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任务设情境,知人论世品生命

2022-02-23 06:38郑晓勤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梦游杜甫预设

郑晓勤,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教师。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

任务一:随文释义析结构,疏通诗意初探究

【预习要求】

1.查阅李白及唐代的相关资料,借助注释疏通《梦游天姥吟留别》。

2.画出《梦游天姥吟留别》行文结构导图。

3.写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文本提出两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一、历史情境导入

在魏晋诗歌的学习中,我们领略过曹操“天下归心”的渴望,也感受了陶渊明“守拙归园田”的淡泊。今天,乘着历史快车穿越回唐代,诗人们又将为我们带来怎样的精神盛宴呢?让我们走进奇幻瑰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饱饮风光。

二、朗读正音,划分节奏

(一)初读古诗:请同学们先把《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踩准节奏。

(二)强调字音:天台(tāi)、剡(shàn)溪、渌(lù)、暝(míng)、殷(yǐn)、訇(hōng)然。

(三)节奏误区预设:虎/鼓瑟兮/鸾/回车——“鼓”字本为名词,但在此句中是表示“敲击、弹奏”的动词,属词类活用中的“名词作动词”。其实“鼓”本就有动词义,大家看“鼓”字的甲骨文字形(教师手绘“鼓”字甲骨文字形,如图1),左边是“鼓”的本字“壴”,右边是“支”(pū),表示手持棒槌击鼓。

三、展示成果,随文释义

(一)预习成果展示

抽取学生《梦游天姥吟留别》结构导图,师生共同讨论明确。

预设:以“梦”为线索,按“梦前——梦中——梦后”行文

第一节:梦游之由(起)

第二节:梦游之境(观)

第三节:梦游之吟(叹)

(二)随文释义

教师据学情就文本的重难词句随文释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疏通诗意。

预设: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栗深林兮惊层巅(栗:使……战栗;惊:使……震惊);訇然中开(中:名词活用为状语)。

四、问题引导,聚焦篇性

根据学生预习过程中的疑惑与提问,归纳出值得用于课堂探究的深度问题,并引导学生从文本入手作初步思考。

预设:(一)为何李白梦境中多次提及“谢灵运”?(二)诗人写自己的美梦终究被惊醒,想表达什么?

五、师生研讨,教师基于学生见解做出引导

教师问题(一)引导预设:有同学认为李白写谢灵运是因为欣赏他,还因为谢灵运曾经到过剡溪。假设才高八斗的曹植也到过剡溪?能不能把谢灵运替换成曹植呢?

教师问题(二)引导预设:同学们的多元解读值得表扬,但要记住“多元有界”,这个“界”一方面是“以文本为界”,大家在回答时要回到文本寻找可以支撑观点的词句;另一方面,是以“知人论世”为界,要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作业布置——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知人论世”

(一)查找谢灵运的相关背景信息,思考李白多次提及谢灵运是否还有其它用意。

(二)概括李白美梦初醒时的心情,结合预习时积累的李白及唐代的背景信息,进一步理解李白描写“惊梦”片段的用意。

任务二:体悟情感观精神,知人论世深理解

一、生活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的思考题完成得不错,把李白梦醒时分的心情概括出来了——“惊恐”“失落”和“叹惋”。但大家是否觉得奇怪呢,大梦初醒,至于有这么强烈的情绪吗?假设现在你梦见自己考上了清华,一番美梦之后突然醒来,只看到午休前还没写完的试卷,你会有与李白相似的心情吗?(预设:不会,最多跟同桌分享一下自己的美梦,感叹一下“要是真考上该多好啊”)

二、互动并引导

是的,美梦初醒的我们大多只会觉得有趣,并不会像李白这么失落甚至惊恐。试着借助你们查阅的资料,谈谈李白产生这些心情的原因。(预设:李白写这首诗时被唐玄宗逐出长安,政治上失意,所以觉得美梦终究是无法实现的)

三、紧扣矛盾,知人论世

(一)进一步扩展“知人论世”范围:正如同学们所说,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因吴道士的推荐奉召入长安。这时,他给妻子写下《别内赴征》诗:“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足见他对此次入京踌躇满志、渴望有所作为。然而,现实却是唐玄宗仅是将他当作一个供己消遣的“文学侍从”,并未在政治上重用他。后来,由于李白不肯同流合污,又在醉酒时得罪了皇帝的宠臣高力士等权贵,只在长安居住了一年多的他终被“赐金放还”,他“由布衣而卿相”的美梦就此破碎。因此,诗中对瑰丽梦境的想象恰好与他遭遇的现实起落形成了强烈对照。

(二)引导学生简要地勾勒李白的人生曲线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绘制简单的李白人生曲线图,体会其梦境的起落与人生境遇之关联性。

预设:

四、引导学生基于“知人论世”自主深入其它问题的理解

回到另一道思考题,想必大家现在就更能理解李白多次提及谢灵运的缘故了吧?(预设:谢灵运才华出众,然而仕途多舛,最终只能寄情山水。其人生际遇与李白颇有相似之处)

