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通过研读这部著作,深深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贯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从第一卷的“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第二卷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三卷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到第四卷的“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群众史观贯穿于改革和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升华了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推动社会进步的理性认识。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调研时又特别强调:“让老百姓体会到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为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组织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早在党的七大就提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路线。只有始终坚持组织工作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组织保证。
织密基层组织体系,把战斗堡垒建在群众家门口。党的组织体系根基在基层,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在《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一文中深刻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支部建在产业上”,始终把组织建在群众身边,让群众身边就有组织,逐步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明确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只有纵向横向一起抓,通过基层党组织覆盖各个条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才能让群众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一是纵向上一贯到底。基层党组织处于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神经末梢”,是保障顶层设计能够分层对接、层层落实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看似“微毫”,却作用巨大,关系到党能否及时感知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抓管带”机制,做实“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党员楼栋长(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建立健全“社区管小区”制度,加强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和小区党建,推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成员交叉任职,以小区“红管家”建设为切入点,“进小区、管家事”,让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每个街道小巷、每个楼栋单元,将党的工作辐射到户到人。二是横向上广泛覆盖。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需要持续推动“两个覆盖”,不断向新兴地带进军、基层末梢延伸、网络空间拓展,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特别是近年来,新业态企业因网而兴,业务覆盖全国、影响辐射全球,新就业群体因网而聚,工作“在路上”、接单“在云上”,是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的新兴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把单位组建、区域组建、行业组建结合起来,既聚焦组织覆盖空白点,把握新业态组织形态和内在规律,把党支部建在司机车队、运输线路、配送站点等关键节点,解决“有没有”问题;又找准作用发挥薄弱点,推进“温馨驿站”等服务阵地建设,解决“好不好”问题,让他们有门可找、有家可归、有心可依。三是联结上形成整体。组织一张网,中有千千结。党的组织体系就像一张网,要通过一个个结点让它既能撒得下去,又能收得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建跟人走、人要跟党走,深化乡村振兴人才党支部建设,探索行动党支部、区域性党支部等功能型党组织设置方式,织密区域化党建的“纬线”和行业党建的“经线”,做到经纬交织、一体推进,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留空白、不留盲区、不留死角。坚持分类推进、分层达标原则,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扩大先进党支部增量,提升中间党支部水平,推动后进党支部“动态清零”,更好发挥党支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作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激活党员红色细胞,把先锋力量融入群众工作中。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的活动的主体,只要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众就会凝聚到党的周围,形成“一块坚不可摧的钢铁”。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人民至上》一文中深刻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一声声“共产党员,跟我上”“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富有号召力的动员令。特别是面对世纪疫情,广大党员闻令而动、无畏逆行、下沉一线、日夜奋战,带领广大群众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用党员“红”点缀了防疫“白”,守护了健康“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一是党员就是群众身边的“一面旗”。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蕴含着深沉的责任和使命,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无论是烽火连天的前线,还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党员始终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只要党员首先站出来、敢于冲上去,就能把群众带动起来、凝聚起来、组织起来,打开一片天地,干出一番事业。二是党员就是党群之间的“一座桥”。党员是群众的一员、社会的一员,更是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先进分子,具有离群众最近、在群众身边的优势,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桥梁。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组织机关、窗口单位、农村、社区等不同领域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争做“履职尽责、融入大局”“敬业奉献、优质服务”“乡村振兴、带民致富”“社区善治、为民服务”等先锋,一头牵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像党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院长李银江所说的那样:“共产党员,一定要有共产党员的精气神,对待工作,要满腔热情,勇争一流;对待群众,要充满爱心,用情用心。”三是党员就是群众心中的“一盏灯”。一灯如斗,万里星光。每个党员都如同一盏明灯,因奉献而温暖,点亮自己照耀他人。要广泛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大力实施“翔宇先锋”创建行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以初心之“火”点亮信仰之“灯”,让越来越多的党员学先进、当先锋,善于发现身边的“光点”,成就自身的“光芒”,释放更多的“光热”,让千家万户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
厚植干部为民情怀,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恪守为民情怀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一文中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正如《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的那样:“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周恩来总理家乡的各级干部,更应从周恩来总理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崇高风范中汲取力量,牢记宗旨意识,永葆公仆本色,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论述不仅是对“为了谁”问题的集中回答、对共产党人根本宗旨和价值观的集中表达,也从价值取向上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其他政党之间的本质区别。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给人民办事的,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困,把让群众“咧嘴笑”的事情干到底。二是提高群众工作真本领。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群众在党员干部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放大淮安市委常委“勇当先锋抓示范”工作机制和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效应,推广运用“三提三知”群众工作法,带动市县领导班子成员、市级机关部门班子成员普遍建立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党建联系点,推动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责任,主动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院子,自觉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常踏百姓门槛中走进群众心坎,成为“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的贴心人。三是办好“急难愁盼”民生事。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线上有事“码”上议、线下实事马上办机制,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善于“面对面”倾听民情民意,经常“点对点”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在问“柴米油盐”、思“安危冷暖”、念“万家忧乐”中,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行动上的“实打实”“心贴心”,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党的温暖无所不在。