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02-23 06:39钱丽琼
学习与科普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新课改

钱丽琼

摘要:作为开展品德教育的重要平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摇摆不定的青春期,急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帮助,否则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走上错误道路。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抓好教育良机,利用好道德与法治课堂这一平台,采用新颖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法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案例;实践

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是摇摆的,他们的行为是迷茫的。如何引导学生顺利渡过迷茫的青春期,需要教师、家庭和社会多方的通力合作。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主要德育平台,教师更要利用好手中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帮助。因此,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改大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摒弃传统低效的教学形式,以更加鲜活的教学案例、更加生动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的教学实践,引导学生接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熏陶,不断养成科学的价值观。

一、丰富教学案例,生动教学形式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重要的德育平台,在教学中最忌讳枯燥的语言说教。这样的教学不够生动,学生能够做出的联想不够,认识不深,因此,共情感就差得多,教育效果自然也不行。从生动而鲜活的教学案例出发,让学生在具体事例中自主判断是非对错,将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能够有助于学生道德认知的提升,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丰富教学案例,把德育寄于生动的事例中,让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体验、去分析、去感悟,从而获得道德情感上的提升,建立积极的价值标准。

例如,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哪些是违法行为,帮助学生学法、懂法、用法。许多学生认为自己主要行动在校园,根本就触及不到法律,违法行为离自己的生活十分遥远。然而,现实情况远非如此,当前学生违法事件屡见不鲜。网络传播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学生在网络上肆意传播虚假消息,恶意损坏他人名誉,等。校园霸凌事件更是给受害者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一些看似很少的事情,其实都可能触发法律。课上,我就先从学生身边的违法案例说起,再逐渐引入课本上的教学案例,通过大量的案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基本法律,学会辨别哪些是违法行为,懂得如何依靠法律来维权,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拓延教学边界,构建教育合力

德育不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乃至全社会的责任。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加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因此,德育教育的边界不应该是道法课堂,也不应该是中学校园,而应该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真实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多的德育资源隐藏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结合家庭、社会的力量,從现实生活中寻找教育时机,全力构建德育教育的合力,为学生营造全面、立体而浓郁的德育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例如,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不仅在学校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的言行,而且还引导家长关注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态,并及时向学校反馈。这样,我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德育更接地气,也更具时效性。此外,社会上有很多公共服务平台,我积极配合学校与这些教育平台取得联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学习更加鲜活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为学生营造了全方位德育环境,促使德育教育能够更好地展开。

三、开展德育实践,促进情知合一

德育的最佳效果是学生知、行、情、意的完美统一。知代表的是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认知,行是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情指的是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意是学生大脑潜意识里对事件的真实反映,是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固定观念与意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在于学生会背多少道德法规,而在于他们是否能够真正运用学到的道法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否真正将理论知识内化为了自身的言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着重突出德育的实践性特征,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于实际生活,并经此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真正实现知情行意的统一。

例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时常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公开选举、投票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小主人”,体会公民享有的选举权。又如,我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普法宣讲等活动,让学生从中自主产生积极、正向的价值认识。此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社区开展公共服务活动,去养老院做义工,跟随警察叔叔去路口执勤等,让学生养成为社会服务的好习惯。这样,在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不再停留于口头上,而是深入到了社会生活中,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不断增强了学生内心情感方面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同,并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了自身的实际行动。

总而言之,德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时代在变化,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更应积极研究更加新颖、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内在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努力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品德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陈丽杰.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5(3).

[2]郭迪成.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 赤子(上中旬),2013(10).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