任务三:迁移解读逻辑,阐释《登高》之悲

【预习要求】

1.查阅杜甫及唐代相关资料,借助注释疏通《登高》并提炼诗眼;

2.写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就文本提出两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一、总结方法,引导迁移

借助“知人论世”,我们满足了好奇心,探明了李白將谢灵运写入梦境和写自己美梦惊醒的来由。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借助“知人论世”来观照杜甫的《登高》。从大家的预习作业中,我发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将本诗的诗眼定为“悲”,那么,杜甫的“悲”有何具体内涵,他又为何这么“悲”?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请同学们按照节奏自由诵读《登高》,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营造的沉郁悲凉的意境。

二、指导七言诗节奏划分,再读感受杜甫“悲”情

(一)按意义划分:“四三”式,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二)按节奏划分:“二二二一”式,如“风急/天高/猿啸/哀”;“二二一二”式,如“渚清/沙白/鸟/飞回”。

三、抓住关键句,探究“悲”的多重内涵

“学习提示”中提到宋代罗大经认为《登高》的颈联有八重“悲”,请结合本诗的写作背景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后上台分享。(学生结合杜甫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探析“悲”的多重内涵,教师适时点拨)

预设:①“万里”:远离家乡,与亲人音讯隔绝。②“悲秋”:季节寒凉,易感凄凉。③“常”:客居他乡日久。④“作客”:客居他乡。⑤“百年”:岁暮。⑥“多病”:百病缠身,身体受折磨。⑦“独”:形单影只。⑧“登台”:重阳节习俗,佳节漂泊倍思亲。

重点引导学生辨析“作客”与“做客”:“做客”指到别人家拜访;“作客”指寄居在别处。本诗作于杜甫流寓夔州期间,当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割据依旧,杜甫被迫继续漂泊,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遭遇都是他“悲”的来源。为什么杜甫在此处不写“做客”而写“作客”呢?因为当时他的好友李白、高适和严武相继辞世,杜甫孤独无友,加上社会离乱,他怎会有心情到别人家拜访?

任务四:迁移知人论世法,自读《琵琶行并序》

一、作业布置:到此,我们学习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登高》两首诗,都需要我们借助外部资料进行“知人论世”才能真正深入作者的内心。但第8课的最后一首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并序》却很特殊,白居易在开头就作序交代自己的写作缘由,整首诗读来,白居易就如同以音乐诉说身世的琵琶女一样,用诗歌将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请同学们根据前面几首古诗的赏析经验,完成本诗的自读任务:

(一)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诗歌,完成导学案字词梳理。

(二)欣赏琵琶名曲《塞上曲》,感受音乐的感人力量。

(三)形成自读成果:结合教材插图,概述琵琶女的形象,分析从“序”中能得出哪些关键信息。借助“诗序”和其它“知人论世”相关资料,找出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共性,品味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任务五:比较诗体明特征,反复诵读深体验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三首唐诗,尝试找出其各自的诗体特征,初步思考不同诗体的情感表达特点;

2.写下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一、关联情感,析诗体秘妙

就如本单元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到此,我们已经领略了李白驰骋想象的豪迈及人生如梦的虚无,感受了杜甫登高望远的悲凉及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诗人们用文字书写生命,寄托心怀与精神。同学们是否发现了,诗人们对诗歌形式的具体选择是不同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琵琶行并序》是古体诗(补充“歌行体”相关介绍,强调标题中的“歌、行、吟”皆为诗体),《登高》属于近体诗(律诗),李白为何不选择用律诗来写梦境呢?请同学们展开讨论,探究不同诗体的特征,并分析两种诗体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之处。

预设:古体诗不拘字数、句式,作者能够借此尽情而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既适合李白书写梦境之神奇变幻,也适合白居易对音乐作淋漓尽致的描写。近体诗讲究平仄格律,因此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美,讲究对仗,有形式上的整饬之美,且字数固定,语言高度凝练,适合杜甫表达沉郁顿挫之悲情。

二、补充、引导

1.古体诗表达上的自由还体现在押韵灵活,可随时换韵、换字,不会因照顾格式而生硬用字、以文害意。同学们要学会结合例句分析,比如《夢游天姥吟留别》中“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虽然没有押韵,但是灵活之中可见李白的随性与豪放。

2.近体诗也有表达上的特性,如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①“无边”对“不尽”,写出宏阔的空间感,更显诗人形单影只的渺小。

②“萧萧下”对“滚滚来”,把俯仰远近之间的动态画面完整呈现。

③“落木”对“长江”,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诗人不写“落叶”而写“落木”?(引导学生联系朱光潜的《说“木叶”》,画出“木”字甲骨文,如图2,赏析“木”字承载的秋之萧索感)。“长江”又意味着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等文本,理解“长江”承载的时间感和历史感)。可见,“落木”与“长江”共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短短一联,杜甫就将时空和画面融合起来,将人生的萧索凄凉藉由景物的对照描写呈现出来。

