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君子教育”,开拓特色德育之路

2022-02-21 00:50何向梅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君子素养评价

何向梅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了教育的导向。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我校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与立德树人的契合点,逐渐形成“君子教育”的发展理念,构建“新君子教育”样态,引导学生“为自强而学”,引领教师“为厚德而教”,培养具有“厚德、博学、雅健、自强、创新”五大素养的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全人式”君子,开拓了一条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德育之路。

一、确立理念,明确方向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君子”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概念,是民族伦理的基本要素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人独特的理想人格。“君子”,本质内涵源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最早出现于《易经》。《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君子作为德才兼备者的一种尊称和象征。据史记载孔子五十而读《易》,以此为基础创生了“君子人格内涵化”的教育体系。《论语》《大学》《中庸》《学记》等典籍中详实地记录了孔子的“君子教育”思想,如,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文质彬彬而后君子;克己复礼;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孔子提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育人路径,而我们用现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观念来评判与比较“君子教育”内容,它依然符合我们今天倡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大素养。我校“新君子教育”是从寻找“君子教育”共同愿景的学校文化开始,最终确立以“君子”为“魂”的学校文化体系,具体内容如下:办学理念——让学生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造就学生终生受用的君子素养;办学宗旨——引学生充分发展,促教师成就自己;

办学目标——办一所彰显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学校。

培养目标——培养“厚德、博学、雅健、自强、创新”新君子。

校训——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校风——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教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风——明德博学,行健日新。

二、构建体系,有的放矢

在整体优化原则指导下,根据“新君子教育”的需要,将“新君子教育”分为“君子人格教育”“君子智慧教育”“君子健体教育”“君子艺术教育”“君子文化教育”五大版块进行实施,围绕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內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探索“新君子”人格教育德育模式。

1.在课程目标上,结合校训“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确立以培养“少年君子”为教育目标。

2.在课程体系上,构建以培养“少年君子”为目标的“君子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3.在课程内容上,开发并实施培养“少年君子”的校本课程内容。即指向“人格与品德”的君子人格课程;指向“知识与能力”的君子智慧课程;指向“运动与健康”的君子健体课程;指向“艺术与审美”的君子艺术课程;指向“文化与素养”的君子环境课程。

4.在课程结构上,重点推开“综合课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将综合课程划分为“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进行实施。在保质保量保时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师资队伍的扩大,调整教学时间,设置长短课、十分钟小课程、主题研修课时三种形式,灵活实施并推动校本课程的发展,实现课程结构优化。

5.在课程管理上,基于综合课程的六个因素(主题、组织中心、教学内容、能力指标、教学活动、评价方法)面向学校愿景、教学策略、课程结构,建立立体的学校课程管理模型。

6.在课程评价上,基于以上课程管理模式,以实践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构建从结果走向过程,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经验走向数据的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创新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三、实践有径,持行千里

“新君子教育”的提出,力求为学生打造最好的教育生态,改变学生因社会及家庭环境影响而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富的生活雅趣及基本的仁爱之心等现状,让学生找到个性化的“全人式”人生发展方向。

办学12年来,我校的“君子教育”模式经历了从单向的“道德君子”到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全人式君子”的转变过程。在路径上,从“草根”研究到与大学专家团队共同协作,围绕“全人式”的“新君子教育”样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具体过程与方法如下:

(一)探索“君子教育”特色活动,以君子品格涵养恒大少年

以“品牌建校”为契机,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来涵养学生品格,依托“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府文化精神,在2008年建校之际提出以“君子教育”为学校特色发展路径。

1.以儒学文化为魂,构筑“君子教育”目标。根据小学生成长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学校以儒学文化为教育教学的思考原点,以办一所彰显传统文化韵味的现代学校为目标,培养言行立品、学思生趣的恒大少年。

2.聚焦君子培育,开展模块化品格教育活动。围绕学生品格培养,学校开展了系列品格教育活动。具体包括通过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君子素养;制订班规和校规来规约教师和学生的校园礼仪;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形成“学校主导、家长参与、学生自主选择”的君子活动育人基础。

(二)提出“新君子”培育目标,构建以君子品格为“魂”的学校文化体系

以“儒学”为纽带,学校从精神文化和器物文化两个向度建设起了有“君子气息”的学校文化,以“孝悌亲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止于至善”的君子文化为魂,内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具体为:

1.确立了以“君子”为魂的学校文化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君子之范,学校通过班级、年级君子文化建设,宣传君子文化知识,打造具有“君子气息”的文化生态。

2.深化君子内涵,提出“新君子”核心素养。学校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诉求的改变,不断深化君子内涵。以古代先贤的儒雅风范为基,同时,吸收了时代新人的开阔视野、自主探索等特征,提炼出 “厚德、博学、雅健、自强、创新”的五大新时代君子基本素养。

3.打造了彰显君子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格言标语、建设“孔子墙”“儒石”和“儒墙”等主题鲜明的标志性建筑,从器物文化层面营造校园君子文化氛圍。并以动态展板为载体,开展习惯培养、心理健康、生命价值、艺术作品、活动剪影、成果展示等宣传,力求让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与“君子文化”相契合。

(三)以“新君子”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新君子”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学校以五大“新君子”核心素养为引领,从“君子与自身、君子与自然、君子与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构建了“新君子”课程体系以培育恒大学子的君子之范。

1.确定“新君子”课程总目标:培养具有“品格高尚、博学多才、趣雅体健、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少年君子和造就拥有现代课程领导力的“新教师”。

