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2-02-22 08:07廖汝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廖汝佳

【摘要】本文在任务驱动法的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思路的探讨下,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目标是在当今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学习环境中探索一个新型的符合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让任务驱动法成为学习者最有效的认知学习方法,最终达到使用任务驱动法落实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观念作为教学行动的灵魂,在教学中有着统领和指导的重要作用。新的教学观念会激发先进的教学改革,而旧的教学观念会约束限制我们开展新的教学改革。所有教学改革都是通过教学者不断的研究尝试,都是新旧教学观念两者不断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学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当我们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上遇到的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新课标要求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确立起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现核心素养教育的新教学观念。

在新教学观念里,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要求教学方法灵活度要足够大,灵活度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找到一个适合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

通过这几年不断在信息技术课上的改革和思考,不断研究认识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实践应用,其中失败过,也成功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通过创设实际生活中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精彩的情境,通过巧妙地在情境中设置任务,把教学知识点隐藏在实际任务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中体会新方法、探究新知识、挖掘新技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开发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原理里,建构主义着重指出: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注意一定要和大的问题或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带着任务开展学习,通过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等来保持和驱动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有效完成任务,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讲解或者演示要明白、熟知运用的概念、思想和方法。任务驱动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课堂主线、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

“任务驱动法”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学生在一个个富有趣味性的范例的任务驱动下进行任务自主学习,在完成任务期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掌握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思路

从信息技术学科角度来讲,通过学生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来体现学科的学习过程,探究结论表征信息技术学科的最终探究结果。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这个过程是一个暴露学生各种问题、障碍、矛盾和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展示学生独特个性、聪明才智和创新成果的发展过程。而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的,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成了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在探究任务中想获得新知识、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在傳统的学习方式下是无法实现。只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主动探究、交流合作才可能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在此思想指导下,笔者课堂使用了任务驱动法教学方式开展教学。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中心,通过给出任务、分析任务、创新性地解决任务等步骤来掌握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从呈现任务开始,以创新性地解决任务结束。 一般程序是: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解决任务为核心,在完成任务中自主能动地参与认知过程。因此,将任务驱动法模式应用到新课标要求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法的一种创新尝试,同时也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现有课程特点和使学生有效将抽象转化为具体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思路,可用下图表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思路是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来掌握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任务中,基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布置不同的任务。首先是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任何科学学习的关键。没有问题,就没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知识和方法。因此,问题是锻炼思维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新知识、新方法、新思想成长的种子。学生必须明确知道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新课程学习方法非常注重问题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把问题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动力、出发点和主线。因此,提出问题、设计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效学习。首先是“模仿”任务,即根据例子先做一次,让学生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认清自己的水平,进而定位自己的目标;第二个是“修改”任务,即对第一个例子进行修改,对之前的任务进行改动和深化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适当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完成任务,达到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本节知识点,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三是“创新”任务,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创新性作品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注重加强引导,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充分展开多维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彻底解放自我。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互相帮助,通过分小组完成相应的任务,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网上找资料解答、可以请教教师,可以求助于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笔者以任务驱动法上的其中一课《Flash 动画制作的运用——渐变动画制作》为例,其设计思路如下。

1.设情景,引出新课

演示“乌龟在森林中慢行,兔子由远而近与之相遇”,提问题,引出渐变的两种形式。

2.任务驱动,自主学习

任务一:模仿例子制作,通过实践,使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两种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它们的区别。同时,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进行创作和发现制作中的注意事项,加深对动画制作方法的了解。

任务二:提出新的任务,进行自主创新。以“龟兔赛跑”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动画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尽自己的能力完成作品,巡视、指导学生制作。鼓励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提高创新意识和评价能力。

三、开展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策略

为保证有效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采用符合新课标教学的策略。这些策略能否运用得当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1.注重情景创设,提出问题思考,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软件制作直观、生动、感人的生活画面或以故事情节的形式通过任务进行创设情境,创新思想的引入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形成欢乐的课堂氛围,营造欢快的起点,既避免教师传统教学对学生造成感官疲劳,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好的教学情景使课堂质量得到保障,为我们的教学开展铺好路,大大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表明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索欲望。问题意识不仅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的动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集中所有精力,就会激发思维活动,就会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心理力量。从而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模仿、修改、创新等一系列任务把自己发现的新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本身在吸收新知识后发生了转化和更新。

例如,在教学《Flash 形状渐变动画制作》一课时,在创设情景、引出新课环节,笔者演示“流氓兔变打破的鸡蛋,卷起的鸡蛋变鸡,鸡蛋又变回流氓兔”的搞笑动画。提出要求:思考问题。A.动画里哪些图形的形状改变了?B.它们是怎样变的?

