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有岐特级教师
(陕西省汉中市四〇五学校)
在随机变量及分布列的学习中,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审题不严、考虑不周以及忽视公式成立的条件等,导致求解中出现“多解”或“漏解”等失误.本文对常见的易错、易混、易忘的典型问题归类整理,并进行错解剖析和警示展示,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例1某地最近出台一项机动车驾照考试规定:每位考试者一年之内最多有四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一旦某次考试通过,便可领取驾照,不再参加以后的考试,否则就一直考到第四次为止.如果李明决定参加驾照考试,设他每次参加考试通过的概率依次为0.6,0.7,0.8,0.9.求在一年内李明参加驾照考试的次数X的分布列.
错解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1,2,3,4,则
综上,所以李明参加驾照考试的次数X的分布列如表1所示.
表1
剖析对事件“X=4”不理解,导致分布列所有事件概率之和不为1,“X=4”表示李明前3次均没通过,而第四次可能通过也有可能不通过.
正解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1,2,3,4,则
或利用性质求解,P(X=4)=1-P(X=1)-P(X=2)-P(X=3)=0.024.
综上,李明参加驾照考试的次数X的分布列如表2所示.
表2
警示在确定随机变量取值时,找出关键词,理解随机变量ξ的实际意义.准确列出随机变量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且注意ξ=0是否符合题意,只有这样才可避免出错.有时可以用概率分布列性质p1+p2+p3+…+pn=1检验分类是否完备或简化求解某个取值的概率.
变式某人进行一项试验,若成功,则停止试验,若失败,再重新试验一次.若试验3次均失败,则放弃试验.若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求此人试验次数ξ的分布列.
解试验次数ξ的可能取值为ξ=1,2,3,所以
则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表3所示.
表3
例2在装有4个黑球、6个白球的袋子中,任取2个,试求不放回地抽取,取到黑球数X的分布列及期望E(X).
错解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0,1,2.根据题意得X~B(2,0.4),则从10个球中任取2个,其中恰有k个黑球的概率为P(X=k)=Ck20.4k0.62-k,k=0,1,2.
因此,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4所示.
表4
剖析本题是将二项分布和超几何分布混淆致误.事实上,超几何分布是不放回地抽取,即每进行一次试验,下一次再发生同一事件的概率已经发生了变化,即每次发生的概率都不相等,它实质上是古典概型的特例;二项分布是有放回地抽取,即每做一次试验,发生同一事件的概率相同.但他们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样本容量越大,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的对应概率相差越小,当样本个数无穷大时,超几何分布和二项分布对应的概率就相等,换言之超几何分布的极限就是二项分布.
正解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0,1,2.因为是不放回地抽取,所以X服从超几何分布.从10个球中任取2球的结果数为,从10个球中任取2个,其中恰有k个黑球的结果数为,那么从10个球中任取2个,其中恰有k个黑球的概率为
因此,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如表5所示.
表5
警示设在每次试验中成功的概率都为p,则在n次重复试验中,试验成功的次数用ξ表示,ξ服从二项分布,则在n次试验中恰好成功k次的概率为P(ξ=k)=Cknpk(1-p)n-k,E(ξ)=np,D(ξ)=np(1-p).超几何分布是在理解随机变量的意义下,把元素自然分成2组,利用组合数和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分布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其本质是“不放回抽样”,是一种古典概型,而二项分布的随机实验是“独立重复实验”,强调每次实验的结果发生的概率相同,可认为是“有放回抽样”.
变式从1,2,3,…,100这100个数中,随机取出两个数,求其积是3的倍数的概率.
解基本事件数有种.在 由1到100这100个自然数中,3的倍数的数组成的集合M中有33个元素,不是3的倍数的数组成的集合N中有67个元素,事件A为任取两个整数相乘为3的倍数,分两类:取M中2个元素相乘有种;从集合M,N中各取1个元素相乘有种.因为这两类互斥,所以
例3从一批含有13只正品、2只次品的产品中,不放回地抽取3次,设抽得的次品数为ξ,求E(5ξ+1).
