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艳
摘 要:教育信息化已进入2.0时代,在此背景下,作为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主干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必然要做出相应改革。本文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依据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技术特色和发展需要,首先分析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然后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践路径,与专业结合、深入学习等方面所作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2.0;公共课;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57;G6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2-0-0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教育部于2018年4月13日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至此,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以提高师范生信息技术水平、培养其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必然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改革,以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2.0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师。但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教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相关调查与实践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一、《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内容多,重点不突出。本研究分析了多个版本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发现其普遍由以下内容构成: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学媒体与信息化环境、信息化资源的处理、多媒体课件和微课制作、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实训等。这些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知识面广、知识点杂、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其次,教学内容陈旧。比如媒体应用这部分内容,大多数教材仍包含早期的幻灯、投影、录音等媒体的应用,实际上这些媒体现已基本不在教学中使用。再次,缺乏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目前,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时,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相同的教材,具有相同的教学内容,没有体现各专业学生的差异性,忽视了技术知识(TK)、教学法知识(PK)、学科专业知识(CK)的融合。最后,缺乏深度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属于公共课,大多数学校安排的是36课时,对包含这么多内容的课程来说,36课时显然不够用,很难满足学生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课程性质认知不足
课程性质认知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共课定位不清。《现代教育技术》是公共课,而非专业课,所面对的学生是各专业的师范生,而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所以教学内容没有必要像教育技术专业课那样具有非常完整的系统性。但目前的情况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涉及教育技术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堪称浓缩版的专业课,这是造成课程内容多而杂、重点不突出的主要原因。
(二)课程建设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存在差距
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了,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也提出了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入融入教育全过程等基本任务。由此可见,在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下,数字化资源将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料,网络将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来源,智能空间将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环境,学习将打破原来由教师、课堂、课本构建的学习模式,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模式。但作为培养职前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内容、培养理念、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没有完全跟上信息化2.0的发展需求,仍有部分停留在1.0时代,表现在:强调了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信息素养的贯穿;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缺乏信息技术创新的研究;强调了认知规律的研究,缺乏人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所以课程中缺乏像人工智能教育、网络资源建设、STEM教育、移动教育、信息思维等方面的内容,从而造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陈旧、重点不突出、无法深度学习等问题。
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实践路径
(一)改革课程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AR/VR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主流技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此背景为依据,教育技术内容可作如下改革。
第一,在技术方面,重点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其内涵和外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一个不断丰富和更迭的过程[2]。20世纪20年代,幻灯、投影的代入,开始了中国的电化教育研究;80年代,投影、电视、录音的普及推动了国家以“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以实现教育最优化”[3]的电化教育的迅速发展,课程内容以电教设备的使用和投影教材的制作为主;20世纪 90年代初由于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开启了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也逐渐更名为教育技术。在教育信息化1.0时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的媒体技术以多媒体、网络为主,主要教育理念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现在,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涵和外延必然有所丰富和更迭。面对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内容应重点反映代表上述技术的教育应用,即电子白板、智慧教室、VR应用、微课制作、网络教育平台的运用、SPOC教育、智能教育理论等。
第二,在信息化资源处理上,重视课件制作能力,简化软件操作技术。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制作课件是教师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教学中会花一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课件制作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呢?目前部分教学仍关注软件的操作技术,而忽略了课件的效果。例如,PPT是教学中最常用的,几乎所有教材中都有这部分内容,但在大多数教材中仍以PPT的操作技术为主,包括文字、图片、动画、视频、表格等各种处理方法。实际上这些内容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已经学过,它不应该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重点,教育技术教学更应该关注课件选题的合理性、课件中信息传播的效果,表现教育内容的逻辑性,以及课件与学科教学整体设计的融合性。因为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而不是关注技术本身。
