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琴
(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江西南昌 330063)
在数字新闻传播呈现出移动性、伴随性等变化的当下,大众在传播场域的角色外显化,这让媒介素养的关注度从学界小众圈层破壁到公共领域。媒介秩序维系着公众在媒介社会的共同生活,媒介素养则由媒介秩序对公众的要求所界定,因而媒介秩序的变化会影响到媒介素养的性质改变。传统媒介秩序的关键要素是对角色功用性的分布,新闻读者、新闻生产者以及新闻媒体都是在现实有效连接中担荷起各自角色的功用性。“现代传播手段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经验与意识的日常用语、兴趣与感觉的日常构成、人们通常对活着和所处社会关系的感知”,“缺席的在场”致使公众在数字信息传播中呈现出双重性:情绪和言论的“在场”与身体的“缺席”。这些在“缺席”现实身体前提下发生的互联网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呈现出“去秩序化”的特征,秩序不仅包含着约定俗成,也被现实有效的因果关联所维系,这些互联网行为因身体的“缺席”,现实世界的有效连接会发生大面积失效。基于此,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在媒介信息认知和使用媒介素养方面有了更为醒目的变化。论文以林生斌事件为例,进入事件现场,从数字信息传播的知识转译和能力增值这两个维度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在认知层面和立意表达层面所呈现的具体实践行为以及这些实践与教育核心本质的关联。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实践包括了两个核心部分。一部分属于认知层面,指向的是公众对媒介传播在具体时空中的呈现的认知,和信息叙述的功能装置密切相关。信息叙述的功能装置对于传统媒介就是时间性装置。传统媒介的新闻呈现需要历经一个必不可少的时间延宕,报道线索获取、信息多元化采集和新闻呈现这些基本环节都需要时间沉淀。相较而言,互联网新闻的叙述功能装置则产生于一个“对称性交流”场域,公众在生成信息上的主动性充分稀释了媒介信息呈现的垄断性,信息叙述功能装置的延时性被信息发生与信息发布的同步性所取替,又进一步导致信息生成的信源芜杂难辨。
信息发生与发布的同步性、信源芜杂难辨真伪,这些相关网络信息叙述功能装置的认知素养培育不仅关乎上述描述性知识陈述,陈述中还包含着倾听媒介、应对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与反应的能力。这些倾听、反应、处理和应对都在数字交流的“现场”完成,数字交流的即时性所传递的情绪话语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在媒介传播认知层面上不囿于知识语言的传递,还需要进入事件现场将这些知识语言转译为可操作的实践性言语。转译在这里不仅是从知识语言到实践言语的状态转换,还同情绪话语的自我认知密切相关。
以林生斌事件为例,2017年6月22日杭州保姆莫焕晶纵火案让林生斌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林生斌妻子朱小贞和三个孩子在当天凌晨火灾中离世,这种不幸的发生,加上保姆故意纵火的阴暗意图,极易触发公众痛恨不幸背后的恶毒阴谋这一汹涌民意的开关。保姆莫焕晶成为一个可识别的罪责主体的同时,公众也把大量怜爱与关注投射到林生斌身上。2017年10月16日,林生斌递交了“潼臻一生”商标的申请,2018年5月28日他与亡妻父母一同对绿城物业等单位的索赔起诉,也借势公众舆论高压于2019年4月2日与各单位达成和解。
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认知培育中,网络媒介事件的倾听需要经历信息累加的过程,不能一锤定音。互联网信息发生与发布的同步性,更易隐匿真相,大学生对网络媒介事件真相的探求过程,从情绪话语层面看,就是对消极性情绪与积极性情绪的理性应对。
林生斌事件的发酵,某种程度上与他同公众所建构的相对稳固的情绪话语关联同步。纵火案发生后,专业媒介机构的相关报道铺天盖地。但是,从案发至今,林生斌能给公众留下持续关注并抒发情绪的空间,则来自他在微博平台的自我展现。林生斌于妻儿火灾难后第二日在新浪微博以“老婆孩子在天堂”为名注册了新浪微博账号,6月22日承难,24日他就发布了第一条思念三个孩子的微博,25日就开始发博直指绿城蓝色钱江房屋质量和物业消防的错漏。综观2017年林生斌所发的104篇博文,信息发布可谓高频。对于关注其微博的公众来说,高频次的信息发布,适合关注者与关注对象在数字交流中建构一种稳固的情绪话语关联,这会产生对关注对象的一种习惯性关切。另外,除去时间频次黏度,林生斌所发布的内容也为这种情绪话语关联的稳固建立给予推力。