错解1随机变量ξ~B(n,p),这里独立重复试验的次数n=3,在一次试验中事件(次品)发生的概率得
错解2因为不放回地取,先组合再排列,所以
故
剖析错解1误认为随机变量是独立的,服从二项分布,而本题中变量与前后有关系,是不独立的,即变量不服从二项分布,不能用E(ξ)=np计算期望.错解2中,对于ξ=1这种情形,表示从13只正品中取1只正品后(不放回),再接着从剩下的12只正品中取1只正品(不放回),表示从2只次品取1只次品,这时,对这3只产品进行全排列,得()×.其实,13只正品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取得的2只正品前后没有关系,应视作一种情形,只要看1只次品所取的位置,即有3种方法,则
正解先选后排,正品、次品选定后注意正品为相同元素,只需要排定次品的位置就唯一确定了此时相同正品的位置,则
警示不放回地抽取,在理解随机变量取值的意义下,先选后排,且注意次品选定后正品是相同元素,与次品的位置是“一一”对应关系,排定次品就唯一确定了正品,利用这种对应关系就可以避免重复计数.
变式甲、乙两名篮球队员轮流投篮,直至有一人投中为止.设甲每次投中的概率为0.4,乙每次投中的概率为0.6,而且两人之间以及各次之间对投篮结果互不影响,设甲投篮的次数为ξ,且甲先投,则P(ξ=k)=( ).
A.0.6k-1×0.4 B.0.24k-1×0.76
C.0.4k-1×0.6 D.0.76k-1×0.24
解“ξ=k”的正确含义是前k-1次甲、乙都没有投中,而第k次甲、乙两人中,若甲投中就结束;若甲未投中,则乙再投中后结束(因为是甲先投篮的).设Ak:甲第k次投中,Bk:乙第k次投中,则
故选B.
例4已知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分别为甲、乙每次投篮是否投中相互之间没有影响,乙投篮3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
(1)求p的值;
(2)若甲投篮1次、乙投篮2次,两人投篮命中的次数之和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
错解(1)乙投篮的次数~B(3,p),根据题意,得
(2)X=0,1,2,3,当X=0时,甲,乙两人投篮命中次数都为当X=1时,甲,乙两人投篮命中次数为0,1或1,0,则
当X=2时,甲,乙两人投篮命中次数为1,1或0,2,则
当X=3时,甲,乙两人投篮命中次数为1,2,则
因此,X的分布列如表6所示.
表6
剖析(1)对二项分布中各参数含义不清导致p求错;(2)对随机变量X的取值的意义理解出错,应借助变量X的取值合理分类,每类下借助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分步,每步中构建二项分布P(X=k)=Cknpk(1-p)k,k=0,1,2,…,n的模型简化求解概率.
正解(1)乙每次投篮命中概率为p,投篮3次,命中次 数ξ~B(3,p),由 题 意 得P(ξ=0)=
(2)甲投篮1次,乙投篮2次,命中次数之和X的可能取值为0,1,2,3,所以
因此,X的分布列如表7所示.
表7
警示解答与二项分布有关的问题关键把握好:1)必须是n次独立重复试验;2)若每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都是P,则在n次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为P(ξ=k)=Cknpk(1-p)n-k(k=0,1,2,…,n);3)若ξ~B(n,p),则
变式某商场举行有奖促销活动,顾客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即可抽奖.每次抽奖都是从装有4个红球、6个白球的甲箱和装有5个红球、5个白球的乙箱中,各随机摸出1个球.在摸出的2个球中,若都是红球,则获一等奖;若只有1个红球,则获二等奖;若没有红球,则不获奖.
(1)求顾客抽奖1次能获奖的概率;
(2)若某顾客有3次抽奖的机会,记该顾客在3次抽奖中获一等奖的次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E(X).
解(1)记事件A1={从甲箱中摸出的1个球是红球},A2={从乙箱中摸出的1个球是红球},B1={顾客抽奖1次获一等奖},B2={顾客抽奖1次获二等奖},C={顾客抽奖1次能获奖},则由题意A1与A2相互独立,与互 斥,B1与B2互 斥,且B1=A1A2,B2=
又因为
(2)顾客抽奖3次可视为3次独立重复试验,由(1)知,顾客抽奖1次获一等奖的概率为所以X~于是
因此,X的分布列如表8所示.