三、强调诵读,因声求气:现在,就让我们“因声求气”,在反复吟咏中欣赏两种诗歌的形式之美,体察诗人的不同心境和精神。

四、作业布置: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中任选一人,联系诗人不同时期的相关作品,尝试针对“作家风格的变化”写作文学短评。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思路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课位居第三单元,该单元以“生命的诗意”为人文主题,组合了魏晋至唐宋的八首经典古诗词,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其中,第8课包括《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及《琵琶行并序》三首唐诗。就体裁而言,《登高》为近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及《琵琶行并序》皆属“古体诗”;就内容而言,三首唐诗都表现出作家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但具体情感和创作手法各不相同,需反复涵泳和诵读体会。

整体设计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机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疏解型阅读:聚焦“语言建构与运用”

由于古诗作品距今时代久远,学生在理解上需要冲破多重基础障碍才能达成理解,首要的就是对古诗文进行“解码”,即“对文本意义的古今转换和疏通,字词的现代义转换”。这是古诗阅读的特殊性,夯实这一理解的基础后,学生才有可能顺利借助“知人论世”提供的外部信息理解文本的意蕴。因此,该设计以“疏解型文本阅读”为基础,将任务1设置为“随文释义析结构,疏通诗意初探究”。一方面,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意,教师则随文释义,依据学情对重难词句加以强调,避免枯燥、机械的纯文言知识讲解;另一方面,重视学生预习成果,引导学生明确诗歌结构,形成整体认知,并根据学生预习成果调整课堂问题设计,实现“以学定教”。

此外,设计注重练字炼句。如讲解《登高》中的“落木”时,引入关联文本《说“木叶”》,体现群文建构性,发展学生的比较思维和联想发散思维,从而锤炼语言文字的独特秘妙。

二、思辨型阅读: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

高一学生具备自主查阅“知人论世”相关资料的能力,但未能将“知人论世”与文学阅读有机结合,时常会出现不加筛选、生搬硬套的情况,需要教师找准时机引导学生基于“知人论世”做“多元有界”的解读,并逐步学会自主运用“知人论世”辅助阅读,因此,该设计以“知人论世”为突破口,旨在借助相关背景资料还原语境,引导学生与诗人深层对话,从而理解“生命的诗意”。

鉴于古诗距今时代久远,在形式上,该设计以可操作的“任务”和可感知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围绕“知人论世”展开任务驱动型教学,从而拉近学生与古诗之间的距离。“知人论世”作为古诗阅读常用方法,属于语文学科的大概念,该方法的习得需要经过多次实践和迁移。正如吕叔湘所说:“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不正确就不能获得所要求的效果,不成其为技能。不熟练,也就是说,有时候正确,有时候不正确,或者虽然正确,可是反应太慢,落后于时机,那就不成其为技能。”[2]因此,该设计中强调对学生“知人论世”阅读方法的反复训练和自主运用能力的培养。

在精讲第一首古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时,鼓励学生作个性化解读,同时,呼应“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强调“多元有界”,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矛盾,进而有意识地借助“知人论世”还原情境、解释矛盾,关注文本内部信息和作家与时代背景等外部信息,避免探究时的主观性,为学生“知人论世”阅讀方法的使用提供了参考,强化方法意识。

三、审美型阅读:聚焦“审美鉴赏与创造”

该设计有意识地融入了图画、音乐等艺术元素。例如,为理解李白梦境的起落与人生境遇之关联性,教师引导学生绘制了简单的李白人生曲线图,利用曲线图增强形象性,帮助学生体验李白生平之起落。又如自读课文《琵琶行》的教学,自读任务中亦设计了琵琶名曲《塞上曲》的欣赏,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乐曲,加强“审美鉴赏与创造”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培育,丰富课堂活动。

在感受了不同诗人的情感意志后,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形式,赏析不同诗体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之处,聚焦三首古诗的篇性,找到三位诗人所用诗体与各自情感的适切性,关联情感来赏析诗体的秘妙。

四、深度型阅读:聚焦“文化传承与理解”

该设计有意识地引入汉字源流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汉字文化。例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朗读正音环节,执教者根据学生朗读的课堂生成情况,借助汉字源流知识引导学生划分“虎鼓瑟兮鸾回车”的节奏,发掘汉字文化价值,让原本生硬的“鼓”字的词类活用生动化、形象化,鼓励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增强学生古汉语学习兴趣及信心。又如赏析《登高》中的“落木”时,融入汉字源流常识,以“木”的甲骨文字形引导学生理解“落木”的萧索,感受情景交融之秘妙,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融合。

总之,该设计以大单元教学形式统领课堂,强化“知人论世”这一语文大概念。教学形式上,以“任务”和“情境”驱动课堂,遵循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从教读课文过渡到自读课文,从“疏解”型文本梳理过渡到“思辨”型文本探究,帮助学生总结并迁移“知人论世”阅读方法。教学过程融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语文核心素养,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7:7.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5.

[3]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胡丹.“知人论世”的误区与超越[J].语文教学通讯,20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7.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解读与应用研究”(FZ2020JDZ026);福建师范大学校教改项目“基于PCKg理念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语文教学案例研究为中心”(I202002076)]

猜你喜欢
梦游杜甫预设
在梦游的象
登高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梦游
绝句
梦游东方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