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现形状渐变动画形式,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形状渐变的动画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气氛和积极性,使学生有一个想探讨、想尝试的思想,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目标要求的意识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当前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兴趣、文化知识等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表到内的教学规律。任务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任务过程中设计的各项任务活动要和学生的兴趣和实际能力水平相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各项活动的有序顺利进行。

在不断的实践探究应用中体会到任务设计一定要明确。“任务”的展示千万不能泛泛而谈、含糊不清,应落到具体的某一点上。教师应学习总教学目标框架,将总教学目标细分为小教学目标,通过这些“小任务”,将每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划分成易于学习和掌握的“任务”来完成整个学习目标。

例如,在《算法及其特征》的教学里创设一个有趣的面试场景,面试中出四道题作为四个任务:任务一,寻找哪个开关控制哪盏灯;任务二,求解“被污染的药丸”;任务三,查出“误删的ID号”;任务四,找出“谁是冠军”。通过这些任务驱动完成《算法及其特征》教学总目标:学生熟悉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结为一系列清晰、准确的步骤的过程,了解算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运用恰当的方式描述算法。在四个任务里又分很多小任务:通过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流程图描述算法、程序描述算法和不同的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等多个子任务。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有了任务意识,就会对任务的解决产生兴趣;一旦对知识探究感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新知识经常要结合其它学科内容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来引入,并给出清晰的子任务。这些源于生活、源于学科融合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形成解决这些任务的愿望。因此,“任务”设计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意识。

3.“任务”设计要注意学习形式

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任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来完成。因此,在信息技术备课过程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学习任务形式,以适当的形式进行教学(个人学习形式和协作学习形式)。对于个性化学习的“任务”,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單独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一定要设计为由多名学生组成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完成且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任务,让学生积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处理工具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学会在任务探究中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教师根据本节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学科特点设置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例如,在网页制作这节课里,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请学生们制作一个有关从化市旅游的网页”。任务:要求设置不同的版面。在这节课中:对于版面的设置,学生首先不明白如何制作。根据学生特点,笔者在任务中对各种版面加以说明,再利用教学网将版面制作方法进行演示和说明。同时,要求他们动手实践。由于学生对于话题很熟悉,只是操作上需要学习,他们很自然就根据任务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取不同的学习形式,很快就掌握了此节内容。同时要求他们分工合作,制作次网页,完成一个网页制作任务。个人与小组相结合,提高自我制作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4.要掌握如何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

根据新教材的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和《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态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不应过度关注学生所学知识的对与错。在进行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时,教师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长处,还要指出学生的短处,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激励学生进步发展。在很多任务实施之后,笔者都会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于每个学生都想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和重视,所以随时留意并捕捉学生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成绩,也要进行及时肯定和鼓励。而以往课堂上交流时间少,只能展示几个学生的作品,不能满足学生表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所以,笔者采用集体交流。它可以先在小组内让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再推选出一至两个作品供全班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离开座位去欣赏任一个作品。通过作品的交流,学生既可以展示自我又能学习别人的优点,开拓眼界,从而不断提高自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更浓,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大大增强。

例如,在《Flash 形状渐变动画制作》一课,给出的评价标准是:A.能制作形状渐变动画(60分)。B.画面美观,动画连贯(20分)。C.能运用其它动画制作方法制作(20分)。

爱因斯坦讲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任务是实施教学的“导火索”和学习知识的问题表现。将要学习的内容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巧妙地隐藏在每个学习任务中,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完成任务,从而掌握该节需要学习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积累、探索和创新,以培养具有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探索能力的人才。笔者愿与广大教育同仁一道为继续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模式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管理信息系统, 2001(2):5-7.

[2]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3]吕世虎,巩增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