林生斌2017年、2018全年和在2019年10月15日其旗下的潼臻一生品牌店淘宝上线之前,微博的主体内容主要分为哀悼、回忆逝去的妻儿与告知案情进展以及个人人生感悟三个部分,所呈现的个人情状皆为世俗生活的表达。回忆与哀悼,是家庭生活的情感辐射,关于案情以及追责进展的自述则是保姆纵火案舆情引爆后的顺势而为。现代社会的公共领域“被认为是独立于社会的政治架构而存在的,也是完全处于现世的时间里的”。这种超政治性的建构源于公众对世俗性的共同关注与世俗共同体的形成。基于世俗共同体的情绪话语关联,林生斌的个人微博自2017年以来在公共领域不再只是个人日志辑录的自娱天地,甚至因其影响力之辐射范围,还担荷起媒体的部分功能,与专业媒体在发布信息上同气连枝。比如2018年1月31日,林斌生在其微博转发了由新浪图片“看见”图刊出品的专刊《杭州保姆纵火案后,林生斌的223天》。里面图、文、视频并茂,还在最后附上林生斌授权新浪图片发表的写给公众的一封信《妻儿们走后的223天》,以及摄影师Stamlee撰写的回忆性短文《只在人群中看了一眼,便记住了你们》。
情绪话语关联成就了林生斌这类互联网KOL,其个人情状书写往往能汇聚民绪、输出民意。这些被汇聚的民绪与民意输出本质上就是情绪话语的一种释放。移动互联时代,即时交流的便利为情绪的冲动表达加速,网民的点赞、评论的即时性与转发的高密度,其中包含着个人偏好,道义意识形态占据着群体性偏好的顶端。从保姆纵火案林生斌微博的被密集关注到今年6月30日晚11点13分林生斌在微博发布自己再婚产女的消息,所引发的网民情绪的巨大波动,道义意识形态起了决定性作用。而林生斌从万人振臂支持到被千万人唾弃,表面上看,是其微博所塑造的人设崩塌的自然结果,进一步深析,则是愤怒情绪浪潮所充分调动起来的高注意力话语冲击的必然结果。
对上述情绪话语所调动的高注意力话语的积极性或负面性给出立意表达,则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另一个核心部分——网络舆情评价和反思性认同能力的增值。传统媒介传播场域的媒介使用素养培育,主体内容是价值形式的合理交换。传统媒介生产并销售新闻,受众则以货币形式交换新闻的使用(阅读)价值,这种价值形式的交换主要是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与现实的冲击体验需求。但是,这种现实的冲击体验往往是专业媒介机构选择性过滤的结果,大学生一旦置身于普通人加入的信息生产、分配与形成的舆情气候当中,使用媒介的素养培育就应由价值形式的交换更新为舆情评价和反思性认同的能力增能。
从林生斌6月30日晚公布再婚生女讯息到8月3日杭州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林生斌相关情况调查结果止,有11条新浪微博热搜引发公众的热烈讨论。从7月8日下午4点由华商网整理的林生斌事件时间线以同名tag#林生斌事件时间线#上了新浪微博热搜开始,当天晚上又有#林生斌发文回应#和#林生斌亡妻哥哥发声#先后上热搜。7月9日,#林生斌大儿子#和#林生斌律师回应筹建基金会#也上了热搜。15号,继上午#林生斌事件反映哪些舆论现象#上热搜后,下午#杭州税务部门受理林生斌偷税举报#再上热搜。31日,#林生斌被爆家暴出轨#和#林生斌前岳父母首发声#同上热搜。8月3日,#杭州通报林生斌相关情况调查结果#速上热搜后,#林生斌另有一个4岁的儿子为谣言#也登录热搜。
这11条热搜按序查看其词条内容可探该事件之舆情动态的波动。时间线热搜里能看到网友从6月30日积蓄到7月8日的对林生斌真实形象和公益许诺的滔天质疑。网络公众对林生斌的种种质疑与愤怒声浪在林生斌被爆家暴出轨后再达高潮。这些不断被加粗的情绪线条书写出的结果就是,杭州公安发布的林生斌相关情况调查结果通报微博下,网友对朱小贞母子四人之死的怀疑声不绝于耳。
直面这一舆情动态波动,可从中梳理脉络为大学生的网络舆情评价能力增值。大学生就网络舆情中的积极性或消极性进行立意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培育。晚近数年,网络媒介事件因信息碎片化极易出现舆情反转,公众要求举证获取补充信息的需求高涨,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网络舆情中学会分辨信息的不全,并寻找补充性信息的能力提升就是网络舆情评价能力的一种增值。
林生斌事件网络媒介传播中,一个备受公众关注的事件当事人,其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极易成为戈夫曼所说的展演者的“个人前台”。戈夫曼认为“个人前台”是由各种刺激构成,并将其区分成“外表”和“举止”两大部分,“外表”指向“表演者”的社会身份,而“举止”则是情境互动中所扮演的互动角色的行事方式。林生斌在前期微博所呈现的主要社会身份是因人祸突然失去妻儿的“伤感父亲”。前期微博文字对妻儿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和哀悼,就是数字交流互动中与“伤感父亲”这一社会身份相匹配的“举止”。2017年林生斌发布的104篇微博,2018年全年所发布的63篇微博和2019年10月开淘宝网店前9个月发布的31篇微博中,“伤感父亲”的社会身份和语言举止是最核心的部分,网友关于这一部分的点赞、评论和转发也最为积极。2019年10月网店开后,“伤感父亲”身份淡去,“重新出发的父亲”成为林生斌微博个人前台展现的新社会身份。