2.创生了“君子教育”五大课程模块:“新君子”品格教育、智识教育、体艺教育、研学实践教育、科技教育,以期从不同层面培育多元发展的少年君子。

3.创新了课堂教学形态。在君子课程总方案指引下,吸收新基础教育“有向开放、重心下移、资源回收、互动生成”的教学理念,创设独特的“新君子”课堂文化。在课程场所上建立了“室外+室内”课堂,教学长度上设置了“长课时+短课时+微课时”,课型上创新了“融通课型+合作教学”,课程组织形式主要为“上午固定课型+下午选修走班”实施方式。

4.搭建了“君子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以“引学生充分发展,促教师成就自己”的办学目标为旨归,构建多元递进式评价方式。

(四)实践“全人式”新君子教育,构建“新君子”培养课程与评价体系

结合新时期国家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建了新时代君子的形象,具体为“人格健全、自主性强、体魄强健、兴趣广泛、有创造力”,构建了“新君子”培养课程与评价体系。

1.“新君子”品格教育课程(见图1)。品格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点,我们主要通过室内人格课程和室外活动课程加以落实。借助孝、仁、礼、智、信、忠系列活动让学生明孝悌,施仁爱,懂礼仪,博学文,敢创新,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实施目标。

2.“新君子”研学教育课程。“新君子”研学教育课程主要通过实践课程与拓展课程来培育学生自强不息、刚毅正直的君子品质。围绕社会、自然、自身三大核心开展研学课程,具体课程细化为:(1)责任教育、人格教育、生命教育、体育教育、国防教育等内容的学军实践课程;(2)团队建设、农业知识、乡村情怀、劳动技术等内容,以亲身体验、问题解决、调研展示等方式开设的学农实践课程;(3)与学校的“君子教育”校本课程结合,进行以“春秋游”为主题的实践课程。以校内“研读”为起点,校外“调研”为过程,再回到校内“展示”为总结,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通过整体化、模块化的方式,将“环境教育、佛山人文、南海精神、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融合,培育自强不息的少年君子。

3.“君子教育”评价体系。针对传统教育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模式单一、评价趋于静态等问题,“君子教育”确立了从结果走向过程,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经验走向数据的创新评价体系,成为“新君子教育”的不竭动力。学校在传统儒学文化的基础上开发了君子素养评价框架,研制了少年君子成长手册,融合教师、学生、家长等多元主体,采用“常规+终结”的评价模式,形成了进阶式的“全人式”新君子教育评价体系(见图2)。

(1)“全人式”君子素养评价框架。依据“厚德、博学、雅健、自强、创新”五个维度设置学生君子素养评价框架。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学校制订了“礼、仁、智、孝、信、忠”行为准则;结合传统儒学文化从“道德、生命、知识能力、审美”四个层次制定了“身心合一,孝悌为先;谦和有礼,品德高尚;富有责任,仁爱为本;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自信开朗,体魄强健;敬畏生命,天人合一;爱好广泛,视野开阔;博学于文,多才多能;自我推动,主动发展;行端表正,情趣高雅;赏美创美,热爱生活”十一项评价指标。在具体实践中培养学生1-2项的体艺爱好,生活中以“孝仁礼”的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学习中掌握合作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信息技术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导能力、审美能力等。

(2)少年君子成长手册。《少年君子成长手册》具体包括《学生中心手册》《太阳公民成长册》等。学校以进阶式、全程性、全员参与的方式,从学习习惯、学习素养、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层面促进学生君子素养的形成。

四、“新君子教育”,成效突出

(一)学生层面:提升了学生的君子素养和技能

“新君子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从不同层面为学生规划学习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个性化成长。在学校君子文化的熏染下,恒大学校学生的君子品格得到了较好的塑造。借助研学、学军、学农等项目式活动,学生的君子意志得到较好的磨练。结合君子课程的训练,近几年学生在文学、体艺、益智比赛中屡屡夺冠,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516人次,省级50人次,市区级168人次,其他各级60多人次。

(二)教师层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及个性成长

促进君子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恒大学校管理的又一目标,在此目标的促使下,学校建设了一支和谐互助、专业性强、科学管理、谈吐文雅的“君子教育”师资队伍。学校不仅注重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更注重教师队伍的整体协作的运行,以“科研+培训”的模式促进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在多年的办学探索中,学校为培养具有君子风范的教师设置了量化评价体系,从不同层面引导教师更好地发展。其中,1人评为特级教师,1人被遴选为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教师获得镇、区、省级奖项累积900多项。

(三)学校层面:促进学校教育特色发展,实现学校办学品质提升

促进学校的特色形成、实现学校转向内涵式发展是每个学校应有的追求以及理应达成的目标。在长期的积累和探索过程中,恒大小学“君子教育”的特色逐渐鲜明,“新君子”的内涵不断丰富。近三年来,恒大小学“君子教育”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佛山市级奖项3项,南海区奖项21项,镇级各类荣誉38项。不断的探索使得恒大学校成为一所区、市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校。

(四)形成家·校·社共同体

恒大小学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联动模式不断推进“家·校·社”共同体的建设,从而为学校教育黏合了更多优质有效资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支持者,也是学校育人工作的后盾力量,以家庭带动社区可以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力量,从而促进学校的“君子教育”模式越来越完善。

(五)区域影响

恒大学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君子教育”模式上积累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具体包含以下方面:开发校本教材26套共105册,并在教育局的推广下被更多的学校使用。“君子教育”共同体学校30多所,课题立项19项,研究报告8份,发表论文27篇。“新君子教育”被《广东教育》“广东强国学习”平台等媒体宣传报道。恒大学校利用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教师培训实践基地以及镇课改实验基地,交流和推广“新君子教育”,利用试点、示范、培训、带岗的方式推广“新君子教育”。

“新君子教育”,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的契合点,以特色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陈  洋  美术编辑  李泽文

猜你喜欢
君子素养评价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君子无所争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国风·卫风·淇奥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有君子之道四焉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