第三,在理论基础方面,重视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要素構成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功能的整体发挥不仅取决于各要素的功能,还取决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4]。用系统方法分析教育中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正确处理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例如,课堂就是一个系统,它是由学生、教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媒体等多个要素构成。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单纯取决于“技术”,只有技术的使用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学生等要素相适应时,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由此看来,当学生把握住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时,就能充分理解当下教育与技术的关系,可以从思想上杜绝为“技术”而“技术”的教育现象,实现技术与教育的实质性深度融合,这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在教学设计上,重点体现智能创新发展模式。在《现代教育技术》教材中,教学设计大多包含教学设计的定义、一般模式、要素分析等内容。实际上,学生在先修的《教育学》和一些教法课中已经学过这部分内容。所以,这部分内容虽然很重要,但没必要重点学习。相反,以反映新技术、新思想为特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更应该重视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如网络协作教学设计、SPOC教学设计、STEM教学设计、智慧课堂设计等各种典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特色。
(二)以任务驱动构建《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与学前教育专业的深度融合
笔者多年教学发现,《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在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上常常会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虽然学习了技术,但并不知道把它如何应用到自己的学科中,虽然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却不知道何时、何地用。这说明学生缺乏将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在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中,技术使用并非目的,目的是利用技术解决教学中诸如形成认知、加深理解、自主探究、创设环境、提高效率等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均是教师在教学岗位上面对的具体任务。所以,培养师范生的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力需要从教师的岗位需求出发,联系各学科具体的教学任务。为此,可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做如下教学:首先充分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技术体系,然后从学前教育专业的岗位需求出发,寻找各项技术与学前教育岗位任务的融合之处,形成典型任务系列,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前教育深度融合。
例如,在学习PPT课件制作时,可以设置三个来自幼教岗位的具体教学活动任务:制作“亲爱的小鱼”课件、制作“宝宝不挑食”课件、设置“小白兔”课件动画。将PPT课件制作中的文本、图片、形状、视频、音频、动画、切换、艺术效果、课件输出等技术分别融入这三个任务中。这样,学生在实施任务中既能学到PPT课件制作技术,更能体验到技术与学前各学科教学的融合方法。具体融合过程见表1。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满足《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学习需要
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包括丰富的信息化教育理论知识,又包括各类信息化技能与实践。其教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和理论基础,形成现代教育技术意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应用方法,掌握数字化资源的处理方法,能制作课件和微课,能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等为指导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完成信息化教学评价。实践证明,单纯利用课堂教学,一学期内是不可能高标准地完成上述教学任务的,许多教学内容只能让学生粗略了解,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无法满足学生的深度(层)学习需求。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对象是大三学生,他们学过计算机基础课,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和网络学习经验。经过两年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后,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能有较深的认识,对未来发展有一定规划,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掌握一些自主学习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大三学生具备了网络自主学习的条件。
基于上述原因,依据教育信息化2.0的“网络+”教育理念,可以在智慧职教云平台构建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组成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教学模式。基础模块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有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理论、软件的基本操作技术等内容,一般以任务的形式安排在课前线上学习。拓展模块以能力培养为主,包括课件制作、信息化环境的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等内容,通过广度拓展、纵深拓展和思维拓展,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具体方案:一是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形成TPACK[5]能力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内容综合性非常强,是培养学生将前面所学的全部技术与学科知识、教法知识、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相融合的过程,可以通过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探究型、协作型、翻转教学、移动学习等各种类型的信息化教学观摩示范,满足学生的广度拓展学习需求。二是学生对数字化资源处理与课件制作有浓厚的兴趣。其学习需求不仅限于教材,还要学习更复杂的技术。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也提出要求,即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6]。熟练应用是知识的迁移过程,属于深度学习,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于是,可以将这些复杂技术的具体实现过程做成微课,用于线上学习,满足学生的纵深拓展学习需求。三是在线上布置一些项目任务,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创作一个片段教学课件,或制作一个微课,或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创作能力,满足学生的深度思维需要。拓展模块以任务的形式安排在课后线上学习。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四、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随着生产力和科技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学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教育信息化2.0大背景既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也是改革的依据。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深入,《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必然会随之不断更新和发展,这是由该课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程海梅.浅议信息技术助力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安徽教育科研,2018(9):87-88.
[2]逯行,曾海军.虚拟现实: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篇章——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教授[J].电化教育研究,2020(1):5-9.
[3]梁育腾,丁学儒.电化教育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4]朱鹏.基于点赋权图的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5]何克抗.TPACK-美国“教育信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6):47-5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14-05-27].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6991/201405/t20140528_170123.html.
(责任编辑:张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