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伟维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3-
这一门课程是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道德与法治也是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之前老师在给大家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讲解时,注重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这样会让学生对于该课程产生厌烦心理,不愿意进行仔细的听讲,随着教育教学的初步改革,现在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时,老师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提升。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足之处
1.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形式单一是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给大家进行课本知识的讲解,举例子也举课本上的例子,这样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也无法提升课堂效率,阻碍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想进步。
2.缺乏专业的老师
在很多小学中,现在还非常重视给学生进行语数英等必考科目的教学,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校不重视,老师不重视,甚至老师都不是专业该课程的老师,而是由其他学科老师兼任,这样老师自己都没有一个很好的学科体系,无法给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教学。
3.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很难得到应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和社会接觸的还不多,对于道德与法治他们依旧是进行知识的了解,这样会让他们对于该课程学习的意义产生质疑,因此老师必须要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的实施对策
1.应用生活化导入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般都直接照搬课本中的内容,甚至有一些老师就是给大家读课文让学生听,但是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会让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老师需要改变这个教育的方式,在进行课堂导入知识时就将生活化的例子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们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确实贯穿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育教学《我的好习惯》这一节课程时,老师就可以给大家留一个预习作业,让大家在课下搜集认为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好习惯并记录下来告诉大家,为什么你觉得这个习惯比较好,同时也要找到自己至少2点坏习惯告诉大家你今后应该如何改正,为什么是坏习惯?通过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也是不断的反思自己的行为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较好的道德品质,提升自己的素质。
2.构建生活化情境,实施生活化教学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还比较难以集中于一件事情之中,因此在课堂上老师需要给大家构建一个教学情景,让学生可以沉浸其中,更好的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在构建情节时,老师可以充分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构建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降低学习难度,体验更加丰富,提升学生课堂效率质量。
例如在讲解《规则》这一节课程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一个有关规则的场景可以是闯红灯、可以是走斑马线等,让每一个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该场景的实际演绎,这样学生在情景表演的过程中也会提升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识,也会提升对于规则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加强规则意识,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品质。
3.开展生活化社会实践
道德与法治课程不能仅拘泥于课本当中,不能拘泥于课堂之中,应该真正让学生们走到社会中去社会实践中感受规则,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课堂内容,让大家在实际生活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树立大家的道德与法制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
例如在教育教学《尊老爱幼》这一系列的课程时,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做一些慈善,这样学生在聊天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最老爱幼的习惯,同时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是小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让学生仅在课堂之中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们国家对于学生德育的越来越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也应该转变原本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更进一步的树立道德与法治观念奠定良好基础,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章福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45-46.
[2]赵雪莲.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8(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