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思齐
2022年2月13日晚,世界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上,在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中,速滑女神范可新力挽狂澜,助力中国女队拿下一枚宝贵的铜牌。赛后,范可新折回到赛场中央,双膝跪倒,俯身深情亲吻冰面。这一幕令无数国人破防,迅速登上热搜榜。
人们不禁要问,运动员范可新成长于怎样的家庭,与滑冰有着何种奇妙缘分,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刻苦训练,才完成了她的“冰上之约”,逆袭成为“冰上闪电”。
一
1993年,范可新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右腿残疾的爸爸范士忠和妈妈聂桂玲靠做缝纫,让她和哥哥衣食无忧。范可新刚上小学的时候,父母创业养猪,结果因经验不足赔了十多万元。无奈之下,父母揣着仅有的300元钱,带着孩子们去七台河投奔亲戚。
在七台河,因拖家带口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父母花130元租了一间不足7平方米的铁皮房,做起了修鞋、修自行车、配钥匙的小生意,并在小屋里放了张1米5的床,一家四口就算安了家。
家里条件虽然不好,父母对小可新的爱却不减分毫。女儿个子瘦小身体羸弱,妈妈就经常带她到家附近的七台河市体育场锻炼。2003年暑假的一天,娘儿俩在体育场碰见七台河市短道速滑教练马庆忠在带队训练。
见范可新跑得快、跳得高、爆发力好,马庆忠认定她是个好苗子。知道家里没钱,9岁的范可新问马庆忠教练:“您这儿要不要学费?”马庆忠愣了一下,笑着回答:“你要是能好好学,我就不收学费。”“太好啦,我一定好好学!”范可新高兴地跳起来……范士忠夫妻考虑再三,决定支持女儿的选择,送她到马庆忠教练处学习。
就这样,范可新成了七台河短道速滑队的学员。彼时,七台河市没有室内冰场,冬天时,范可新和队友们冒着室外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冻住的露天游泳池里训练。她凌晨4点起床训练,吃过早饭后再去上学;下午放学再继续训练。
见范可新学得认真、不怕吃苦,马庆忠教练说话算话,没收她的学费。知道她家里买不起冰刀,又给她找来一套其他学员不用的冰刀。范可新乐坏了,即便冰刀不合适、磨脚,她也忍着不吭一声。由于她学得特别卖力,很快在队里崭露头角。
2005年夏天,黑龙江短道速滑队孟庆余教练回七台河选拔队员。孟庆余被誉为中国短道速滑之父,他慧眼识珠,将范可新揽入麾下。到省队后,范可新之前的那双冰刀已经无法再使用,而买一双新冰刀需要2500块钱,相当于范可新家一年的生活费,就算再怎么节约,也攒不到这笔钱,爸爸范士忠急得寝食难安。
为难时刻,孟庆余教练自掏腰包,给范可新买了冰刀,范可新感恩在心,逐渐增加训练强度,成绩越来越突出。
2007年12月,在全国小学生短道速滑比赛中,范可新势如破竹,连续拿了5块金牌,获得了1500块钱的奖金。赛后,她第一时间把奖金交给父母,父母笑出了泪花:“我姑娘真棒!爸妈一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钱!”范可新激动地告诉父母:“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二
2008年春天,范可新总觉得训练时浑身没劲,头昏眼花,怕父母和教练担心,她一直没提,依旧坚持训练。后来休假回家,范可新连走路、上楼都气喘吁吁,妈妈赶忙带着她到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女儿严重贫血。了解到范可新运动员的身份,医生还一再叮嘱,她当时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再训练,一定要好好休息。
但范可新无论如何也放不下心爱的滑冰,为证明自己能继续训练,她提出要驮着爸爸做蹲起训练。爸爸拗不过她,小心翼翼地骑到她脖子上,范可新又嫌爸爸体重轻,硬逼他再扛上一袋大米,爸爸只能狠心照做。不料,范可新驮着负重的爸爸做了两个蹲起,就一头栽倒在地……
父母吓得脸都变色了,一致要范可新别再归队,多多休息。范可新连哭带喊地告诉父母:“不行,我就要滑下去,我将来一定能进国家队,我还要夺金牌……”