表8
例5某电器商经过多年经验发现本店每个月售出的电冰箱的台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它的分布列如下:
设每售出一台电冰箱,电器商获利300元,如销售不出而囤积于仓库,则每台每月需花保养费100元,问电器商月初购进多少台电冰箱才能使自己平均收益最大?
错解1由题意得
由期望的意义知:电器商月初购进6台或7台电冰箱才能使自己平均收益最大.
错解2设月初购进x台电冰箱,则获利也是随机变量,可能取值为
因为1≤x≤2,所以当x=12时期望最大,所以月初购进12台电冰箱.
剖析错解1中,错把期望与实际等同,E(ξ)=表示平均能卖台,不是一定能卖台.错解2中,当获利的取值为300x时,概率为也是错误的,误认为只有x台,卖出比x大的台数不可能.实际上当获利的取值为300x时,概率应为
正解设月初进x台,则获利η是一个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为300-100(x-1),600-100(x-2),…,300x,共x个值,分布列如表9所示.
表9
警示注意概率和期望与实际问题的区别,选准随机变量为主元,借助概率和期望的意义构建目标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求解概率中的最值问题.
变式一个口袋中装有n个红球(n≥5且n∈N*)和5个白球,一次摸奖从中摸两个球,两个球颜色不同则为中奖.
(1)试用n表示一次摸奖中奖的概率p;
(2)记三次摸奖(每次摸奖后放回)恰有一次中奖的概率为f(p),当n取多少时,f(p)最大?
解(1)一次摸奖从n+5个球中任选两个,有C2n+5种,它们等可能,其中两球不同色有种,一次摸奖中奖的概率
(2)设每次摸奖中奖的概率为p,则三次摸奖(每次摸奖后放回)恰有一次中奖的概率为
链接练习
1.体育课的排球发球项目考试的规则是:每位学生最多可发球3次,一旦发球成功,则停止发球,否则一直发到3次为止.设学生一次发球成功的概率为p(p≠0),发球次数为X,若X的数学期望E(X)>1.75,则p的取值范围是( ).
2.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而且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或呼吸道飞沫传播.该病毒进入人体后有潜伏期,并且潜伏期越长,感染他人的可能性越高,为此要进行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
(1)现对100个病例的潜伏期(单位:天)进行调查,统计发现潜伏期的中位数为5,平均数为7.21,方差为5.08.假设潜伏期Z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其中μ近似为样本平均数,σ2近似为样本方差.现在很多省份对入境旅客一律要求隔离14天,请用概率的知识解释其合理性.
若随机变量Z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
(2)现有n份(n∈N*)核酸样本,有以下两种检测方案:方案1:逐份核酸检测n次;方案2:混合检测,将其中k(k∈N*,k≥2)份核酸样本分别取样混合在一起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为阴性,则这k份核酸样本全部为阴性,因而这k份核酸样本只要检测一次就够了;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这k份核酸样本中存在阳性,为了弄清这k份核酸样本中,哪些是阳性,就要对这k份核酸样本逐份检测,此时这k份核酸样本检测总次数为k+1次.根据统计发现,疑似病例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概率为p(0<p<1).现有5例疑似病例,对其采用上述两种方案分别检测.
(ⅰ)假设5例疑似病例的核酸样本中只有2份为阳性,若采用逐份检测方式检测,求恰好经过3次阳性样本全部被检出的概率;
(ⅱ)在新冠肺炎爆发初期,由于检测能力不足,核酸检测次数的期望值越小,则方案越优.若,现将该5例疑似病例样本进行核酸检测,问:方案1和方案2哪个更优?
链接练习参考答案
1.C.
2.(1)若潜伏期Z~N(7.21,2.252),此时
显然潜伏期超过14天的概率很低,因此隔离14天是合理的.
(ⅱ)方案2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