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了跨学科学习,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在广阔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点,是基于语文学科的延伸和拓展。下面以《读懂大运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谈一谈实践活动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不断增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思考,从多种形式、多种层面去求得答案。
以《读懂大运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例,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有效地整理、整合、运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怎样清晰、直观地呈现中国大运河三条主要航道和京杭大运河沿岸主要城市,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资料绘图标注。活动中,每个小组要搜集运河沿岸城市的美食、风俗、建筑、物产、诗词、故事等,因为内容丰富繁杂,指导学生抓重点、抓特点、抓关键句段归纳概括,分类别做思维导图。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从各种渠道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指导学生把在报纸、杂志搜集到的关于运河的照片、图片剪下来,贴在统一纸面上,编好目录,制作《运河城市风情集》。也可以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精美的、造型各异的信息资料卡片。
运用收集的资料,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游戏中去玩、去用。把学生做好的卡片资料放在布袋里,玩“你问我答”游戏,玩翻扑克牌游戏,或者进行当小讲解员、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吸收、运用,从而汲取更多的知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会倾听与表达,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帮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发展合作精神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重点落实的第二大目标。
在《读懂大运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设置了采访专家爷爷的活动。采访前指导学生列好提纲,小组评议,预演采访过程。这样让采访、交流活动更加顺畅。在采访、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认真倾听,遇到不懂的问题、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有礼貌地进行提问。同时,指导学生认真倾听,用关键词记录交流内容。怎样让学生的交流活动继续延伸?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情景,召开“小小新闻发布会”,开展“运河故事我来讲”等学生喜欢的小活动,去跟其他同学分享。这样学生可以大胆地交流,让倾听更有动力,让交流更有意义。
在真实的情景下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或完成任务),是促进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关键。采用有效的方法,给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机会。这样在倾听、交流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思考、接收、理解,并做出必要的反馈,从而提升倾听能力,让学习过程生动、有趣。
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信息的输入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从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是信息的输出过程。
在《读懂大运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场域,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指导学生搜集、阅读大运河的古诗词,组织诗词诵读会。根据学生搜集整理的运河沿岸故事,开展讲故事比赛。在探究课上,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研究问题,阅读资料。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小组阅读相关内容,然后小组同学汇报阅读成果,其他组同学倾听,实现了阅读资源共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生要达到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强调了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就是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文材料,并通过大量地接触这些材料进行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最终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
在活动中,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活动场景,让学生在准备、参与、感受、回味中体验活动课的整个过程,并记录活动的过程。在《读懂大运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带学生去研学、去博物馆参观、去运河观光带春游、去采访专家、去设计城市名片、去制作图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让他们有了真实的体验,也让写作水到渠成。
阅读与习作能力实质上是看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活用能力,而这正是阅读与习作的关键。教师要积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渠道,让学生徜徉在阅读中,不断积累升华,从而释放出优美的才情。
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培养思维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素养,而且关系到学生的思想成长和人生发展。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鼓励学生勇于审视,敢于质疑,并乐意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思辨能力强调经过自己认真的分析和论证,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挑出自己认为重要和正确的观点,最终做出有理有据的判断。在《读懂大运河》语文实践活动中,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同样作为运河码头的三个城市,泊头、天津、台儿庄,今昔为什么会不同?教师指导学生经历“选择正确的信息—归纳观点—比较分析—得出结论”这样的过程,从而理性地解决问题。
对于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课上教师提出问题:隋炀帝到底是暴君、昏君,还是一位明君呢?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分析思考,开展讨论,并引导学生在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形成共识,起到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
总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完美地体现了大语文观,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实践活动沟通了各学科的融合。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思考、碰撞、交流,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究活动的能力,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与激情,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绽放应有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