见她如此执着,父母不忍多说,他们想带范可新去哈尔滨看病,又苦于手里没钱。无奈之下,爸爸联系了范可新的启蒙教练马庆忠。马庆忠二话不说,就托朋友为范可新买了当天去哈尔滨的车票,并联系了哈尔滨最好医院的专家。专家称,由于长期营养跟不上和超负荷训练,范可新患上了严重的青春期缺铁性贫血,需要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食补。在父母和马教练的关爱下,2009年初身体好转的范可新返回省队训练,并于2010年冬天入选国家队。
2011年3月,在英国谢菲尔德举行的2011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上,不满18岁的范可新技压群芳,夺得女子500米决赛的冠军;之后,她与队友配合,获得女子3000米接力的金牌。远在家乡的父母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范可新的夺金时刻,妈妈高兴地抱着消瘦的爸爸在家里转了好几圈,两人笑得像个孩子。
范可新进入国家队后,每年只能在4月份休假一个月回家。难得的团聚时间,家里像过年一样热闹,父母换着花样给她做爱吃的饭菜,范可新也乐在其中。
一次聊天时,爸爸心疼地问及范可新训练时的辛苦,范可新贴心地说道:“爸、妈,我不怕苦,也不怕累,就希望通过一点点的进步,不让你们住在7平米的小房子里,再给你们夺得一枚奥运会金牌。”
范可新说到做到,她将自己的工资卡交给了妈妈,还用奖金给家里在七台河市买了一套房子。知道她拼搏不易,搬进新家后,父母仍然坚守在小店做生意,当地政府也积极帮助他们一家。
没有后顾之忧,范可新更加全力以赴地训练、比赛,先后获得2014年世界杯盐湖城站500米比赛冠军、2015年短道速滑世界杯土耳其站女子500米冠军、2016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女子500米冠军等佳绩,实现了个人“三连冠”的壮举,还将自己世锦赛500米冠军的总数提升至5个。成绩的叠加,也让范可新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女队的主力成员和领军人物,被广大网友誉为“速滑女神”。
三
遗憾的是,2014年索契冬奥会时,范可新获得女子1000米银牌,与金牌失之交臂。所有人都期盼着,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范可新能摘得奥运会的桂冠。
然而天意弄人,在平昌冬奥会的500米短道速滑中,范可新不慎在开场时犯规,导致成绩无效;接下来的3000米接力,她在交接时碰到了对手,再次被判犯规,中国队的成绩因此被取消。
没有比这更沉重的打击了,范可新的心跌入谷底。父母更难受,他们将满腹的心疼,化作饱含爱意的信息:“好姑娘,别难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不能只盯着眼前,要往前看,还有新的比赛等着你!”一字一字读着父母的信息,范可新哭到停不下来。她不想让父母担心,故意轻描淡写地回复:“爸妈,没事,我现在挺好的。”实际上,后来接受采访时,范可新含泪说:“我一度不敢谈平昌冬奥会,一想起来就哭得不行。我觉得,我已经尽全力了。特别特别想进入决赛,拿到这块奥运金牌。”
平昌冬奥会失误后,不服输的范可新开始和自己较劲。为了狠狠逼自己一把,2019年9月,她过生日那天,当着媒体记者的面,她说出了生日愿望:“必须是2022年冬奥会冠军。”范可新知道,对于时年26岁的她来说,北京冬奥会,很可能就是她的最后一届冬奥会,也是她圆奥运金牌梦的最后机会。
好消息很快传来,2022年1月15日,范可新入选中国短道速滑队北京冬奥名单。高兴之余,范可新和队友们全心备战冬奥会,每一天都在突破自己,由于太拼了,每天晚上休息时,她的嗓子里都能咳出血来。
背负着大家的殷殷期盼,2月5日,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预赛中,范可新以43.275秒获得小组第一,顺利晋级。决赛中,她和队友们奋力拼搏,成功地为中国队夺得首金。
范可新不知道,在她全心比赛之际,在老家的父母比她还要紧张,看到她和队友们夺冠后,父母高兴得紧紧相拥,妈妈激动地说道:“我一直相信我的女儿是最棒的,等她比赛回来,我要用她最爱吃的地三鲜犒劳她。”
当金牌挂到范可新脖子上时,她动容地致敬祖国:“感谢强大的祖国能够举办冬奥会,让更多运动员在祖国的冰面上向世界展示自己,我才29岁,只要国家需要我,我永远都会站在冰面上!”
是的,只要冬梦之约在,范可新就会继写自己的冰雪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