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惠清
【摘要】学生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制订良好的策略,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针对人才培养而言,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十分重要,决定着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可以成才。基于此,本文围绕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学生管理;新形势;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教育问题越来越关注,“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为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思想容易受到干扰,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下文首先围绕学生管理工作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一、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方法陳旧单一
班级管理涉及到的事项非常多,除了教学管理外,还包括日常事务管理与学生心理状态管理等。然而,很多班主任都过于重视教学管理,而且不善于运用新颖的方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不仅难以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还会降低班级管理效率。
(二)忽略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
新时代的学生置身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考验学生的能力,优质的信息资源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而不良信息则会让学生思想消极,甚至产生叛逆心理。在网络媒体时代,信息是鱼龙混杂的,影响着初中生的“三观”。通过实践调查得知,很多初中生都存在心理和情感问题,如果班主任忽略这一点,就会导致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班主任对管理方法系统学习较少
对于初中班级管理而言,班主任的角色非常重要,相当于指导者和统筹者。然而,部分班主任一味延续传统的管理思想,没有系统地学习新方法。在信息时代,班级管理要与时俱进,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否则难以保证班级管理效率。
(四)学生沉迷手机,影响身心健康与学业
部分初中生缺少自制力,将很多时间浪费在手机娱乐上,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留守学生的身上,由于缺少家长的监管,随意将手机带到学校,逐渐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影响了人际关系。
二、加强初中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初中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要想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需要班主任从自身着手提高综合素养。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肩负着重要职责,需要应运用新颖的管理方法进行教育。而这考验班主任自身的能力水平。基于此,学校要有意识地提升班主任的综合能力水平,使得班级管理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令学生获得更好的引导。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培训活动、讲座或者为班主任提供学习平台,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拓展,接触更加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然后应用于本班班级管理中。站在班主任的角度,要有不断学习的毅力,加强自学意识,深入了解新媒体,掌握使用新媒体的方法,充分发挥新媒体对于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学生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班主任借助新媒体进行班级管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兴趣的带动下能够自主学习,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接踵而来,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了冲击。初中生辨别信息的能力较为薄弱,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还会引发道德下滑的问题。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外界舆论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加深。在此形势下,应加强班级管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比如,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建立学校网络论坛,让学生留心论坛主题,及时公布活动内容,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活动。这样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的视野和思维得到拓展。在新媒体平台上,学生表现得非常踊跃,和班主任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使得班主任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和思想状况,然后运用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行为更加规范。在信息技术时代,网络平台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便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受到积极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
管理方式是多元化的,班主任要有灵活的思维。如,以初中为例,可以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站在初中生的角度,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会主动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这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激励。榜样是不唯一的,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或者班主任。因此,班主任需要营造良好的形象,提高德育质量。
再如,班主任应对柔性教育有充分的了解,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更多的爱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相处,使得学生可以敞开心扉,勇敢表达自己的诉求。再或者,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班主任除了需要反馈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还要向家长告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反之,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离校情况,家校联合,建立联系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比如,面对面交流或者网络等,及时帮助学生发现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防止他们在情感与性格方面出现问题。然而,很多家长忽略了自身的教育作用,认为教育是学校与教师的事,不仅没有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而且在学生离校期间,也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这些因素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
(四)家校联合,守护留守学生成长
站在家庭的角度,应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合理控制学生玩手机的时间,多进行户外运动,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生活与娱乐的意识。此外,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减少玩手机的频率。站在学校的角度,学生在校期间,要统一保管学生的手机,设立公共电话,使得学生能够和父母保持必要的联系。学校要设置兴趣课堂,如,绘画、足球和篮球等。通过组织各类文体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此外,学校要组织“智能手机危害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手机用途的同时意识到其危害的一面。
三、结语
学生管理工作关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学校和相关管理者引起重视,积极革新管理理念,还要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使得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有的放矢,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缺少健全的管理机制、工作理念不够先进等问题,需要学校积极进行整改,使得学生的成长之路更加顺利,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欣.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6):163-165.
[2]万梅芬,黄丽丽.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科技风,2017(10):277.
[3]李玮,莫丽彬,陈玉峰等.浅谈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主要问题及对策[J].兰台内外,2019(28):19-20.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