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教学

2022-02-23 04:55:35陈晨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正方体表面积信念

陈晨

多尔所说,“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而学生也体会到‘平等的权威’”。教师这个职业做久了,往往会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给学生施加压力,会以“为学生的未来好”为理由给学生增添负担,更会以“我是你的老师”的心态给学生居高临下的威严感。其实,只有建立在尊重、平等、理解三原则上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感到自尊、自信、自由,才能在学习领域大胆求索,创新立异。

范梅南说,“教学的一个黄金原则,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没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的教与学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我的教学信念里,教师应该摒弃人格歧视、等级压制、思想强制、话语霸权,放弃一切企图控制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想法和做法,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来,使教学过程都成为有意义的师生平等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性,自主性和自主学生的生成。

培根说:“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知识好比是修剪移栽。”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可以造就的生命,我们要用艺术家的眼光对待,即使就是荒野的树根,我们也能否把它变成如根雕一样的艺术品呢?所以教育者应该拥有一种心态,对待学生应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成绩最差的,在某些方面也可能是金子,是可以造就的人才,教育者不能总是把眼光放到几个优生身上,而是应该运用赏识,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信,拥有成功。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我还不具备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但至少我要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生命都有自我成长的功能,就如同孩子,人人都会成长,不过是快慢而已,讓孩子速成不一定就是件好事。向阳的花一定早开,但也必然早谢,向阴的花开时,必然有人驻足凝望,它会用自己的美丽,喜迎太阳。作为教师,应该看每个不同个体的学生,面对班里形形色色的不同学生,他们在生活习惯、性格品行、家庭背景、智力因素、身心健康等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作为教师,不可能指望像机器模具一样,将原材料一加工,出厂的都是我们所期待的产品,因为,人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职业有多神圣。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更多的与学生相处往往都是在教学活动中,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复杂多变的,不时地会有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想想,要有处理课堂现场问题的教学智慧。

一、平等教学之“以生为本”

记得最开始接触“问题化教学”时,常常以让学生提几个问题为教学套路,当学生问到上课主要问题时便停止了学生再提问,按照自己教学内容继续授课。如一次在上《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出示课题后,问: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1:什么是表面积;学生2:表面积学了有什么用;学生3:怎么求表面积;学生4:为什么要求表面积?当我欣喜地听到这几个问题是我本节课的主要解决问题时,便结束了学生提问,开始我的教学。然而,这并不是真正地让学生提出自己困惑,并没有平等的对待在座的40几个同学。因为之后在潘小明老师给我看的另一个教学视频中,学生对于课题的提问十分多样化:1、表面积是什么?2、表面积是几维?3、表面积怎么计算?4、表面积和面积有什么区别?5、学习表面积有什么用?6、表面积的单位是什么?7、除了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哪些东西有表面积?8、表面积和体积有什么区别?9、为什么叫表面积?学生提的问题十分普遍,每一个问题都可以是这节课所以学习得知识点,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的问题化教学,让学生主掌课堂,展开学习、探索。真正让更多的同学提出问题,做到面面俱到,才是平等教学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我的信念是“以生为本”的课堂需要教师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提问。当学生的状态很松弛,教师也要松弛一点,不能太关注孩子是不是能马上解决问题,而要多去关注孩子想问题的过程。表面积的学习不是一堂练习课,应该要让学生在灵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概念,并不断地回归概念来思考新问题。作为新教师,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把自己视为课堂的中心,认为学生必须要按照我的思路陪我“走完”教案,完美地解决每个问题。但是,学生在这个流程中收获了什么?优等生凭借自己以往的知识积累和敏捷的思维马上解决了问题,中等生在前者的发言以及教师的补充和规范表述中勉强听懂了方法,剩下的学困生只有附和的份了。真正的教学解决几个学生的问题,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平等教学。

二、平等教学之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

(一)倾听学生质疑的声音

希尔伯特指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师生关系,乐于倾听学生,鼓励敢于质疑,乐于提问,并在课堂上愿意停留时间给“不同声音”。一次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中,我问道:“0.1、0.2、0.3、0.4、0.5、0.6、0.7、0.8、0.9中,要选一个最重要的小数,你会选哪个?”有一个同学举手发言说是0.1,我紧追问为什么,学生说因为后面的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我马上说:“很有道理,还有其他想法吗?”。虽然这位同学回答的十分正确,但是在我肯定之前,也许还有其他同学有不同的想法,尽管他的答案可能是错的,但是在错的过程中,如果给予立即指正,那么对他的学习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于质疑的声音,我也一定要给予质疑的空间。

(二)倾听学生探究的声音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我更愿意把时间平等的分给每一位主动愿意探究学习的学生。在《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中,我请学生用一幅画表示0.3,就是在让学生自主探究0.3的意义。结果,不同的学生所展示的“画”不一样的精彩。有的学生把线段图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0.3;有的同学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0.3;还有的同学用10个圈,取其中的3个圈,表示0.3……每一幅图示都不同,却都展现了0.3的一个意义,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表示0.3。学生探究的声音各不相同,却一样的精彩。

三、平等教学之与生商量

在一次试教《表面积》时我出示一个四层正方体的组合图,请学生计算它的表面积。在学过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数一下这个组合体到底有几个面,但是太多层叠在一起似乎没法数清到底有几个重合的面要去掉。因此我暗示,当这么多的正方体搭在一起没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有个学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先减少几个正方体,再来算它的表面积呢?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学生十分聪明,想到“以退为进”策略来解决数学问题。但我也不急着肯定他,便与他商量起来:“如果真的要减少几个正方体的话,那到底是减少几个比较合适呢?”这个时候其他学生也积极地参与进来。有的说:“至少减少两层吧。”有的说:“老师,要不要直接先算算三个正方体叠一起的表面积。”有的说:“我直接算地下一层的表面积吧。”说着说着,学生们便开始都手算起来。可见,在与学生商量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思维也渐渐被调动起来。可见,与学生平等地“有商有量”教学方式,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实现有效活动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教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教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教育实践还告诉我们:一个与学生建立了良好人际关系,赢得学生敬重的教师,自然会被学生引为楷模。这时,教师的思想作风、品德修养、治学态度、做准则乃至行为举止,一句话,教师的人格,就会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在于它可以感染熏陶学生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人格的感染熏陶可以避免道德教育的喋喋说教,形成一种引导践引的养成教育。这样也就造成了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因此,我认同平等教学的重要性,只有人人平等,才能造就和谐师生关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信念赋予教育以无穷的力量。肖川老师认为,教育力量的迸发,取决于精神生态的品质,其最重要的源泉是教師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育信念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难以改变,从而造成了教师所特有的道德人格。只有这种道德人格的魅力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重要的力量所在。在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感染学生,还是引导学生,首先使学生信服,这种信服力正是通过老师的人格魅力来实现的。

刚开始懵懵懂懂做教师,一晃八年过去了,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教师,但是一直信奉着与学生良师益友的心态与学生相处。在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时,我最羡慕的教师是德雷珀,微笑着,写着让年轻人感受的文字,做着优雅的教师,收获着优美的文章。我期待的我的教学状态是,笑着与学生谈论问题,学生争先恐后的积极发言,我收获的是学生的信任与进步,而学生能够在收获知识中成长,在喜爱数学中进步。

猜你喜欢
正方体表面积信念
积木的表面积
巧算最小表面积
巧求表面积
为了信念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4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发光的信念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信念
民族音乐(2018年4期)2018-09-20 08: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