多以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以此来改善肺部的通气和减少呼吸功能的消耗,虽然其可以对病情加以改善,但也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进而造成病情逐步的恶化[4]。
据相关研究显示,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并且对治疗缺乏了解和治疗信心,而应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则能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认知,并可提高治疗效果[5-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pH、PaCO2、PaO2、SpO2等血气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pH、PaO2、SpO2的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而PaCO2指标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进而提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通气并降低呼吸的消耗,改善患者的血气,进一步抑制呼吸生理功能的恶化,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血气的各项指标,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任彦澎.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疗效与肺功能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4):1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J].国际呼吸杂志,2011,31(1):1-2.
[3]徐文艺.整体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3):117.
[4]阿扎提古力,阿不力米提·热依拉,巴图尔.专职护理干预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血氣指标及康复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9,38(18):179.
[5]李小娟.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7):5-6.
[6]季冬梅.综合性护理干预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30):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