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吉鸿
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执教二年级《狐假虎威》,结果不尽如人意。
在整节课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逐句逐段、按部就班地教,教得零碎、单一、枯燥、乏味。语文的内涵浅了,学生的个性没了,课堂的活力淡了,师生之间的灵动对话消失了。课堂非常沉闷。
课后,我们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节课变得如此“压抑”?《狐假虎威》究竟应该教什么?而“教什么”的前提,是这篇课文究竟“有什么可教的”,也就是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是什么。
语文教学难就难在,面对一篇课文,教师很难发现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在哪里。因为,它是隐藏的,是“潜在”的。而且,愈是精彩的课文,愈是“隐潜”得深。如同鲁迅先生说的,“作品的一些极要紧、极精彩处往往不易看出”。
寻找课文“潜在”话语,事关教学成败之事。《狐假虎威》一文极要紧、极精彩之处在哪里呢?个人以为,在于课文没有写出来的狐狸内心所想那部分。我们阅读这篇课文,往往很快能够“看见”这些:狐狸被老虎逮住后,一反常态,“扯着嗓子”说话,说的话语非常“有底气”;狐狸的走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见”只是表面,“潜”才是本质。如果教学只抓“所见”,那就等于“没有看见”。课文之妙在于“遮蔽”(隐藏),妙在没有直接、直白地把狐狸的内心思考写出来,而是若隐若现,欲言又止,点到为止。
从《狐假虎威》选自《战国策·楚策一》的原生语境来看,当时荆宣王和江乙就昭奚恤这一“狐狸”原型展开心照不宣的对话,表达非常隐晦。
从教学角度来看,针对“狐狸内心想法”,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自由地去猜,去想,去探究,恰是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带领学生把课文“隐蔽”的内容呈现、唤醒。
《狐假虎威》教学要抓住两个“潜在”话语点。其一,在“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一句后加上“它想_______”;其二,在“狐狸摇了摇尾巴”一句后加上“它想_________”。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尽情、自由地去揣摩,去思考狐狸会有哪些想法。
可以预见,当学生走进课文,走进故事现场,走进狐狸内心之后,答案是真实、自由、个性和丰富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所想,寻找课文中相关字、词、句的勾连、呼应,求得实证。这样的教学,就像用“一根木杆”把“一地鸡毛”粘合起来,制成一把漂亮的“鸡毛掸子”。学生就在这样有依据、有联系、有语境、有目标,关键在于有自由思考、表达空间的“学习任务”完成中,读懂了狐狸,融入了课文,也创生了课文。
讨论到这里的时候,那位优秀的年轻教师恍然,随之欣然。
是的,每一篇课文都有作者精心设置的“潜在”话语,它是一个“秘密”。备课时,教师要用心阅读,沉入文字,时刻保持“文字警觉”,要敏锐地去发现它,破译它。正如歌德说的:“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这是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