从本质上说,林生斌微博所展现的就是一个信息不全的数字交流环境。相比传统交流环境中的真人面对面,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重要的非语言社交线索会在现实往来中承担重要功能,数字交流环境让缺乏身体的在场交流成为常态,人们藏在键盘的后面进行数字交流。“个人前台”是选择性呈现,信息不全是必然。在信息不全的舆情声浪中,大学生若能延时自己的冲动反应,主动去获取补充信息,这就是舆情评价能力的一种增值。
进一步说,在信息不全的数字交流环境中,公众对林生斌产生怜悯或惩罚的情绪冲动,本身就消解了情绪话语的积极性尺度。想让大学生的反思性认同能力获得增值,能够有序呼应情绪话语,就不仅是碎片化信息的主动补充,还需要对所有搁置前台的信息进行连接和重新整理。
进入互联网媒介事件现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身体缺席的在场者并非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者,信息不全和信息真伪难辨主要是真实者不在场所致。这种情势下,同为身体缺席的在场者要对当事人在场者进行情感传递,做出意义表达,提供社会支持。求全信息并不能导致优质性能的获取,因为碎片化信息的索取与补充在信息隐藏程度高的互联网媒介现场,不仅依然有可能面对新碎片化与新“个人前台”展演的困境,信息补充也在原则上让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主动索求来得到,所以在舆情评价与意义表达千篇一律并形成一种舆情气候时,大学生反思性认同能力的增值最终取决于将碎片化并分散的信息连接,并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从林生斌事件可见,在网络舆情分布中,无论是信息不全还是信息相对完备,公众都很容易让一种事实判断和价值评价成为舆情气候中的优势舆论,这是“沉默的螺旋”所致。归根到底,就是舆情声浪中少数不同声音立场保持沉默。2017年6月林生斌在妻儿“头七”哀悼现场的视频在当时就迅速曝光,针对其表达姿态,当其也有人提出质疑,但这些声音却很快在参照缺席、害怕被主流意见孤立的恐惧中沉默下去。今年7月8日以来,关于林生斌事件的11条新浪微博热搜中,2017年沉默下去的部分声音开始发声,不过,这些声音不是对“沉默的螺旋”的打破和逆转,更像是对当下关于林生斌的新主流舆情气候的感知性呼应。社会公众若想真正打破甚至逆转舆情的螺旋,连接并整合碎片化信息的反思性认同能力的提升至为重要。
这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实践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属于媒介行为素养培育。与媒介信息认知素养培育不同的是,媒介行为素养培育关乎大学生互联网行为的理性立意表达。其重要性不仅在于互联网众声喧哗中理性主义旗帜的高扬,还会对大学生媒介信息认知素养培育形成影响。没有网络舆情评价能力和反思性认同能力的增值,媒介信息认知素养培育中的反一锤定音和注目于信息累加,难以真正形成。换句话说,大学生进入林生斌事件现场,要想在媒介信息认知素养层面构型情绪话语的自我认知,补充性信息的求索和对碎片化信息的连接、整合能力的增值,也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助推力。
高等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前站,大学生今天在网络媒介现场所发生的这些身体缺席、情绪与言论在场的媒介行为实践,在介入社会后会与有效现实关系产生碰撞。这种碰撞体现在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认知方面,与互联网情绪话语的脱序化相比,现实社会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建制会对情绪话语提出更多的自治性要求;行为方面,这些自治性要求需要在现实行为中付诸实践。理性自治本身是教育的核心本质所在。“学生不只从中获得事实性知识,同时也能改变固守己见的态度,避免狂热和盲目的行动。”林生斌事件从2017年互联网发声到2021年再掀互联网波澜,可谓信源多元、信息认知繁复,聚集了社会的高关注度,高等教育阶段以此类事件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实践现场,在信源芜杂、难辨真伪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环境中,培育大学生对于情绪话语的自我认知素养与理性立意表达素养,也是在为他们介入社会后的理性自治奠定扎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在认知层面和立意表达层面所呈现的具体实践行为与教育的核心本质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