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邵欢
摘要:高中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于这些优质文本的鉴赏绝不能仅停留在语言层面,要透过表层文字组合看到其背后以及深处的情感。对此,本文从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出发,对如何有序开展符合实际学情的情境化阅读教学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情境
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开始向更高层次进发,文本的解读层次也更加多样,出现了许多学生之前不曾接触的文学性因素,比如意象、文学、体裁等等。对此教师也应该选择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吸收的方式来进行呈现。
一、剖析语言
文本阅读首先要有一个主题,主题是阅读文本,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而确定主题需要事先的准备工作,相关材料资源的搜集整理,信息的提炼等等。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而不是仅限于语文教材。比如鉴赏诗歌,鉴赏诗歌需要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创作者寄托了自己情思的事物对象,这种物象不仅仅是人们通常了解的客观事物,而是带有一定指代意义的情感意象。意象的外表是名词,也就是语言作为载体,想要理解和挖掘其背后的真正含义,就需要透过意象找到其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常见的教学手段有联想画面,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等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境化阅读教学。
仍就诗歌类文本的鉴赏为例,在剖析文本时需要挖掘当中的意象,那么首先要做到区分文中的物象究竟哪些是带有其他含义的意象,哪些是普通的表象。我们知道,意象包含着诗人的内心情感,甚至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意象看出诗人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比如“兰花深山中,馥馥吐幽兰。”这里的兰花便是明显的意象,代表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惆怅之感。确定意象之后还需要进行从两方面展开情境的创设,首先我们知道每一篇诗词中的意象都是由诗人反复斟酌后确定下来的,所以意象必然与诗人的审美标准相符,所以教师可以从创作者的角度入手,带着学生们在课堂上去了解与自己处在不同时代的作者,从而感受到为什么他会在那个时间下创作出这篇作品。其次,在追溯的情境中,学生仿佛已经快触摸到了那个时代和作者的遭遇,那么教师只需稍加引导,为作品渗入作者的人格特点和审美情趣,便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审美感知经验,从而判断出文中的意象,并明确其真正含义。
二、挖掘文本
1、意象
情境化阅读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透彻理解和充分把握,所以教师在开展情境化阅读教学时必须要结合文本考虑学生,这样才能做到兼顾,确保所创设的情境既能够在课堂中顺利展开,也能够被学生所认可和接受。例如,在讲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诗时,其中的意象均带有伤感之意,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凄凉与哀伤,教师在此处可以让学生明白大自然的一切其实都可以作为表情达意的载体,而久而久之,一些物象也被固定化,具有了其固定的特殊指代。比如一看见诗词中的月亮,仿佛就知道诗人的思乡之情;看见菊花,便知作者是一个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共处的贤人;看见柳树便知道诗人是在送别之后进行了创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充分利用意象来为学生创设出与文本相应的情境,真正使学生披文入境,才能够感受到作者彼时彼刻的内心想法,这也是这些文本中文眼的重要意义,即联系多方精神世界的介质。
2、追溯
高中语文教材中多数文本都并非现代的,古代文学作品占比很高,那么在此类文本的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深挖文中的细节,尤其是要结合作者在创作前后的时代背景以及人生经历来进行综合分析。比如文本中交代故事情节的部分,看似是在叙述,其实也夹杂了丰富的情感,达到了事中含情,以情叙事的境界,这也是之所以为什么其能够成为文学经典的主要原因。例如,在《羌村三首》(其三)中,诗人杜甫于安史之乱中决定返回家乡,历经千辛万苦终抵家园,诗中描写了家乡的亲人们迎接慰问的情景,本课的教学便可以此为切入点,从诗人为什么要在战乱中毅然决然地回家,以及乡里之间深厚情谊,最后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追溯历史,披文入境,可知当时诗人正为官,但却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在面对自己的父老乡亲时他又一次地慨叹世道之艰难,与自己为官却无法为国家和百姓出力的愧疚之情相融,两情交融,百感交集,故作此诗。
三、情境感知
在学生习惯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情境之后,便会形成一定的感知能力,除了对文本中辞藻和情感的敏锐捕捉与判断之外,还有对于大自然中万物的观察和感知。那么在此基础上,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情境的创设则需要更加贴近自然,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如,在《相见欢》中,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眼里看到的世界仿佛与常人不同,好像许多静物都能够动,滴落在花瓣上的雨点化为了“胭脂泪”,由花仿佛又看到了人。在鉴赏该文本时,阅读情境不宜复杂,只需要循着文本中的意象展开,試着感知南唐后主眼中的世界,以诗词连心,以心传情,以情悟境。想必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也能够知道即便是再平凡的日常生活,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也会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而李煜恰恰就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打开他那多愁善感情思的一个人。
综上,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对于文本有足够的了解,还要有一定程度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站在文本与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去找寻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这样所创设出的阅读情境才是最为贴切,且最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沉浸其中的。
参考文献:
[1]汪锦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02):24.
[2]周巧燕.浅谈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情境教学的设计[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1):65.
[3]沈小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情境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2018(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